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功与欧阳菁此刻都羁押在市局严密控制的办案点,牢牢掌握在他赵东来的手中。
这让他心中笃定了不少。赵东来有信心,凭借手中现有的线索和这两张牌,一定能够将“11.6”大风厂事件办成一件证据确凿、逻辑清晰的铁案。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将案件的影响范围严格控制住,最好能将其定性为蔡成功个人的经济犯罪和欺诈行为,尽可能地将火势隔绝在特定范围之内,避免蔓延烧及更多人。
至于欧阳菁,更是此案的关键人物,不容有失。她既是揭开银行违规放贷内幕的钥匙,也可能牵连出更深层次的关系网。
想到此处,赵东来不再犹豫,立刻叫来自己的贴身秘书,低声吩咐道:“安排下去,立刻分别提审蔡成功和欧阳菁。审讯室要分开,人员要交叉配置,确保过程规范,记录详实。”
“是,局长!”秘书领命而去。
很快,在市局一间气氛肃穆的审讯室内,一场由省公安厅一人、市纪委两人、市公安局两人共同组成的联合审讯小组,开始了对蔡成功的讯问。
强光灯照射下,蔡成功显得有些萎靡,但眼神中仍带着一丝商人的狡黠。
“蔡成功!”主审的市局警官声音严厉,打破沉默,“把你之前和丁义珍在青林市关于吕矿煤矿交易的所有往来、细节,从头到尾,老老实实地再交代一遍!不要有任何隐瞒!”
蔡成功抬起头,露出一副苦不堪言的表情,声音带着委屈和无奈:“警官领导,我都说了很多次了,真的就是这样啊。在那个矿的事情上,我真的就只负责出钱,所有的审批手续、关节打通,都是丁市……哦不,是丁义珍!都是他一手包办的!”
他习惯性地差点喊出“丁市长”,赶紧改口。
他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继续诉苦:“各位领导,你们可以去查,这些年因为市场竞争太激烈,我们大风服饰集团的老业务早就不好做了,年年亏损,早就入不敷出,就是个空架子了。我实在是没办法,才想着必须转型,找条新活路啊。”
“就在那个时候,丁义珍找到了我。他告诉我,青林市的吕州矿业集团手上有一个煤矿急着要转让,而且他透露说,那个矿区域后期还很可能探出锂矿之类的稀有矿产,价值巨大!”
蔡成功的眼中闪过一丝当时被描绘的美好蓝图所吸引的光芒,“我后来是亲自去考察过的,那个煤矿本身就有开采价值,就算没有锂矿,我觉得好好经营也绝对不会亏本!这对我来说,是天大的机会!”
审讯桌后的省厅官员冷静地插话问道:“蔡成功,你也是个老江湖了。难道你就没想过,真有这种稳赚不赔的好项目,吕矿为什么会偏偏找到你?为什么会轮到你头上?”
蔡成功闻言,急忙辩解:“我想过!我当然想过!天上不会掉馅饼嘛!但丁义珍当时跟我打包票,说吕矿是因为战略转型,要集中所有资金和精力去做动力电池项目,而且他们已经拿到了关键的批文,只是急需现金流,所以才忍痛剥离这个优质煤矿资产。他还说看中我蔡成功是实干家……我……我当时被他说动了,也觉得这真是大风厂最后的机会了!”
“继续说下去!钱是怎么来的?”审讯人员追问。
“于是,我就以大风服饰集团的全部股权和资产做抵押,分四次,前后一共从京州城市银行贷出了1.8亿的款子,全部用来支付煤矿的收购款。”蔡成功说道,语气变得有些艰难,“可是……可是这还不够啊!收购总价要两个亿,还差两千万。你们也知道,大风厂那时候账上根本没钱了,唯一还能值点钱、能快速变现的,就是光明湖边上那块厂区的地了……”
听到这里,一名市纪委的干部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喝道:“所以你就伪造了股权收购合同,欺骗大风厂的工人,让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股权处置协议上签了字?把他们赖以生存的股份也骗走了?!”
“我没有!我不是!你别瞎说!”蔡成功像是被踩了尾巴一样,猛地抬起头,双手连连摆动,情绪激动地否认三连,“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不跟工人代表谈?我找过工会主席郑西坡商量过的!对了,郑西坡就是工人持股会的代表,工人们都信任他!”
“郑西坡同意了?”审讯人员紧紧抓住这个关键点追问。
“当然!”蔡成功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语速加快,“郑西坡一开始也有顾虑,但我把煤矿的前景和丁义珍的保证都跟他说了,后来我还特意带着郑西坡一起去了一趟青林,实地查看了吕矿的那个矿场!”
“他亲眼看过之后,回来就放心多了。之后,就是我和他一起在厂里的大会议室召开的股东大会,向工人们说明情况,大家当时都是同意用土地权益来解决资金缺口的!”
他努力让自己的话显得可信:“本来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手续都在办。可谁知道……谁知道后来京州城市银行的人突然就找上门来了,态度强硬,非要我立刻归还那1.8亿的贷款!说我的贷款用途有问题……资金链一下子就断了,这才……才彻底乱了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