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刍氏自传 > 第167章 枯寂紫

刍氏自传 第167章 枯寂紫

作者:Z烽火戏佳人代号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14:08:11

就会有一群怀揣热忱的人,带着种子与希望,跨越星海奔赴下一场约定。当omega-7监测队的“星穗号”飞船突破火山星球“赤焰星”的大气层时,舷窗外的景象像一幅被烈火焚烧的油画——暗红色的岩浆顺着圆锥形火山锥蜿蜒而下,在龟裂的地表织成灼热的河流,流淌过的地方留下深褐色的痕迹,仿佛大地结痂的伤口。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硫磺气息,刺激得人鼻腔发紧,偶尔有赤红的火星从火山口喷薄而出,拖着淡橙色的尾焰坠落,像被星辰遗弃的碎片。

阿凯的手指在操控台上游走如飞,淡蓝色的全息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他迅速启动飞船的抗高温护盾,一层透明的能量膜瞬间覆盖舰体,仪表盘上的外部温度数值从587c稳步下降至23c的安全范围。他侧过头看向身旁正在检查植物样本的小汐,眼底带着一丝兴奋:“探测器显示,北半球的‘休眠谷’区域有三处休眠火山口,土壤表层温度稳定在42c,钾、镁等矿物质含量是绿洲星的1.8倍,最适合试种焰苔。”小汐放下手中的孢子囊,透过舷窗望向那片被火山灰覆盖的谷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拼合贝壳——那是她从迷雾星带出来的信物,此刻仿佛也在感受这颗星球的灼热脉搏。

“星穗号”在一片开阔的火山平原降落,起落架接触地面时,黑色的火山岩发出轻微的碎裂声,舱门缓缓打开的瞬间,一股裹挟着火山灰的热浪扑面而来,让裸露在外的皮肤泛起灼热感。小汐穿上银灰色的特制防护服,防护服表面的温控系统自动调节至舒适温度,她小心翼翼地走下舷梯,脚下的火山岩还带着白日暴晒后的余温,隔着鞋底都能感受到细微的热度。阿木背着相机跟在后面,镜头不停地捕捉着这颗星球的原始风貌,他的画板上已经勾勒出火山锥的轮廓,只待后续填充生命的色彩。

小汐从恒温样本箱里取出焰苔的孢子囊,这些孢子经过星际种子库的基因改良,外壳覆盖着一层能抵御120c高温的透明硅基薄膜,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她蹲下身,用特制的金属小勺将孢子均匀撒在休眠火山口边缘的岩石缝隙中,每撒完一处,就用喷壶喷洒含有星尘菌的营养液——这种改良后的星尘菌能在高温环境下快速繁殖,其分泌的黏性物质不仅能固定孢子,还能为焰苔萌发提供初始养分。“要轻一点,别把孢子吹散了。”她一边操作一边叮嘱身后的朵朵,后者正捧着向日葵种子,踮着脚在相对凉爽的岩石背阴处挖坑。

朵朵用小铲子在火山岩的缝隙里挖了几个浅坑,每个坑里放两粒饱满的向日葵种子,再用湿润的星尘菌营养土轻轻覆盖,最后还特意用黑色的小石子围出一圈“保护栏”,像在守护一件珍贵的宝物。“向日葵要加油呀,这里的太阳可比绿洲星热情多啦,你们可要长得比之前更高哦!”她对着小土坑轻声说道,声音里满是期待,阳光透过防护服的透明面罩,在她脸上映出细碎的光斑。

接下来的一周,队员们每天都会穿着防护服前往火山口监测。起初,黑色的火山岩上毫无动静,只有远处活火山喷发时岩浆流动的轰鸣声在山谷中回荡,像这颗星球低沉的呼吸。前四天,小汐的记录本上只有温度、湿度和火山灰浓度的数据,没有任何生命萌发的迹象,她难免有些焦虑,每天睡前都会对着样本箱里的备用孢子囊发呆,生怕这次试种失败。

直到第五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厚重的火山灰云层,在地面投下微弱的光斑时,小汐蹲在岩石旁检查时,突然发现一道缝隙中冒出了一丝嫩绿——焰苔的嫩芽正顶着薄薄的岩浆碎屑,缓慢地舒展半透明的叶片,像一个个苏醒的小精灵。这些叶片呈碧绿色,表面覆盖着细密的白色绒毛,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绒毛间的微小气孔,它们能有效锁住水分,抵御火山环境的干燥。“成功了!焰苔发芽了!”小汐激动地对着通讯器大喊,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正在远处拍摄火山锥的阿木立刻举起相机,镜头对准那抹嫩绿,按下快门的瞬间,将这珍贵的一幕永远定格——画面中,嫩绿的焰苔与黑色的火山岩形成鲜明对比,像在荒芜画布上点染的第一笔生命色彩。

随着时间推移,焰苔的生长速度远超预期。它们沿着岩石缝隙不断蔓延,分泌出的酸性物质逐渐分解火山岩中的矿物质,将坚硬的岩石转化为疏松的微酸性土壤,为后续植物生长打下基础。两周后,休眠火山口周围已经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绿毯,远远望去,像是给黑色的星球戴上了绿色的花环,微风拂过,焰苔的叶片轻轻摇曳,泛起层层绿色的涟漪。

更令人惊喜的是,朵朵种下的向日葵种子也发了芽——幼苗的茎秆比绿洲星的更粗壮,呈深紫色,叶片是浓郁的深绿色,表面覆盖着一层细密的蜡质层,显然已经适应了火山星球的强辐射环境。“小汐姐姐,你看!它们在朝着火山口的方向生长呢!”朵朵拉着小汐的手,指着幼苗的顶端兴奋地喊道,只见向日葵的嫩芽微微倾斜,朝着远处火山锥的方向伸展,仿佛在好奇地打量这颗星球的核心。“说不定它们想看看岩浆是什么样子,等长大了,就能用花盘接住从火山口飘来的星星啦!”朵朵的想象力总是那么丰富,让原本严肃的科研监测多了几分童趣。

就在队员们沉浸在生命萌发的喜悦中时,“星穗号”的通讯器突然响起,屏幕上出现了星际种子库代表老周的身影,他的身后站着几位穿着深蓝色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背景是种子库空间站的实验室,货架上摆满了各类植物样本。“omega-7监测队,我们收到了你们传回的生态数据,焰苔的生长情况超出预期,分解岩石的效率比模拟实验高出23%!”老周的声音带着笑意,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调出一张地质探测图,“另外,我们的深层探测器发现,赤焰星的地幔中存在大量地下水,在休眠火山口下方五公里处,有一个直径约十公里的地下含水层,水量足以支撑一片小型湖泊。”

阿凯立刻在操作台上调出赤焰星的地质模型,三维图像清晰地显示出地下含水层的位置和规模,他指着模型中的蓝色区域说:“这个含水层的水质初步检测为弱碱性,含有少量硫磺化合物,只要经过处理就能使用。”李教授这时也走到屏幕前,推了推老花镜,手指在星图上划出一条蓝色的线路:“我们可以利用焰苔分解形成的土壤搭建过滤层,将地下水通过管道引入地表,再种植改良后的星蓝藻净化水质。这样一来,就能在赤焰星建立‘水源-土壤-植物’的完整生态链,为后续移民打下基础。”

按照计划,队员们开始搭建地下水引流系统。阿凯驾驶着银灰色的探测艇在火山平原上钻孔,探测艇底部的合金钻头轻松穿透坚硬的火山岩,每钻完一个孔,就铺设特制的耐高温陶瓷管道,管道内壁覆盖着星蓝藻共生膜,能初步过滤水中的杂质。小汐则带领种子库的科研人员在管道出口处挖掘浅水池,将改良后的星蓝藻种植在池底——这些星蓝藻经过再次基因编辑,不仅能耐受高盐环境,还能吸收水中的硫磺等有害物质,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还能改善局部空气质量。

阿木没有参与体力劳动,而是在一旁绘制赤焰星的生态改造蓝图。他的图纸上,休眠火山口下方标注着圆形湖泊,湖泊周围是火绒草种植区,远处的平原上规划了湿地和花海,甚至还特意留出一片长方形的空地,用彩色铅笔标注上“孩子们的向日葵田”。“等移民来了,孩子们就能在这里种向日葵,到时候一片金黄,肯定特别好看。”他一边画一边喃喃自语,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将对未来的憧憬都融入这幅蓝图中。

朵朵每天都会来帮忙,她把从绿洲星带来的月光花种子撒在管道周围的土壤里,这些种子是她特意挑选的,每一粒都饱满圆润。“月光花晚上会发光,等湖水满了,它们就能照着湖水梳妆啦!”她蹲在地上,将种子轻轻按进土壤,动作认真又专注,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偶尔累了,她就坐在岩石上,拿出随身携带的向日葵花盘,一边啃着瓜子,一边想象着夜晚月光花绽放的场景。

一个月后,当第一股清澈的地下水从管道中流出时,整个火山星球仿佛被唤醒了。水流顺着焰苔覆盖的土壤缓缓蔓延,在休眠火山口下方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小湖泊,湖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星蓝藻形成的蓝绿色斑块,阳光照射在湖面上,折射出粼粼的波光。星蓝藻在湖水中快速繁殖,让湖面泛着淡淡的蓝光,远远望去,像一颗镶嵌在黑色大地上的蓝宝石。

夜晚,月光花如期绽放,白色的花瓣在夜色中展开,发出柔和的银白色光芒,与湖中的蓝光交相辉映,像一片坠落的星空。朵朵拉着小汐的手,坐在湖边的岩石上,手里拿着那对拼合的贝壳,将贝壳贴在耳边:“小汐姐姐,你听,贝壳里有湖水的声音呢!还有月光花唱歌的声音!”小汐笑着接过贝壳,贴在耳边,果然听到了潺潺的水声,还有月光花花瓣舒展的细微声响——那是火山星球生命跳动的节奏,轻柔而有力。

这天清晨,三艘银白色的飞船降落在火山平原上,是星际种子库的支援团队带着新的植物样本抵达了。老周从飞船上走下来,手里捧着一盆红色的植物,叶片呈长条形,边缘带着细小的锯齿,顶端开着淡红色的小花。“这是‘火绒草’,专门适应高温环境的植物,叶片能储存水分,花瓣还能吸附空气中的火山灰,净化效果特别好。”他将火绒草递给李教授,后者立刻拿出检测仪分析,屏幕上显示火绒草的叶片含水量高达65%,吸附火山灰的效率是普通植物的3倍。

科研人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将火绒草种在湖泊周围的土壤里。火绒草的生长速度很快,短短一周就覆盖了湖泊周边的空地,红色的花海与绿色的焰苔、蓝色的湖泊、白色的月光花形成了绚丽的色彩画卷,从高空俯瞰,像一块镶嵌在黑色大地上的彩色地毯。“这些植物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能为未来的移民提供食物和药材。”李教授拿着火绒草的种子,向队员们介绍,“火绒草的种子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磨成粉可以制作食物;叶片入药能缓解火山环境对人体呼吸道的刺激,是赤焰星的‘天然良药’。”

随着赤焰星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联盟的移民船队也开始陆续抵达。第一艘移民船“绿洲号”降落后,移民们穿着轻便的防护服走下飞船,当看到湖泊周围的彩色花海时,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叹。他们在湖泊旁搭建起半圆形的房屋,房屋的墙壁采用当地的火山岩制成,经过特殊处理后变得轻便且隔热,屋顶覆盖着透光的聚碳酸酯材料,白天能让阳光照射进来,夜晚则能透过屋顶看到星空。

孩子们是最兴奋的群体,他们在向日葵田里奔跑,手里拿着采摘的火绒草花朵,将花瓣撒向空中,像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庆典。大人们则忙着开垦土地,种植从绿洲星和枯寂-3星球带来的农作物——有耐干旱的青稞,有适应酸性土壤的土豆,还有能在高温下结果的番茄。夜晚,移民们会在湖泊旁点燃篝火,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火焰映照着每个人的笑脸,也映照着远处泛着蓝光的湖泊和闪烁的月光花,歌声与笑声在山谷中回荡,为这颗曾经荒芜的星球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汐偶尔会乘坐“星穗号”前往其他星球考察,看看那些曾经被他们改造过的星球如今的模样。在枯寂-3星球,“海心紫”的花海已经覆盖了星球表面的30%,淡紫色的花瓣在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当地的枯寂人——皮肤呈淡蓝色、有着细长手指的原住民,已经学会了培育“海心紫”,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植物培育基地,还培育出了适应本土环境的“枯寂紫”变种,这种变种的花瓣颜色更深,花期也比普通“海心紫”长一个月。

枯寂人的首领将一颗拳头大小的透明水晶递给小汐,水晶内部有淡淡的绿色纹路在流动,像一条微型的河流。“这是我们星球的‘生命石’,能感知周围的生命能量。过去五十年,它一直是灰色的,像一颗没有灵魂的石头,现在,它终于重新亮起来了,这都是你们的功劳。”首领的声音温和而厚重,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小汐接过水晶,放在手心,能感觉到一丝温暖从水晶中传来——那是生命复苏的温度,也是跨越星际的情谊。

在绿洲星,东部平原的向日葵花海一望无际,金色的花盘在阳光下转动,像无数个小太阳。当年移民孩子们种下的向日葵种子,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成为了绿洲星的新地标。小汐走到一棵最大的向日葵树下,树干上刻着“星尘播种者”的字样,旁边还有无数个小手印,那是孩子们当年留下的痕迹,如今手印已经被岁月打磨得有些模糊,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那份纯粹的希望。

在迷雾星,新的生态监测站建成了,白色的监测塔矗立在“海心紫”花海中,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项生态数据:大气湿度62%,生物多样性比三年前增加了50%,新增的物种包括一种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的小型甲虫,还有一种以星蓝藻为食的淡水鱼。监测站的科研人员告诉小汐,现在的迷雾星已经成为了联盟的生态旅游胜地,每年都有无数人来这里感受生命的奇迹。

每次回到赤焰星,小汐都会去休眠火山口看看。此时的焰苔已经覆盖了整个火山锥,绿色的叶片在风中摇曳,像给火山穿上了绿色的外衣,火山口边缘的湖泊扩大了两倍,湖水清澈,岸边的火绒草和月光花肆意生长,偶尔有迁徙而来的鸟类在湖面停歇,为这颗星球增添了更多生机。她把从各个星球带来的植物样本放在一起,有枯寂-3星球的“枯寂紫”花瓣、绿洲星的向日葵种子、迷雾星的“海心紫”花粉,还有赤焰星的焰苔叶片和火绒草花朵,这些样本被小心地保存在透明的展示盒里,放在“星穗号”的实验室中,像一座微型的“星际植物博物馆”,记录着他们走过的每一段旅程。

阿木则一直在绘制《星尘播种者》系列画作,他的画架就放在湖泊旁,每天清晨,他都会迎着第一缕阳光开始创作。他的画笔下,有迷雾星的神秘花海,淡紫色的“海心紫”在雾气中若隐若现;有绿洲星的蓝色湖泊,湖面上倒映着金色的向日葵;有枯寂-3星球的淡蓝原住民,他们围着花海跳着祈福舞;还有赤焰星的绿色焰苔,在黑色的火山岩上绽放生机。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色彩饱满,情感真挚,记录着“星尘播种者”在宇宙中播撒希望的足迹。

在画集的扉页,阿木写下了一段话:“宇宙的荒芜,是等待生命填充的画布;每一粒种子,都是点亮星海的星辰。我们或许渺小,却能以渺小的力量,让荒芜的星球绽放生机,让黑暗的宇宙泛起光芒。”这段话被队员们抄录下来,贴在“星穗号”的驾驶舱里,成为了他们前行的动力。

这天,“星穗号”的通讯器突然响起,屏幕上出现了联盟总部主席的身影,背景是联盟议事大厅,墙上的星际地图上标注着无数颗星球。“omega-7监测队,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深空探测器在银河系的另一端发现了一颗潜力星球——‘蓝海星’。这颗星球拥有广阔的海洋,但海水含盐量高达8%,是普通海水的2.3倍,陆地上只有少量耐旱植物,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主席的手指在屏幕上点了一下,调出“蓝海星”的影像,画面中,蓝色的海洋占据了星球表面的70%,陆地则是黄褐色的荒漠,“联盟决定将‘蓝海星’的生态改造任务交给你们,相信你们一定能再创奇迹。”

队员们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期待。阿凯立刻开始调试飞船的导航系统,将“蓝海星”的坐标输入航线;小汐则打开样本箱,开始整理适合海洋环境的植物样本;阿木拿出新的画板,准备勾勒“蓝海星”的改造蓝图;朵朵则跑到向日葵田,小心翼翼地收集最新成熟的种子,打算带到新的星球种植。

“星穗号”启动时,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声,朵朵趴在舷窗上,看着逐渐变小的赤焰星,那里的绿色焰苔、红色火绒草、白色月光花和金色向日葵,在阳光下形成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像一颗镶嵌在星海的彩色宝石。“小汐姐姐,下一颗星球,我们要种什么呀?”她转头问小汐,眼里满是好奇。

小汐笑着拿出一份透明的样本瓶,里面装着淡绿色的藻体,在灯光下泛着光泽:“这是‘海苔藻’,专门适应高盐环境的水生植物,能在含盐量10%的海水中生长,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