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 锚点突破与权益护
“向日葵情绪疗愈机构” 的实验室里,凌晨三点的灯光还亮着。苏清鸢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脑电波图谱,眼里布满血丝,手里握着的咖啡早已凉透。屏幕上,代表 “积极情绪锚点” 的红色波形与患者的 α 脑电波完美重合,数据显示,焦虑情绪缓解率达到了 89%,比之前的研究成果提升了 23%。
“成了!终于成了!” 苏清鸢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她猛地站起来,不小心碰倒了身边的椅子,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却丝毫没影响她的兴奋。她快步走到实验台旁,拿起记录数据的笔记本,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 为了这个突破,她和张教授带领团队熬了整整六个月,光是调整情绪锚点的频率参数,就做了 300 多次实验。
张教授听到动静,从隔壁办公室走过来,手里还拿着没看完的研究报告。看到苏清鸢眼里的泪水,她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快步走过去,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图谱,眼里满是惊喜:“清鸢,真的成功了!这个突破,能让情绪锚点治疗的精准度提升一个档次,以后对重度焦虑、抑郁患者的治疗,就能更有针对性了!”
苏清鸢擦了擦眼泪,笑着说:“张教授,这离不开您的指导。您之前提醒我,要关注情绪锚点与脑电波的动态匹配,不然我还在死磕静态参数呢。”
“这是我们团队共同的成果,” 张教授拍了拍她的肩膀,“赶紧把数据整理好,写成论文,投稿到《国际临床心理学杂志》。这个成果,值得让全世界的同行看到。”
接下来的一个月,苏清鸢和团队忙着整理实验数据、撰写论文。为了确保论文的严谨性,他们反复验证每一组数据,核对每一个引用文献。有时候,为了一个小数点的误差,他们会重新做一次实验,直到数据完全准确。
公益基金的孩子们知道苏清鸢在忙重要的研究,都特别懂事。小宇每天都会给她送一杯热牛奶,放在实验室门口,附上一张小纸条:“苏老师,别太累了,要记得吃饭。” 乐乐则会从味香斋带来刚做好的向日葵馒头,让她在忙碌的时候能垫垫肚子。
论文投稿后的第三个月,《国际临床心理学杂志》的编辑发来邮件,说论文通过了审核,将在最新一期发表,还特意称赞这是 “情绪锚点治疗领域的里程碑式研究”。
消息传来,实验室里一片欢呼。张教授拿着邮件,激动地说:“太好了!这不仅是我们的荣誉,更是中国心理学研究的荣誉。以后,国际上提到情绪锚点治疗,就会想到我们‘向日葵情绪疗愈机构’!”
论文发表当天,国内各大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标题诸如 “苏清鸢团队取得情绪锚点研究重大突破,成果登国际顶刊”“中国科学家为全球情绪治疗贡献智慧”。很多同行纷纷发来贺电,有的还提出要和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推动情绪锚点治疗的发展。
可就在苏清鸢和团队沉浸在喜悦中时,麻烦悄然而至。
一天早上,苏清鸢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邮件里说,某生物科技公司愿意出 500 万元,购买情绪锚点研究的核心数据和技术方案,还威胁说,如果不答应,就会在网上散布 “研究数据造假” 的谣言,毁掉她的声誉。
“太过分了!” 苏清鸢看着邮件,气得手都在抖,“我们辛辛苦苦做的研究,他们想不劳而获,还敢威胁我们!”
张教授也很愤怒:“这种不良企业,就是想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绝对不能妥协!”
林舟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了陈曦律师。陈曦看完邮件,皱着眉头说:“这已经涉嫌商业勒索和知识产权侵权。不过,他们很狡猾,用的是匿名邮箱,很难直接查到背后的公司。我们得先收集证据,同时加强对研究数据的保护,防止他们通过其他手段窃取。”
接下来的几天,苏清鸢和团队加强了实验室的安保措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对核心数据进行加密存储,还限制了非团队成员进入实验室。可没想到,对方竟然铤而走险,试图通过黑客攻击,窃取实验室的数据库。
那天晚上,实验室的服务器突然出现异常,数据传输速度明显变慢。负责 IT 维护的小安(他现在已经是林氏集团 IT 部门的骨干,还兼职负责公益基金的 IT 维护)立刻发现了问题,他通过远程操作,追踪到了黑客的 IP 地址,发现对方正在试图破解数据库的密码。
“苏老师,有人在攻击我们的数据库!” 小安的声音在电话里很急促,“我已经暂时关闭了外部访问权限,但对方的技术很厉害,我怕他们还会有后续动作。”
“你先稳住,” 苏清鸢冷静地说,“立刻把服务器的日志保存下来,作为证据。我马上联系陈曦律师,同时报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