“你确定要跟我走?”
陈布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伙伴们,最终在杨戬那张神色复杂的脸上略微停顿,见二舅虽然面沉如水,却并未再出言反对,他心中一定,仿佛终于下定了某种决心,抬头迎上女王炽热的目光。
“确定!”
女儿国国王的回答没有半分迟疑,她重重点头,眼中闪烁着义无反顾的决绝和憧憬。
“好!”
陈布不再犹豫,手掌一翻,掌心已然托着一枚龙眼大小、圆润无瑕、散发着氤氲紫气与沁人丹香的丹药——正是能令凡人立地成就大罗道果的九转金丹。
他沉声道:“既然如此,吃了它!”
女王看着这枚传说中的仙丹,眼中没有丝毫畏惧或犹豫,仿佛陈布给她的不是能改变命运的神物,而只是一颗甜美的果品。
她伸出纤纤玉手,小心翼翼却又无比坚定地从陈布手中接过金丹,仰起秀颈,便将其服下。
丹药入口即化,化作一股暖流涌入四肢百骸。
霎时间,女王周身绽放出耀眼的七彩霞光,磅礴的灵气如同潮汐般涌动,她的凡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蜕变,气息节节攀升,最终稳定在大罗金仙初期!
这九转金丹神效非凡,能令服用者一步登天,成就大罗。
然而,其效力亦有限制,服用者自此之后修为便再难有寸进。
既然这女王志不在修行,那九转金丹对她来说就挺好。
吃完金丹,成就大罗,没有寿元之忧,没有三灾之难,只有无尽的岁月爱干啥干啥……
挺好!
陈布看着眼前脱胎换骨、气质更添几分仙灵之气的女王,心中亦觉坦然。
两仪灯内空间这么大,也不在乎多放一个两个的。
收个女儿国国王而已,不算什么大事,陈布几人在女儿国停留了月余,这才继续西行。
陈晏清果然来了,当听到老爹顺手又给自己“添”了一位女王“小妈”时,嘴角不禁微微抽搐了一下,但终究没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接手了女儿国的归附事宜,将这片土地和其上的百姓正式纳入大唐版图。
只是心中难免嘀咕:老爹这西行路,走得还真是……不拘一格。
……
陈布知道佛门大批量入魔,佛门自然也知道他知道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孔宣的小算盘,瞒得了谁?
若不是圣人真身不在三界,菩提老祖能容得了孔宣这么跳?
还不是他这化身战力比较拉,佛门之中无人制得住孔宣,只能任由他“自导自演被擒”而已。
如今的三界格局,已然是彻底明牌。
双方不再有任何遮掩,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最后的准备。
所有的谋划、所有的力量,都在向最终的爆发点汇聚。
最终的结局,只剩下最简单、最直接的一个字:
干!
灵山,大雷音寺,大雄宝殿。
庄严肃穆的佛光似乎比往日黯淡了几分,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等一批尚且保持清醒、未堕魔道的菩萨、罗汉,肃立在莲台之下。
随着如来佛祖的讲经之声停歇,所有目光都聚焦于莲台之上,等待着世尊的决断。
最终,观世音菩萨越众而出,手持净瓶,向如来佛祖恭敬行礼,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虑:“阿弥陀佛!世尊,今我佛门之内,入魔弟子日益增多,魔气渐炽。不知世尊对此……作何计较?”
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这些仍在坚守的菩萨、罗汉,多是如来佛祖的嫡系与坚定追随者,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困惑、不安,以及一丝最后的期望。
大家都在等待如来佛祖的一句话,一个方向——是继续容忍准提佛母的“非常手段”,还是索性……另辟蹊径?
如今的局势已然明朗,那些最先投身魔道的佛陀、菩萨、罗汉,多是原西方教的根基力量,对佛门有着近乎狂热的忠诚。
而普贤、观音等后来加入或并非核心圈层的,对佛门的归属感则相对淡薄,更何况,如今的佛门,还是他们当初皈依的那个佛门吗?
称之为“魔门”,或许更为贴切。
端坐莲台的如来佛祖,面容依旧慈悲圆满,他并未直接回答观音之问,反而宏声反问道:“观音尊者,我且问你,何为魔?我佛门弟子,为何易入魔道?”
观世音略微沉吟,依循经典答道:“无君无父、无拘无束、残忍暴虐、嗜杀成性,是为魔头。我佛门经义,旨在导人向善,抑制恶念,使恶者不为恶。然我等着相除恶,内心若不清净,易被外魔引动心魔,故而容易入魔。”
如来佛祖缓缓摇头,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响彻殿宇:“导人向善而入魔者,其善非真善,非至善!观音尊者,你未曾入魔,如何真知魔之本性?所言残忍暴虐,不过表象尔!我佛门弟子,修行首重修心,心若不清净,则万般修行,皆如泡影!”
言至于此,如来佛祖长长宣了一声佛号,面露无限慈悲与决然之色:“未曾入魔,不知魔究竟为何物,又如何能降伏其心,如何能真正普度众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