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24小时咖啡馆里,中央空调发出低沉的嗡鸣,混合着咖啡机偶尔的蒸汽嘶鸣。林夏盯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光标,面前的美式咖啡早已凉透,杯壁凝结的水珠在灯光下折射出破碎的光斑。这是都市情感剧《璀璨星途》剧本的第27次修改,投资方的要求像层层枷锁,将他原本构建的职场女性成长故事,硬生生扭曲成充斥着豪门恩怨、替身文学的狗血剧。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母亲发来的消息刺痛双眼:降压药快吃完了,最近头晕得厉害。这条简短的信息,如同尖锐的冰锥,深深扎进他焦虑的心脏。
三年前,林夏怀揣着全国大学生戏剧节最佳编剧奖的荣耀,踏入影视行业。入职那天,他特意穿上熨烫平整的白衬衫,像个即将踏上战场的战士。公司走廊的荣誉墙上,挂着热门剧集的海报,那些金光闪闪的收视率数字和获奖证书,仿佛在向他招手。在茶水间,他听到前辈们谈论经典剧集时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用文字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然而现实的巴掌来得又快又狠。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一部古偶剧当编剧助理,每天的任务是在海量网络小说中筛选爆款元素虐恋情深女主逆袭等桥段机械地拼凑成剧本。有次他尝试在剧本中加入对古代女性困境的思考,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主角在封建礼教下的挣扎,却被主编王姐当众批评:观众要看的是爽感,不是哲学课!这些沉闷的思考只会赶跑收视率!王姐涂着猩红指甲油的手指重重敲在剧本上,鲜红的批注像一道道伤口,将他的心血撕得粉碎。
小林,投资方的反馈来了。三年后的今天,王姐依旧保持着雷厉风行的作风,将一叠厚厚的修改意见摔在林夏的办公桌上,纸张与桌面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格外刺耳,他们要求增加男二的黑化戏份,制造更多冲突,还要加入失忆、替身等经典梗。最好能再设计几场泳池湿身、雨中拥吻的名场面,记住,市场数据才是硬道理。
林夏攥着纸张的手微微发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王姐,这些情节会破坏主角的成长逻辑,也会让故事失去真实感。这部剧原本想展现的是职场女性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如何突破性别偏见,实现自我价值......
展现什么不重要,收视率才重要。王姐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透着职场的世故与冷漠,上个月隔壁组的《霸道总裁的小娇妻》,靠着狗血剧情收视率一路飙升,广告植入接到手软,投资方赚得盆满钵满。你要是想在这行混下去,就得学会迎合市场。别太理想化,这行不相信情怀,只相信数据。她转身离开时,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清脆而决绝,回荡在空旷的走廊里。
回到狭小的出租屋,林夏打开电脑里尘封已久的文档,那是他的原创剧本《巷陌人家》——一个讲述普通社区里邻里之间温暖故事的作品。泛黄的文字里,有退休老教师义务开办的社区补习班,有早餐店夫妻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还有年轻租客与房东之间超越利益的情谊。看着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对话,那些细腻入微的情感描写,再对比眼前被改得面目全非的《璀璨星途》,他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窗外的霓虹闪烁,照亮了出租屋斑驳的墙壁,却照不亮他心中的迷茫。
转机出现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傍晚。林夏冒雨去给母亲送药,老旧的居民楼里,昏暗的灯光在雨幕中显得格外微弱。在三楼的拐角处,他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李姐正蹲在地上,浑身湿透,专注地帮独居的张奶奶修理漏水的水管。雨水顺着李姐的发梢滴落,她却浑然不觉,嘴里还安慰着焦急的张奶奶:您别担心,马上就修好。这一幕让他想起小时候,住在大杂院时,邻居们互帮互助的温馨场景:谁家做了好吃的,总会端上一碗给别家送去;孩子放学没人管,就会被邻居接到家里写作业。
当晚,林夏彻夜未眠,将这些真实的生活片段融入《巷陌人家》。他重新构思故事框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社区里的人间烟火,将那些被都市繁华掩盖的温暖与善意,一点点挖掘出来。他写李姐为了帮居民解决问题,放弃了无数个休息日;写早餐店夫妻为了让孩子们吃上热乎的早点,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准备;写退休老教师用自己的退休金,为社区的孩子们购买图书。
然而当他满怀期待地将这个充满温情的剧本推荐给公司时,得到的却是无情的嘲讽。会议室里,策划总监翻了两页就嗤笑出声:这种家长里短的故事,根本没有市场!现在观众就爱看刺激的、离奇的剧情,你这剧本太寡淡了,没有任何爆点。会议室的白炽灯惨白而刺眼,照得林夏满脸通红,他试图辩解,却被此起彼伏的反对声淹没。与此同时,他负责的《璀璨星途》项目组传来消息,因为他不听从修改意见,被调离了主创团队。
那段时间,林夏陷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为了维持生计,他白天在便利店打工,深夜回到狭小的出租屋,继续打磨自己的剧本。便利店的工作单调而辛苦,他要在货架间来回穿梭补货,要面对形形色色的顾客,听着他们抱怨生活的不易。这些经历,反而让他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有一天,他在书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纪录片创作的书籍,书中一句话深深触动了他:真实,是故事最强大的生命力。这句话像一束光,照亮了他迷茫的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