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指挥官自尽了,炮兵参谋毫不犹豫的拔出了他的指挥刀,一刀砍下了那个自尽指挥官的脑袋。
这是仪式,代表大家接受了他的道歉,承认他的勇气。
炮兵参谋,举起血淋淋的战刀大声的宣布:“现在,我代替炮兵大队长,指挥你们继续战斗。”
所有炮兵幸存的人员,一起立正点头:“哈衣。”
炮兵参谋放弃了继续和敌人进行炮对炮的对战,将他的指挥刀斜举向了那个山头:“目标山后山,将他彻底的给我炸平。”
临沂城下,鬼子突然撤退了,仅仅留下鬼子的一个大队作为监视,并且保护撤走鬼子的后路。
这一变化立刻引起了张自忠将军的注意,第一时间急匆匆的来到了庞炳勋的指挥部。
原先两个人深有隔阂,但因为张自忠两次不计前嫌拼死相救,让庞炳勋对张自忠已经是深怀感激。
见他急匆匆的过来,主动的迎了上去:“尽臣老弟,有什么紧急军情吗?电话里不能说吗?
如果电话里沟通不当,派一个勤务兵招呼老哥一声过去也就是了,你这身上还有着伤呢,还不乖乖的养伤,那才是最要紧的。”
对于庞炳勋的热情,张自忠将军的心中是充满欣慰的。
两个人都出自冯玉祥的麾下,原本就如兄弟,现在两个人并肩战斗在一起,只有着再现兄弟之情,才能配合密切更好的打击日寇。
“大哥,这次我来是有非常重要的敌情要向您通报,电话里实在讲不清楚,所以我才不顾身上的这几处小伤,亲自跑过来。
能解除临沂之围、打击鬼子,这才是最关键的啊!”
在经历了两次惨烈的临沂保卫战后,庞炳勋所率领的第三军团已经遭受重创,几乎被打残。
然而,与此同时,张自忠两次奋不顾身地救援临沂,他的英勇行为不仅彻底折服了庞炳勋,更让庞炳勋心甘情愿地将临沂总指挥的重任,交予张自忠。
就这样,张自忠被引入了庞炳勋的指挥部。
庞炳勋亲手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张自忠毫不客气地接过,仰头一饮而尽,然后擦了擦嘴角,说道:“大哥,我刚刚观察到临沂城下的鬼子主力已经撤退了,只留下了一个大队的兵力。
依我看,他们这是在监视临沂,为鬼子的主力撤退提供安全保障呢。”
庞炳勋闻听此言,心中大喜过望,激动地说道:“鬼子撤了?这岂不是说明宋剑飞他们成功得手了?”
张自忠点头说道:“一定是这样的。”
庞炳勋就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的道:“宋剑飞把我们眼前的鬼子调走了,台儿庄战役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我们可以松一口气做一段修整时间了。”
张自忠却皱眉:“但是,大哥你感觉没有感觉到,这一次鬼子撤退的相当的仓促,不一定是宋剑飞得手那么简单,更可能是莒县那里,出了比莒县失守还要紧的大事情了。”
“那会是什么事情呢?不能是宋剑飞那小子命好。电报里吹嘘的,真的把板垣征四郎给干掉了吧。”
宋剑飞明码电报中说,他攻占了莒县,射杀了板垣征四郎和他的参谋长,早以传遍天下。
但是,天下人分做两派,一个是坚信派;一个是怀疑派。
怀疑派认为,你奇袭莒县我们信,但你杀了日本高级将军不大可能,这要等日本人公布才算。
张自忠就一笑:“莒县兵力少,宋剑飞带领着川军兄弟给予了偷袭,绝对能打一个板垣征士郎的手足无措。
但小鬼子板垣征四郎是长腿的,不可能让自己落到宋剑飞的手中。他自己应该明白,他丢了性命并不要紧,但是日本人可承受不起那样的政治损失。
绝对能在莒县守不住的时候,第一时间撤出县城自保的。”
庞炳勋听后,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说道:“进臣老弟所言极是,如果我们能够斩杀一名中将,那小鬼子可真是丢尽了脸面啊!”
接着,他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无论板垣征四郎是否已经毙命,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我们临沂城下的鬼子已经仓皇撤退,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才行。”
张自忠将军连忙问道:“那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然后回说道:“首先,我们要歼灭城下的这个鬼子大队。如果宋剑飞决定守卫莒县,那我们就全军出动,紧紧咬住这股撤退的鬼子,在莒县城下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
然而,就在这时,庞炳勋却突然犹豫了起来。他谨慎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此次临沂保卫战,你我都损失惨重。在这个时候,我们实在不应该再主动挑起战事,而是应该抓紧时间修整和补充兵力,为接下来的中日之战养精蓄锐啊。”
正当两人商讨之际,突然间,机要秘书高举着一封电报,飞奔而来。他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呼喊:“川军兄弟击毙了板垣征四郎,彻底打掉了第五师团师团部!委员长亲定莒县大捷,莒县大捷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