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娘的小鬼子!走!去看看!”
李云龙一把将怀里那枚沉甸甸的炮弹塞给旁边的张大彪,吐掉嘴里早就没了味的烟蒂,大步流星地就往外走。
周墨、秦振邦、葛老铁等人立刻跟上。
“哐当——”
车间里,一个年轻工匠手里的扳手掉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但没人去管,刚刚还因为炮弹产量而沸腾的空气。
在“鬼子”两个字出现后,瞬间凝固、冷却,变得像淬火的钢一样坚硬。
工匠和战士们默默地攥紧了拳头,眼神里兴奋的火焰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冰冷刺骨的杀意。
他们造出来的东西,终究是要用来杀人的。
没有什么,比用敌人的鲜血,来检验成果,更让人信服。
很快,一行人就冲上了位于山谷东侧,由王大锤的工兵团用钢筋水泥紧急修筑起来的一号观察哨。
冷冽的山风呼啸而过,带着松针和泥土的气息。
这里地势险要,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山谷外十里方圆的地形。
李云龙一把抢过哨兵手里的德制蔡司望远镜,镜身冰凉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
他将眼睛凑到目镜前,用力旋转调焦轮。
镜头的视野里,十里之外,一条蜿蜒的山路上,十几个如同蚂蚁般大小的黑点,正在小心翼翼地,呈战斗队形,交替掩护着向前搜索。
他们身上的土黄色军装,屁股后面挂着的水壶和三八式步枪上的刺刀,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
是鬼子,没错!
看他们的装备和队形,显然是一支训练有素的侦察小队。
“团长,看样子是鬼子扫荡部队的先头侦察兵,摸到咱们这儿来了。”
一营长张大彪也举着望远镜,沉声说道,声音里压着一股怒火。
“一个班,十二个人。“
”要不,我带一个排的弟兄,摸过去,悄无声息地给他们解决了?”
“解决?一个排?”
李云龙放下望远镜,回头就给了张大彪后脑勺一巴掌,骂道。
“你他娘的脑子里装的是浆糊吗?杀鸡焉用牛刀!”
“现在咱们是什么身份?是土财主!是有炮的人!”
李云龙唾沫横飞。
“对付这几只苍蝇,还用得着你张大彪亲自带人去拼刺刀?传出去,老子的脸往哪儿搁!”
李云龙说着,猛地转身一把抓住周墨的胳膊,力气大得几乎要把他捏碎,眼睛里放着骇人的绿光。
“周老弟!看见没有?靶子!活的!自己送上门来的靶子!”
“咱们那二十门宝贝疙瘩呢?拉出来!给老子拉出来!”
“老子今天要亲眼看看,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把炮弹,塞进鬼子的屁股沟里!”
李云龙的嗓门极大,吼得整个观察哨都在嗡嗡作响。
周围的战士们,一听到要动用那二十门崭新的迫击炮,一个个也都兴奋得满脸通红,摩拳擦掌,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团长,别急。”
周墨却异常冷静,他轻轻按住李云龙还在颤抖的肩膀,示意他冷静下来。
“打,肯定要打。但不是这么个打法。”
周墨的冷静,与李云龙的狂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没有去看那些活蹦乱跳的“靶子”,而是转身,对身后的陈曦说道。
“陈曦,把沙盘和地图拿过来。”
“是!”
很快,一个由工兵团按照一比一千比例,用湿泥和沙土精心制作的,覆盖方圆二十里地形的巨大沙盘,被几个战士合力抬了上来。
沙盘上,山川、河流、道路、村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团长,你看。”
周墨拿起一根细长的木棍,指着沙盘上,那支鬼子小队正在行进的山路,秦振邦和葛老铁等人都围了过来。
“他们现在的位置,在这里,十里铺。距离我们观察哨的直线距离,是五千二百米,也就是十里多地。”
“这个距离,已经超出了我们82毫米迫击炮三千米的最大射程。”
周墨的话,让李云龙脸上的兴奋,瞬间冷却了大半。
“他娘的,打不着?”
“现在打不着,不代表一直打不着。”
周墨的嘴角,勾起一丝猎人般的弧度。
他用木棍,沿着山路,向前划了一段距离,重重地戳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坳口。
“根据地图和我的计算,鬼子这支侦察小队,如果保持现在的行进速度,大约在二十五分钟后,会抵达这里——“
”乱石坡。”
“乱石坡,三面环山,中间是一片开阔地,无遮无挡。“
”从我们预设的二号炮兵阵地,到那里的直线距离,是一千五百米。”
周墨抬起头,看向李云龙,眼神里透着一股冰冷的理智。
“这个距离,对于我们的迫击炮来说,刚刚好。”
“团长,打仗不是泄愤,是科学。“
”我们不仅要消灭他们,还要利用这次机会,完成我们炮兵的第一次实弹射击标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