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清安离去时那句“风波未平,慎言,静观”和他指尖轻点的“远志”二字,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苏晚心中漾开一圈圈疑虑的涟漪。他似乎在用这种隐秘的方式,向她传递着超出医者范畴的警告与信息。
“远志”……除了药性,它还能指向什么?
苏晚在偏殿内缓缓踱步,目光扫过殿内每一处奢华的陈设,最终落在那座不再燃香的鎏金熏笼上。“梦引”的余威尚在,让她对这座宫殿的每一缕气息都充满警惕。陆清安特意强调亲自煎药,是否是为了防止有人在那碗“安神汤”里再做手脚?
她需要理清头绪。目前可知,谢无妄身患某种会周期性发作的、极其可怕的“旧疾”,发作时狂怒失控,而“梦引”之香很可能与之相关,甚至可能是诱因或辅助。国师玄寂的影子笼罩在这一切之上,西偏殿的诡异法阵和木牌,以及这紫宸殿内无处不在的监视,都与他脱不开干系。
皇后因她入住紫宸殿而妒恨交加,药方之事虽被谢无妄轻描淡写按下,但隐患犹在。
而她自己,则被困在这风暴眼的中心,被一个疯王当作“有趣”的玩具,被无数双眼睛暗中窥视。
陆清安,是这盘死局中,唯一向她伸出过援手的人。但他的立场和目的,依旧成谜。他的帮助,是出于医者仁心,还是另有所图?他提醒“慎言静观”,是保护,还是让她不要妨碍他的某些计划?
那个“远志”,是关键。
苏晚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忽然,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脑海——志,亦可解释为记载、记录。远志……遥远的记录?或者说……旧档?
皇宫旧档!记载着宫廷秘闻、人事变迁的卷宗库房!
陆清安是否在暗示她,真相或许藏在某些被遗忘的旧日记录之中?比如……关于谢无妄为何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的原因?关于国师玄寂是如何入宫并获得如此尊崇地位的经过?
这个猜想让苏晚的心跳加速了几分。如果能有渠道查阅旧档,或许真能找到串联所有线索的那根线。但这谈何容易?她一个被困在紫宸殿偏殿的妃嫔,如何能接触到那些被严密看守的宫廷档案?
除非……有人能帮她。
陆清安吗?他一个太医,虽有出入宫廷之便,但接触核心档案的可能性也不大。
就在她凝神苦思之际,殿外传来一阵不同于以往的脚步声,轻盈而规律,带着一种特有的端庄韵律。
不是宫女,不是太监,也不是侍卫。
苏晚瞬间收敛心神,坐回窗边,拿起一本宫内常见的杂书,做出阅读的姿态。
偏殿门被推开,一名身着淡紫色宫装、气质沉稳雍容的中年女官走了进来。她面容姣好,眼角虽有细纹,却更添风韵,眼神温和中透着精明干练。苏晚认得她,是宫中颇有地位的尚宫之一,姓秦,掌管宫中部分文书典籍和女官事务,据说为人还算公正。
“晚妃娘娘。”秦尚宫屈膝行礼,姿态不卑不亢。
“秦尚宫不必多礼,可是陛下有何吩咐?”苏晚放下书卷,语气温和。
秦尚宫微微一笑:“并非陛下旨意。是皇后娘娘体恤陛下圣体欠安,需静心休养,想着娘娘初来紫宸殿,难免寂寥,特命奴婢送来一些书籍字画,给娘娘解闷。”她说着,示意身后跟着的两名小宫女将捧着的几卷书画和几本书册放在桌上。
苏晚心中冷笑。皇后这“体恤”可真是时候,谢无妄刚发完疯,她就迫不及待地来彰显自己中宫的地位和“贤惠”了?还是想借此探查她的情况?
“有劳皇后娘娘挂念,秦尚宫辛苦了。”苏晚面上不动声色,目光扫过那些书册。多是些佛经、诗词和女则女训之类,并无出奇之处。
秦尚宫笑容不变,目光在苏晚脸上停留片刻,似在观察她的气色,随即温和道:“娘娘脸色似乎仍有些倦怠,可是昨夜未曾休息好?这紫宸殿……毕竟不比别处,有时动静是大了些,娘娘还需慢慢习惯。”
她的话语带着关切,却又意有所指地提到了昨夜的“动静”。
苏晚垂下眼睑,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与隐忍:“多谢尚宫关心,本宫……还好。”
秦尚宫叹了口气,上前一步,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几分推心置腹般的诚恳:“娘娘,有些话,奴婢不知当讲不当讲。”
“尚宫但说无妨。”
“陛下……龙体违和,时有反复。这紫宸殿内,一应起居用度,乃至熏香药物,皆由……国师大人亲自过问安排。”她顿了顿,观察着苏晚的反应,“娘娘如今既在此处,万事还需以陛下龙体为重,有些事……看见了,只当没看见;听到了,只当没听到。安分守己,方能……平安长久。”
她的话语如同温水,看似劝慰,实则警告。点明了谢无妄的病情,更强调了国师玄寂在此地的绝对掌控力,暗示苏晚不要试图探究任何事情,老老实实做个摆设。
苏晚心中凛然,面上却露出几分惶恐与感激:“本宫明白了,多谢尚宫提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