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指示学:我程度能不能指示 > 第13章 高老师 高育良(下)

吕州市政府大院,祁同伟带着程度敲响起了高育良家的大门。

高育良刚刚调过来,他的妻子吴惠芬并没有一起过来,所以家里多多少少有点冷清。

书房,红木书架上整齐排列着法学典籍,窗台上的文竹青翠欲滴,高育良坐在茶海前,银针茶在汝瓷杯中舒展,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儒雅的面容。

祁同伟将礼盒一一摆开:千里江山双面绣摆件(苏州绣娘耗时半年完成)、 政和白茶(1985年老树原料)、汝瓷禅定主人杯(宋代复刻版,釉色天青)、手工刺绣国风书签(金陵云锦,图案是《兰亭集序》)

高育良眼睛一亮,拿起书签细细端详:同伟啊,你有心了,下次来不要这样了。

这些物件不算昂贵,却件件透着文人气韵。

正是高育良最受用的风格。

“老师喜欢就好!”祁同伟笑着说道

祁同伟侧身让出程度:高老师,这就是我跟您提过的汉东大学优秀毕业生,我学弟程度。

程度脚跟并拢,敬了个标准的举手礼:高老师好!

动作干净利落,手臂抬起的角度分毫不差。

为了这个敬礼,前世他曾在镜子前练习整晚。

高育良微微颔首:好,好。程度也是我们汉大的学生?

02届政法系侦查学专业。程度声音清朗,听过您几次公开课,《司法伦理与权力制衡》那讲让我受益匪浅。

这是实话。

那堂课他至今记得,高育良引用孟德斯鸠的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讽刺的是,说这话的人后来成了汉东最大的权力滥用者。

当然,不只是他,从政者,为官者都一样,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高育良亲手给程度斟了杯茶:侦查学可是我们汉大的王牌专业,坐,别紧张。

程度双手接过茶杯,借机观察这位未来的省委三号:衣着:藏青色中山装,纽扣系到最上一颗。

眼镜:金丝边,镜片后有双洞察人心的眼睛。

手指:修长干净,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

与前世相比,此刻的高育良少了几分官威,多了些学者气质。

但眼底那抹锐利丝毫未减。

祁同伟适时插话:程度现在可是京州的破案能手,光明区治安考核全省第一。

高育良推了推眼镜,最近在办什么案子?

程度放下茶杯:主要处理些拆迁纠纷。

他故意顿了顿:特别是沙地王村和湖门村的征地补偿问题。

他想知道高育良对赵瑞龙项目的态度。

趁着高育良添茶的间隙,程度取出沉香木匣:学生偶然淘到本书,想着只有高老师配得上它。

匣子打开,1981年版《万历十五年》静静躺在丝绒衬里上。

高育良呼吸明显一滞,这本书他寻访多年,市面上流通的多是再版,首版存世不足百册。

他小心翻开扉页,看到那句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手指微微颤抖:小程啊,这礼物太贵重了。

程度微笑:书赠知音,才是它的归宿。

“你读过?”高育良轻轻合上书,至于装书的沉香木盒子,他看都没有看。

“回老师,我读过!”程度点了点头,前世他听祁同伟说过高育良喜欢读《万历十五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程度当然好好的研究过这本《万历十五年》!

“那你说说这本书?”高育良有了一丝考较的味道。

”回老师,《万历十五年》以1587年为关节点,在历史的脉络中延伸,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大事与人物着手,记叙了明朝中晚期的种种社会矛盾和开始走向衰败的迹象。”程度缓缓的回答道。

“你是如何评价张居正其人的?”这看似随意的提问,实则暗藏机锋。

张居正,明朝万历首辅,推行改革而死后遭清算。

高育良此刻问这个问题,绝非偶然。

程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借这个动作整理思绪。茶水温润,却让他喉头发紧。

答得太浅,显得肤浅。

答得太深,又恐暴露先知。

他放下茶杯,声音沉稳:“张居正,是能臣,也是孤臣。”

程度目光微垂,仿佛真的在回忆书中内容:“他推行一条鞭法,整顿赋税,让太仓粮粟可支十年。”

“任用戚继光镇守蓟州,李成梁扼守辽东,换来边境十余年太平。”

说到此处,他故意顿了顿,抬眼看向高育良:“但最令人敬佩的,是他敢触碰‘优免田亩’这个利益集团的核心。”

优免田亩,即官员士绅免税的特权,张居正清查田亩,就是要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高育良的手指在书脊上轻轻敲击,节奏微妙地慢了一拍。

程度话锋一转:“可惜他忽略了两点,其一,改革未培养后继者,以致人亡政息。”

“其二,低估了文官集团的反弹。”

他的声音渐渐低沉:“最终,万历皇帝抄了他的家,长子自尽,家人饿死十数口。”

书房里突然陷入沉寂,只有茶海上的水壶发出细微的沸腾声。

高育良忽然笑了:“小程啊,你这番见解,倒像是从体制内琢磨出来的?”

祁同伟适时插话:“程度在基层历练多年,对改革阻力深有体会。”

他意有所指地看了眼窗外——那里正对着月牙湖工地。

高育良摘下眼镜擦拭,忽然问道:“如果你是张居正,会怎么做?”

程度后背渗出冷汗。

这是致命一问。

答得好,或可赢得赏识。

答得不好,便是万劫不复。

他深吸一口气:“我会在动优免田亩前,先做三件事,第一,与司礼监结盟,确保内廷支持。”

“第二,在地方培养实干派,形成改革梯队。”

“第三——”程度直视高育良的眼睛:“给自己留条退路。”

高育良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红木茶几,目光如炬,继续他的:海瑞罢官这一节,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陷阱问题。

海瑞,明朝着名清官,因直言进谏被罢免,后世常以他比喻刚正不阿的官员。

但《万历十五年》中对海瑞的评价却颇为复杂,并非一味褒扬。

程度微微坐直身体,谨慎作答:海瑞是清官,但非能臣。他刚直有余,变通不足,最终未能实现政治理想。

高育良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抛出一个更刁钻的问题:那申时行呢?

申时行,万历朝首辅,以和事佬着称,善于平衡各方势力。

程度这次回答得更从容:申时行懂得为官三昧,他知道在体制内做事,有时候迂回比直谏更有效。

这个回答很巧妙。

既肯定了申时行的政治智慧,又暗合高育良自己的为官之道。

高育良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突然话锋一转:小程啊,你现在是?

程度心头一跳,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挺直腰背,声音清晰:回老师,京州市公安局光明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

脸上恰到好处地闪过一丝喜色。

在官场,领导问你的职务,往往意味着认可。

接下来,很可能会有关键的人事安排。

高育良微微颔首,继续问道:从警多少年了?

“五年了啊!”程度一脸感慨地说道,仿佛这五年的时光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如数家珍般地汇报着自己的工作经历:“我从一名实习警员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先后担任过一级警员、二级警员,如今已经是一名三级警司了。”

接着,程度继续说道:“这五年里,我不仅在各个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还参与过多个重要案件的侦破工作。我干过缉毒,与毒贩们斗智斗勇;也做过刑警,面对各种刑事案件毫不退缩;还涉足过经侦领域,与经济犯罪分子展开过激烈较量。”

高育良听着程度的汇报,眼中渐渐流露出赞许之色。他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不错,不错,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丰富的经历,确实难得啊!”

然后,高育良转头看向祁同伟,微笑着说:“同伟啊,你这个小师弟可是块好材料啊!他的能力和表现都非常出色,相信他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祁同伟嘴角挂着一抹微笑,紧接着说道:“没错,老师,程度在基层的表现相当出色,尤其是最近,他成功地妥善处理了光明区的拆迁纠纷,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他特意强调了“拆迁纠纷”这四个字,目的很明显,就是要给程度铺路,让高育良对程度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这也是在向高育良暗示程度的“利用价值”,让高育良意识到程度在处理棘手问题上的能力。

高育良听了祁同伟的话,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然后突然把目光转向程度,问道:“小程啊,你对当前的社会治理有什么看法呢?”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让程度心里一紧。他立刻明白,这才是真正的考题!前面的所有问答,都只是铺垫,目的是为了评估他的见识和立场。

程度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将决定他未来能否进入高育良的“汉大帮”核心圈子。这是一场关乎命运的答辩,他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