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博弈 > 第280章 账海钩沉,鳞爪初露

大明博弈 第280章 账海钩沉,鳞爪初露

作者:墨家白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14:08:14

“清厘稽核总办”对甲仗库和火铳工坊的“蹲点式”核查,如同两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虽未立即掀起滔天巨浪,却在暗流涌动的官场底层,激荡起层层涟漪。

沈涵坐镇衙署,不再亲赴一线,而是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淮西相关陈年账册的海量梳理中。

他知道,表面的阻力与暗中的警告,皆因他触及了根本的利益网络。

若不能从根子上找到更确凿、更具颠覆性的证据,仅凭两个库房的局部问题,难以撼动盘根错节的庞然大物。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身份,给了他调阅部分文档的权限。

灯火通明的值房内,堆积如山的卷宗几乎将他淹没。户部关于历年漕运、盐引、茶课的记录;兵部关于军饷发放、军械调拨的文书;工部关于各地营造、物料采买的档案……这些枯燥的数字与公文,在沈涵眼中,却是一条条可能通向真相的路径。

他采用的方法,依旧是“数据锚定”与“交叉核验”。不再孤立地看某一笔账,而是将不同部门、不同年份、看似毫不相关的数据流,放在一起比对。

王砚伤势稍有好转,便不顾劝阻回到了衙署,负责协助梳理文书。他心思缜密,对数字敏感,很快便在沈涵的指导下,发现了不少蹊跷之处。

“大人,您看这里。”王砚指着一份五年前的工部采买记录,“这一批用于修缮黄河堤坝的‘青条石’,采买数量与漕运记录上的承运数量,差了近两成。工部记录显示已全额验收,但漕司那边的底档却显示,实际运抵的只有八成。”

沈涵接过两份文书,仔细比对,目光微凝:“差额去了哪里?是被漂没了,还是……根本就没运到工地上?”

“还有这里,”王砚又翻出几份不同年份、但都与淮西卫所相关的军饷发放记录,“这几个卫所,连续数年,在春秋两季,都会有一笔数额固定的‘额外犒赏’,名义是‘操演辛苦’。但发放日期,与淮西几家大商号向永丰仓输送粮秣的日期,高度吻合。”

沈涵眼神一厉:“你是说,这笔‘犒赏’,很可能就是用倒卖军粮的赃款发放的?左手倒右手,既安抚了麾下官兵,又抹平了账目?”

王砚点头:“极有可能。而且,这几家商号,明面上的东家虽不同,但追查其背后,似乎都与一个叫‘丰豫行’的商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丰豫行’,在通政司暗桩孙淼的往来信稿中,曾出现过数次。”

“丰豫行……”沈涵将这个名字默记于心。这像是一条新的、潜藏更深的线头。

与此同时,派驻甲仗库的核查小组,在经历了初期的僵持后,也取得了突破。

那名年轻监生陈清,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韧劲,硬是泡在库房里,带着人将积压多年的旧账与新入库的器械逐一核对。

他们发现,不仅仅是账目有涂改,许多标注为“堪用”的甲胄、兵器,实则早已锈蚀、损坏,根本无法使用。而一些近年来新造的兵械,其规格、质量,也与兵部定式存在细微差异,更像是来自非官方工坊的产物。

“大人,甲仗库的问题,恐怕不止是贪墨亏空那么简单。”陈清赶回衙署,向沈涵汇报,脸上带着兴奋与凝重,“那些不合规制的兵械,流向哪里?若是流入了叛军手中……”

沈涵颔首,这印证了他的部分猜测。甲仗库,不仅仅是蠹虫啃食的对象,很可能也成为了叛军获取装备的渠道之一,至少是其中一环。

而火铳工坊那边,进展相对缓慢。工坊管事依旧不配合,提供的账册混乱不堪。

但负责核查的户部老吏,凭借多年经验,从物料消耗与成品数量的巨大差异中,推断出该工坊存在大规模私造铳管的嫌疑——上报的成品数量,远低于其消耗的精铁和煤炭所能支撑的产量。

那多消耗的物料,制成的铳管流向了何处?不言而喻。

暗中的警告似乎暂时停止了,但沈涵能感觉到,某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朝臣,开始或明或暗地向他示好,或是委婉地提醒他适可而止;都察院内,同僚的目光也变得更加复杂;甚至有一次散朝,一位素无交集的勋贵,竟主动与他搭话,言语间试探着他下一步的动向。

这一切都让沈涵明白,他正在接近某个核心区域。

这日深夜,他再次独自面对如山的卷宗,试图将“丰豫行”、永丰仓、黑石口、甲仗库、火铳工坊这几条看似独立的线串联起来。

目光无意间扫过一份关于前元时期海外贸易的陈旧档案,上面提到了一个名为“海蛇帮”的私舶团伙,曾活跃于江浙沿海,专事走私,前元覆灭后便销声匿迹。

一个模糊的念头闪过脑海。“蛟龙”……“海蛇”……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叛党的资金、物资运输,是否借助了某些隐秘的、不为人知的地下渠道?比如,私舶?

他正凝神思索,窗外再次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响动。

不是弩箭,更像是石子敲击窗棂。

沈涵心中一凛,悄然靠近窗户,透过缝隙向外望去。月色朦胧下,院墙角落的阴影里,似乎立着一个纤细的人影,见他望来,那人影抬手,向他示意了一下手中之物——那是一个眼熟的、前元风格的锈蚀铜制灯台,与他当初在琼华岛密道中用来砸窗的灯台,几乎一模一样!

是那个神秘黑衣人!

他(她)竟然直接找到了这里!

黑衣人没有停留,将灯台轻轻放在墙角石阶上,随即身形一晃,便如同鬼魅般融入了更深的黑暗,消失不见。

沈涵心跳加速,没有立刻出去。他耐心等待了片刻,确认外面再无动静,这才迅速开门,将那个铜灯台取了回来。

灯台入手冰凉沉重,上面布满了锈迹和尘土,看似与之前那个别无二致。但沈涵仔细摩挲检查后,发现在灯台底座一个极其隐蔽的凹陷处,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他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挑开锈蚀的封泥,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细小纸卷。

展开纸卷,上面是几行清秀中带着一丝锐气的字迹,与之前警告纸条上的伪装笔迹截然不同:

“丰豫行,不过前台傀儡。真金白银,源自海外。”

“蛟龙非一,双头并进。一在朝,一在商。朝中之龙,或已断爪;商海之蛟,潜藏更深。”

“小心‘算盘’,人未尽,线未断。”

信息量巨大!

沈涵瞳孔骤缩,捏着纸条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海外资金!这就解释了为何淮西网络能拥有如此庞大的财力,远超普通贪腐所能及!

“蛟龙非一”,竟是双头结构!郑太妃、赵王可能只是“朝中之龙”,或许已遭重创,但还有一条“商海之蛟”隐藏在幕后,依旧逍遥法外!

最后一句,“小心‘算盘’,人未尽,线未断”……周算盘!他临死前递出的情报,难道还有后续?他的人身虽死,但他铺设的线,他掌握的秘密,并未完全被敌人掐断?

黑衣人此次传递的信息,远比之前的警告更具体,更深入!他\/她似乎急于推动沈涵,去揭开那更深层的黑幕。

这黑衣人,究竟是谁?为何对“蛟龙”计划的了解如此之深?他\/她屡次相助,目的何在?是友是敌?

沈涵将纸条凑近烛火,看着它化为灰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