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人族崛起:我的体内有座人皇城 > 第351章 学堂新开农技课,灵植农技促粮丰

建城第一百七十一日的清晨,新夏城的学堂外格外热闹 —— 原本用来教识字的灵木房,门口挂了块新木牌,写着 “农技课” 三个大字,牌下还贴了张桦树皮告示,写着 “每日辰时开课,教种高产灵麦、灵稻,各族居民皆可来学”。

学堂院子里,已摆满了新制的农具:灵木犁(木灵族用驱腐藤打造,轻便且不易磨损)、灵草锄(锄刃嵌了碎灵铁,挖地更省力)、还有装着 “灵肥” 的藤筐(由木灵族指导,用灵草渣、兽粪发酵而成)。人族的老农夫陈伯正蹲在地里,给一小块试验田松土;木灵族的绿禾站在旁边,指尖凝着淡绿灵气,给刚冒芽的灵麦苗 “把脉”,两人凑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授课内容。

“灵麦要想高产,得选灵脉旁的肥田,行距要留三尺,不能太密!” 陈伯用木杖在地上画着田垄示意图,“俺以前在老家种麦,一亩地最多收三石,现在有灵肥和灵泉水,再加上绿禾姑娘的灵植技巧,说不定能收五石!” 绿禾点头补充:“还要在田边种‘固氮藤’,能给土壤补灵气,灵麦长得壮,还能防虫害,不用洒毒草汁。”

消息传开后,各族居民踊跃报名 —— 人族的农夫们扛着自家的旧锄头,想学新技巧;毒蜥族的蜥婆婆领着几个年轻娃,说 “想种点灵麦自己吃,不用总领后勤队的粮”;甚至连河狸族的壮丁都来了,他们住的地方靠近河边,想学着种水生灵稻,丰富口粮种类。

辰时一到,学堂院子里已挤满了人。李猛站在台阶上,笑着说:“民以食为天,新夏城要安稳,首先得让大伙吃饱吃好!今天开农技课,就是要把最好的耕种技术教给大伙,以后每家都能种高产粮,日子越过越红火!”

授课分 “理论 实操” 两部分 —— 陈伯先讲基础耕种:“选种要挑颗粒饱满、泛着淡绿光的灵麦种,泡灵泉水一夜再种,发芽率能提高一半;耕地要深耕三尺,把灵肥埋在地下,不能铺在表面,不然养分留不住。” 他边说边用灵木犁示范,动作娴熟,犁过的田垄又直又匀,旁边的居民跟着模仿,虽动作生疏,却学得格外认真。

绿禾则教灵植技巧:“种完后,每天用指尖输一点灵气给幼苗,能促进生长;遇到叶黄的苗,不用拔,浇点掺了凝神花汁液的灵泉水,三天就能变绿。” 她伸手碰了碰试验田的灵麦苗,淡绿灵气掠过,原本有些蔫的幼苗瞬间挺直了腰,叶片变得翠绿发亮,引得众人惊呼。

实操环节更是热闹 —— 学堂后的试验田被分成小块,每户居民领一块,自己动手耕种。陈伯穿梭在田垄间,手把手教大家扶犁、撒种;绿禾则逐个查看幼苗,耐心指导:“你这田浇多了灵泉水,根会烂,以后三天浇一次就行”“他这灵肥撒多了,赶紧种点固氮藤中和一下”。

毒蜥族的青年阿石学得格外认真,他之前在黑腐沼只挖过石,从没种过地,撒种时手忙脚乱,灵麦种撒得东一颗西一颗。陈伯走过去,握着他的手教:“撒种要匀,每穴放两颗,间距一尺,这样苗长起来不挤养分。” 阿石跟着学,慢慢找到了窍门,撒种越来越匀,脸上露出笑容:“原来种地还有这么多门道!”

木灵族的姑娘们则帮着给每家的田垄种固氮藤,指尖灵气一动,藤苗就快速扎根,淡绿的藤蔓顺着田边蔓延,与翠绿的禾苗相映成趣。后勤队的张婶也来了,她学得格外仔细,还在桦树皮上记录要点:“灵麦浇水量:三天一次,每次半桶灵泉水;灵肥用量:每亩一筐,埋深三尺”,说要教给膳食组的人,以后后勤队也能种高产粮。

日头升高时,试验田已种满了灵麦、灵稻,每户居民的田垄前都插了块小木牌,写着自家的名字和种植日期。陈伯检查完所有田地,满意地点头:“按这个方法种,再过一个月,就能收割第一茬灵麦了!到时候咱们再开进阶课,教大伙选种留种,以后就能自己留苗,不用再等城里分发。”

居民们围着自己的田地,脸上满是期待 —— 有的蹲在田边,给幼苗输灵气;有的互相交流技巧,分享自己的心得;孩子们则在田垄间跑,小心翼翼地避开禾苗,嘴里喊着 “快点长高,快点收割”。蜥婆婆看着自家田地里的灵麦苗,对身边的孩子说:“以后咱们也能种出自己的粮食了,再也不用颠沛流离,这才是真正的家。”

李猛站在学堂门口,望着热闹的试验田和满脸笑意的居民,心里格外踏实。他对身边的陈秀才说:“以后学堂要多开这样的实用课,除了农技,还能开编筐、制衣的课,让大伙都能学到手艺,日子过得更富足。” 陈秀才点头,在账本上记下 “农技课学员 56 人,试验田 12 亩”,说要把授课内容整理成 “农技手册”,方便居民随时查看。

夕阳西下时,居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学堂,不少人还特意绕到试验田,再看看自己种的禾苗。学堂院子里,陈伯和绿禾还在整理农具,商量着明天的授课内容;试验田的禾苗在晚风里轻轻摇曳,泛着淡淡的绿光,像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

新夏城的学堂,不再只是识字读书的地方,更成了传授技能、滋养民生的沃土。而这堂农技课,就像一颗种子,在居民心里扎下根,不仅能长出高产的粮食,更能长出安稳富足的好日子,为新夏城的长远发展,筑牢最坚实的民生根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