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区中的人都解决了,戚清淮没有停留,迅速返回柳珏几人藏身的位置。
见戚清淮回来,被训得蔫头巴脑的戚广陵瞬间精神了:“叔父!怎么样了?”
他兴冲冲地迎了上去。
戚清淮远远就看到了柳珏沉沉的面容,跟戚广陵脸上的丧气,一想就知道是这孩子又顽皮惹柳珏生气了。
他不答反问:“你做什么了?”
戚清淮这么敏锐,回来直接问责,戚广陵刚提起来的精神瞬间又萎靡下去。
他有些心虚地摸了摸鼻子:“没,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戚清淮当然知道这孩子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他有大是大非,甚至心肠柔软,让他杀人放火不可能。
但他骨子里的调皮确实也容易惹出小麻烦。
戚清淮直接看向戚广瑞。
面对戚广陵的作揖祈求,戚广瑞动了动嘴唇,最后只是看向柳珏。
看两个孩子不愿意互相出卖,戚清淮的面色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他也看向柳珏,想问清楚情况。
柳珏干脆让两个孩子留在原地,然后叫上戚清淮走向远处。
戚广陵急得团团转:“告状就告状,怎么还背着人啊!小姨不会添油加醋吧?”
戚广瑞立马摇头:“不会,小姨才不是那样的人。”
戚广陵撅了嘴:“你不知道,我很小的时候犯了错,小姨就会添油加醋地找我爸妈告状,然后在旁边看热闹,看我挨揍她笑得可开心了!”
戚广陵跟戚广瑞一样都是早慧的孩子,幼年时期的记忆都还算记得清楚。
戚广瑞觉得柳珏不会添油加醋,是因为他接触的柳珏已经没了告状的人,也早已经习惯了自己收拾孩子。
可现在,柳珏明显感觉得出来戚广陵更怂戚清淮一些,就像当年他更怂他爹妈一样,难保柳珏不会又像以前一样。
他还真猜错了。
小时候添油加醋,是因为都是小问题,柳珏用“夸张手法”告状也是为了拱火看热闹而已,但归根结底都是小事,顶多戚广陵被他爹妈揍一顿屁股。
人家爹妈也知道柳珏的夸张叙述,知道是她的恶趣味。
可如今这次的情况,柳珏觉得不是小问题。
她原原本本地把事情还原,然后道:“广陵过得太顺了,家里不缺钱,加上我一直很注意他的心理健康,所以他从不自卑敏感,也就没有体会过那种被辱没人格的情况。”
不缺爱,不缺钱,成绩还优异,眼界也开阔的孩子,很难产生自卑的情绪。
不自卑敏感是好事,但相对的,没有那么细腻的感情,就无法感受到那种人格被轻视的委屈和绝望。
戚清淮皱眉点头:“或许因为广陵的性格使然,他真的不觉得早时候的戏弄是什么过分的事。”
正如柳珏所说,他并不敏感,甚至有些神经大条。
也就是说如果换作他被那样对待,可能他羞赧会有,但事情过了就过了,不会放在心上。
只有本身就更敏感的人才会耿耿于怀。
柳珏摇头:“那也不行。”
“以小见大,这些小事他不注意,如果形成习惯了,未来在大事上也犯浑怎么办?而且,他认为是玩笑只是他认为,玩笑要被开的人觉得好笑才是玩笑。”
如果那位军人真的很在意这些呢?
如果对方不是军人,而是真的穷凶极恶之辈,被折辱之后为了报复不择手段,甚至报复戚广陵身边的人呢?
还是那句话,士可杀不可辱,戚广陵就不该因为一时来了兴致就多生这些事端。
戚清淮本来觉得没有那么严重。
这就是男女思维差异的问题,加上两个时空的模式不一样,大乾很讲究身份阶级,身份低微的人连跪带舔都习以为常,戚家虽然跌落云端过,但戚清淮也是在那种环境生活长大的。
像柳珏说的一样,人成年之后,性格也就定型了,很难在做出改变。
戚清淮也是武将出身,没有柳珏那么细腻的情绪,所以第一反应并不觉得有多过分。
可听柳珏分析之后,他突然就想到了一些事。
军营中刚入伍的小兵被上司为难,当牛做马都忍过来了,后边因为上司心气不顺,侮辱其人格不说还连带家人也进行了辱骂。
那名小兵上了头,冲动一下把上司砍了。
还有京中一户邻居,家中幼子纨绔,日日斗鸡跑狗,因有一段时间斗鸡连输,于是对替小公子培养斗鸡的老头极尽侮辱。
同样是打骂都忍了,最后因为小公子辱其人格,把人扒光了拖在街上遛弯,那老头忍无可忍,找机会给那小公子下了巨量激发斗鸡凶性的药物。
小公子药效发作,在大街上发狂咬人,连其赶来制止的父亲都被啃咬得面目全非。
确实如柳珏说的那样,对决之中手下见真章,堂堂正正赢下比赛,哪怕下手重了,手段狠了,但起码赢得光彩,让人信服。
若多生事端辱其人格,难保踩中别人的神经,或许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