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场传回的信息,祁同伟的声音在指挥中心回荡,他低头查看刚收到的调查报告,肇事司机是城建集团下属土方公司的普通驾驶员,现场酒精检测显示没有酒驾,初步判断是刹车失灵导致车辆失控。
季昌明眉头紧锁:不是酒驾?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祁同伟点点头,调出事故现场照片投放在大屏幕上:我们对肇事车辆进行了初步检查,发现刹车油管存在严重老化痕迹。画面中,断裂的刹车油管锈迹斑斑,看起来确实像是年久失修。
会不会是人为破坏?季昌明突然发问,目光如炬地盯着祁同伟。
祁同伟面色如常,但程度注意到他的喉结不自然地滚动了一下:季检察长,这需要等待司法鉴定的最终结果,我现在无法下定论。
程度站在角落,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这场安排得太过精妙——时机精准、手段专业、退路周全。肇事司机背景清白,车辆状况看似自然老化,一切都指向一场普通的交通事故。
但他心知肚明,这分明是为了给丁义珍争取出逃时间的精心策划。
好吧,有最新进展请第一时间通知我。季昌明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这位即将退休的老检察长此刻显得格外苍老,原本挺直的背脊也微微佝偻起来。
他不过是想平安着陆,却接连遭遇丁义珍出逃、陈海遇袭两起重大事件。
特别是后者——陈海不仅是省管干部,更是老检察长陈岩石的独子。真要有个三长两短,他季昌明最好的结局恐怕就是引咎提前退休。
指挥中心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高育良站在窗前,背影显得格外孤寂。李达康不停地看表,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祁同伟则一直盯着大屏幕,上面代表丁义珍车辆的红点已经接近路障口。
此时,路障口排起了长队。
祁同伟看了一眼路障口,确认丁义珍的车被前后夹击了之后,就吩咐警员盯着。
高育良指了指小会议室,率先进了进去,等众人落坐之后,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深不可测:程书记、达康书记、季检察长,现在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对丁义珍,是采取还是的措施?
李达康立即接过话头,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强势:从目前情况看,丁义珍并非出逃,而是回老家处理私事。我建议先由市纪委起来。他手指轻叩桌面,语气不容置疑,此案应当由京州市检察院负责调查,毕竟丁义珍是京州干部。
但丁义珍是最高检点名要的人...季昌明刚开口就被打断。
最高检?李达康冷笑一声,眼中精光闪烁,他侯亮平能代表最高检?仅凭一个处长的口供就要定一个厅局级干部的罪?他站起身,双手撑在会议桌上,如果有正式手续,我二话不说,省检、最高检随便接手。但现在什么都没有,按照组织程序,丁义珍案理应由京州方面负责!
程度注意到,李达康说这番话时,右手食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这是他情绪高度紧张时的习惯动作。
季昌明脸色阴沉:李书记别忘了,丁义珍是省管干部,理应由省检接手!他太清楚其中利害——丁义珍作为李达康化身,与山水庄园关系密切。而山水庄园背后,站着前任省委书记赵立春的公子赵瑞龙。若此案交给市检,最后必定不了了之。到时候,他如何向最高检交代?特别是那位背景深厚的钟小艾.......
首先,李达康调整坐姿,语气转为公事公办,目前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证明丁义珍行贿,我们不能搞有罪推定。他翻开笔记本,手指点着某页,其次,根据组织程序,应当先由市纪委调查,若涉及犯罪再移交市检察院。其他问题,自有党纪处理。
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程度注意到高育良的手指在茶杯边缘画着圈,这是他在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李书记,季昌明额头渗出细密汗珠,侯处长明确要求将丁义珍移交最高检反贪总局。这事...省检也无权决定。
李达康眼中寒光一闪,最高检是不相信我们汉东的同志?他故意把二字咬得极重。
会议室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质。季昌明额头上的青筋若隐若现,他将手中的文件重重拍在桌上:高书记,丁义珍是省管干部,按组织程序理应由省委牵头,省纪委、省检察院介入调查!他的目光如炬,直刺向高育良。
高育良慢条斯理地摘下眼镜,用绒布轻轻擦拭着镜片:老季啊,他重新戴上眼镜,语气突然缓和,达康书记说的也不无道理。我看...这个案件还是先由市纪委介入调查为好。他意有所指地补充道:内部矛盾嘛,最好在内部消化解决。
高书记!季昌明声音陡然提高,这牵扯到职务犯罪,是行贿受贿的刑事案件,不是简单的内部矛盾他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在桌面上敲出沉闷的声响。
李达康突然冷笑一声,猛地站起身:是否构成犯罪,自有党纪国法来判定!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那个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要的是依法治国!他故意将依法治国四个字咬得极重,目光如刀般扫过季昌明,不能因为某些人的一句话,就给同志乱扣帽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