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刍氏自传 > 第181章 阎丘北刍二的嘉奖与红烧肉

当跃迁通道的光晕在阿尔法星系边缘绽开的刹那,整个宇宙仿佛都屏住了呼吸。那道鎏金镶边的光影撕裂星云的瞬间,星际尘埃在能量波中翻涌,如同被利刃划开的绸缎。“破晓号”旗舰的舰首棱角分明,银灰色的舰身覆盖着历经战火淬炼的纳米装甲,每一寸金属都镌刻着三年星际征程的风霜。当它带着猎猎作响的七十二面星盗旗帜驶出跃迁通道时,阿尔法星系的引力传感器瞬间捕捉到这股磅礴的能量,整个星际预警系统集体静默——这不是入侵,而是传奇的归来。

阎丘北刍二站在舰桥中央的指挥台前,银白镶红的元帅制服在应急灯光下泛着冷光。舷窗外,被驯服的星盗旗舰正列队缓缓驶入联邦星域,那些曾在星海中肆虐的钢铁巨兽,如今像温顺的猎犬般跟随着“破晓号”的轨迹。三年前,当他率领“猎鹰舰队”驶离主星空港时,星网还有质疑的声音,有人嘲笑他“想用鸡蛋碰石头”,有人预言“猎鹰终将折翼深空”。而现在,七十二面残破的旗帜就是最有力的回应:“黑风巢”的骷髅旗被激光灼烧出狰狞的破洞,“幽灵船队”的幽蓝船徽早已失去光泽,那些曾让星际商船闻风丧胆的标志,此刻都成了军功簿上最鲜活的注脚。

主星空港的悬浮舷梯在能量流中缓缓延伸,如同一道连接荣耀与现实的桥梁。阎丘北刍二踏上舷梯的瞬间,三十响礼炮在同步轨道次第绽放,金色的星尘雨穿过大气层,在他身后织就璀璨的天幕。全星际直播的镜头聚焦在他肩章上的星芒,七颗脉冲星核心碎片打造的将星徽记在阳光下流转着深邃的光晕——每一颗碎片都来自一场硬仗的战利品,其中最大的那颗,正是“幽灵船队”首领座舰的能源核心。

星网终端前,亿万民众的情绪在这一刻达到顶峰。首都星的中央广场上,全息投影组成的巨幅画像覆盖了半座城市;偏远殖民星的矿道里,采矿机器人暂停了激光切割,在岩壁上投射出闪烁的光斑;就连星际监狱的探视屏幕上,都有人偷偷调出直播画面。#北刍二归来#的话题以每秒三百万条的速度刷新,虚拟烟花的特效代码在星网中形成洪流,技术人员紧急启动备用服务器才避免了系统崩溃。当阎丘北刍二的身影出现在星港穹顶下时,自发聚集的民众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浪甚至干扰了低空飞行器的通讯信号。

星际联邦议会的授勋大厅早已等候多时。这座用白矮星结晶打造的建筑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大厅穹顶镶嵌的全息星图实时模拟着宇宙的运转。当阎丘北刍二步入大厅时,全体议员起身致敬,掌声在穹顶下回荡成共鸣。议长颤抖着双手捧起“星穹勋章”,这枚星际最高军事荣誉的勋章在他手中仿佛有千斤重——中央的七彩星晶流转着神秘光晕,那曾是“黑风巢”星盗团的核心能源石,支撑着一个犯罪帝国的运转,如今却在正义的荣光下焕发新生。

“星穹勋章”佩戴在胸前的刹那,议会公布的战绩报告通过星网传遍每个角落。全息投影的数字在空气中悬浮:个星盗据点被摧毁,相当于清理了整个猎户座旋臂的犯罪温床;艘被劫持商船重获自由,它们的航线连起来可绕银河系三圈;亿吨稀有矿晶的缴获量,足够支撑联邦十年的星际建设。最令人动容的是能量储备的数据——足以让九十五百万个资源匮乏殖民星衣食无忧百年,这意味着无数孩子将不必再忍受饥饿,无数家庭将在温暖中度过寒夜。

这些数字背后,是“黑洞绞杀战术”的辉煌实践。在围剿“黑风巢”总部的战役档案里,全息影像记录着那场堪称艺术的战斗:三枚微型黑洞发生器在阎丘北刍二的精准操控下,在星际尘埃带中构建出完美的引力陷阱。敌方主力舰队闯入的瞬间,时空开始扭曲,星光在引力场中弯折成诡异的弧线,那些曾不可一世的战舰像陷入泥沼的巨兽般动弹不得。随后,“猎鹰舰队”的粒子束炮如手术刀般精准打击,能量束在黑暗中划出金色轨迹,整个战役耗时不足两个标准时,零伤亡的战绩让观战的军事顾问们瞠目结舌。

星际军事学院的全息课堂上,这段战役录像被反复解析。教授用红色光标在星图上标注:“看这里的引力参数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二位;还有粒子束炮的射击角度,完美避开了所有平民商船的逃生路线。”有学生提问:“元帅是如何预判敌方舰队动向的?”教授调出阎丘北刍二的战术手稿,上面用荧光笔标注着一行字:“宇宙的法则永远站在正义这边,你只需要读懂它。”这句批注后来被刻在学院的纪念碑上,成为每个学员的座右铭。

财富的积累与军功同样震撼。星网财富榜更新那天,全星际的终端都经历了三分钟卡顿。当数据恢复时,阎丘北刍二的名字已跃居第二位,资产数字后的零让财经专家们反复核对计算器。每天清晨,三十艘重型运输舰从他的私人星港启航,钛合金财宝箱在货舱里码放得整整齐齐,每个箱子都装有超过百万星际币的贵金属。星网博主“星尘观察员”曾直播追踪这些运输舰的航线,发现它们最终抵达的都是资源匮乏的殖民星——那些缴获的物资,正以匿名捐赠的方式流向最需要的地方。

在克尔黑洞附近的稀有晶体矿脉,自动化采矿机正按照指令作业。这里的矿晶蕴含着惊人的能量,却也伴随着致命的辐射,是星盗们垂涎已久的宝库。如今,矿脉的开采权掌握在阎丘北刍二手中,产出的晶体一半用于联邦军武研发,一半投入殖民星建设。有经济学家统计,他名下的星际航道收费权每天产生的收益,相当于一个中等殖民星的年度财政收入,但这些财富从未用于私人挥霍——星港的孤儿院里,孩子们的营养剂总是最新鲜的;偏远星球的医疗站里,最先进的设备都来自他的捐赠。

威慑力的展现往往在不经意间。那次稀土矿脉争端中,新兴势力在星网发布的挑衅宣言还没挂够三个标准时,他们的总部星球就已化为宇宙尘埃。阎丘北刍二的全息投影在星网循环播放,冰冷的眼神透过屏幕直击人心:“我的东西,碰一下就是宣战。”这段影像后来被制成警示宣传片,在每个星际港口的安检通道播放。有黑道势力私下尊称他为“星主”,每次星际走私都要缴纳三成“安全税”;白道联盟则依赖他的军事力量维持秩序,联邦议会的每项提案都需经他默许才能通过。但他从未滥用这份权力,星网档案馆里保存着他的讲话录音:“力量是用来守护的,不是用来征服的。”

与阎丘北刍二的铁血霸气不同,兄长阎丘北刍一的传奇始于烟火气。“北刍小食记”的直播间永远人头攒动,五亿在线观众的弹幕在全息屏幕上形成流动的光河。每次开播前,联邦网络管理局都要临时调配三颗通讯卫星支援,才能避免带宽崩溃。阎丘北刍一穿着洁白的厨师服,在星光点缀的厨房里忙碌,他的动作优雅而精准,切菜的节奏仿佛在演奏星际乐章。很少有人知道,这场席卷全星际的美食热潮背后,藏着一段关于家园与传承的血泪记忆。

《地星迁徙史》的全息影像在历史博物馆里循环播放:那场前所未有的宇宙风暴中,比邻星的伽马射线暴如利剑般撕开地星的臭氧层。大气层在百年间逐渐剥离,蔚蓝的海洋蒸发成氢氧离子云,肥沃的土地龟裂成寸草不生的荒漠。先祖们启动的“星球推进计划”最终失败,地星60万亿亿吨的庞大质量让最先进的反物质推进器都无能为力。最后一批五十万幸存者登上星际方舟时,回望的眼神里满是不舍,那是文明故土最后的剪影。

“北刍小食记”的背景墙上,挂着一幅根据先祖记忆还原的地星全息图。阎丘北刍一每次直播都会凝视片刻,然后转身拿起食材:“今天我们做地星的红烧肉,用太空藻类重组口感,记得先祖说过,这是团圆的味道。”他用陨石提炼的晶体糖制作龙须酥,拉制出的糖丝细如发丝,在光线下折射出七彩光芒;用星际特有的荧光菌菇复刻佛跳墙,菌菇在高温下释放的生物荧光让汤汁呈现出梦幻的蓝绿色。每次教做“地星古法菜肴”,相关食材都会在十分钟内被抢购一空,弹幕里满是“尝到乡愁了”“这是刻在基因里的味道”的留言。

殖民星的农业穹顶里,改良水稻正在能量灯下生长。第一代农业研究者用铅板隔绝辐射的实验日志还保存在档案馆,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无数次失败;第二代科学家的基因编辑手稿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见证着不懈的努力;第三代工程师研发的能量护盾蓝图,如今已成为星际农业的标准配置。当第一株改良水稻结出饱满的稻穗时,整个殖民星都沸腾了,那金色的颗粒不仅意味着食物的丰收,更象征着文明的延续。

经过亿万年的发展,星际农业已达到匪夷所思的高度。真空环境中生长的太空小麦,每粒麦粒都蕴含着完整的氨基酸链;能量番茄在紫外线下会发出柔和的红光,一颗的营养价值相当于过去十斤蔬菜;基因优化水稻的亩产可达千斤,且能自然抵抗三十种宇宙病毒。这些成果都被阎丘北刍一搬进了直播间,他用最新鲜的食材复刻地星菜肴,告诉观众:“我们可以失去家园,但不能失去味道,那是文明的根。”

与美食文化并行的,是营养剂的普及。这种装在软管里的半流质食物占据了星际食品市场的半壁江山,草莓味、巧克力味、薄荷味等上百种口味满足着不同需求。在克尔黑洞附近的晶体采矿站,矿工们拧开营养剂的盖子,三秒钟就能获得全天能量;在星际网络的代码中心,程序员们一边敲击键盘,一边吸着抹茶味营养剂,屏幕上的代码流与营养剂的能量流同样高效。

阎丘北刍一在直播里曾拿着一支抹茶味营养剂调侃:“我的美食是给生活做加法,需要耐心和热爱;营养剂是给效率做乘法,追求快捷与精准。”他的话道出了星际社会的生存哲学——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高危工作早已被智能机器人接管,人类转向了更需要创造力的领域。99%的人成了“程序猿”,他们是星际网络的构建者,是人工智能的驯兽师,是虚拟世界的造物主。对他们来说,营养剂节省的时间,都用在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上。

如今的星际世界里,阎丘北刍二的元帅权杖守护着星系的安宁。“猎鹰舰队”的星舰在星海中巡逻,激光炮的光芒划破黑暗,让每个殖民星都能安然入梦。他的私人星港里,三十艘重型运输舰依旧每天启航,只是货舱里的财宝箱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送往偏远星球的医疗设备和教学仪器。星网最新公布的财富榜显示,他的排名已经滑落至第五位,但没人在意这个——在民众心中,他的价值早已无法用财富衡量。

阎丘北刍一的美食直播仍在继续,只是直播间里多了新的环节。他开始教孩子们认识地星的农作物,用全息投影展示水稻的生长过程;他邀请偏远殖民星的厨师连麦,分享当地的特色料理。最近一次直播中,他做了一道“团圆饭”,食材全部来自不同殖民星的捐赠,弹幕里满是“这才是星际大家庭”的感叹。

兄弟二人如同两颗璀璨的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闪耀,却又彼此辉映。阎丘北刍二用铁血铸就安宁,让文明得以延续;阎丘北刍一用美食承载乡愁,让灵魂找到归宿。他们的故事里,有先祖用鲜血铺就的道路,有千万代人从未放弃的坚守,更有文明延续的不屈信念。

当“猎鹰舰队”的星舰在超新星遗迹旁巡航,当“北刍小食记”的香气透过全息屏幕飘散到每个星港,一个关于传承与开拓的故事,正在浩瀚星空中继续书写新的篇章。这篇章里,铁血与温柔交织,科技与诗意共存,而“传奇”二字,将永远镌刻在星际时代的星图上,与日月同辉,与星河同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