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发布与智辩声
驰远公司的研发车间里,晨光透过玻璃窗,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光斑。周明正蹲在一辆被白色防尘布覆盖的汽车旁,手里攥着那把磨得发亮的扳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再检查一遍电路,” 他头也不抬地对身边的年轻技术员说,“特别是自动驾驶的传感器,昨天调试时发现左前方的灵敏度还差 0.1,可别在发布会上出岔子。”
王磊手里拿着检测仪器,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周师傅您放心,凌晨三点就重新校准过了,现在误差控制在 0.03 以内,比国际标准还严呢。” 他说着,伸手碰了碰防尘布,像是怕惊扰了里面的 “宝贝”,“说真的,这‘清鸢?智行’要是亮出来,肯定能让全场都闭嘴。”
车间门口传来脚步声,苏清鸢和林舟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从公益基金带来的向日葵馒头。“大家辛苦了,” 苏清鸢把食盒放在工作台上,掀开盖子,热气裹着麦香瞬间散开,“张爷爷特意早起做的,说让大家吃点热乎的,下午发布会才有精神。”
林舟走到防尘布旁,指尖轻轻碰了碰布料下凸起的车身线条,眼里满是期待:“昨天汉斯还发消息问,能不能提前看一眼实车,被我给拦了。他要是知道我们把情绪锚点的安抚功能加进了自动驾驶系统,指不定要怎么惊讶。”
“那可不,” 周明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大口,嘴角沾着碎屑也顾不上擦,“之前测试时,小安坐进去,系统自动播放了他喜欢的《向阳花》,还调整了座椅角度,比我这老头子还贴心。这技术,放眼全球也找不出第二家。”
正说着,车间的门被推开,小宇领着几个公益基金的孩子跑了进来,手里捧着五颜六色的画。“林老师,苏老师!我们给新车画了画!” 小宇把画递过来,纸上是一辆冒着向日葵花纹的汽车,车顶还画了个小小的彩虹,“我们希望新车能像向日葵一样,给大家带来温暖,还要平平安安的!”
苏清鸢接过画,眼眶微微发热。她蹲下身,摸了摸小宇的头:“一定会的,等发布会结束,就带你们坐新车兜风,好不好?”
孩子们欢呼着答应,围着防尘布转了好几圈,像是想透过布料看到里面的样子。直到陈默来催 “该去会场做准备了”,才恋恋不舍地跟着苏清鸢离开。
发布会场馆外,早已挤满了记者和行业人士。巨大的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着驰远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汽车改装车间,到新能源版 “清鸢号” 的亮相,再到曼谷工厂的投产,每一个画面都引来阵阵议论。
“听说这次要发布的概念车,融合了最新的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 人群里有人小声讨论,“但驰远之前没做过自动驾驶,别是噱头吧?”
“不好说,他们连情绪锚点都能用到汽车上,说不定真有两把刷子。” 另一个人反驳道,手里的录音笔已经打开,随时准备记录关键信息。
场馆内,灯光渐渐暗了下来。聚光灯突然亮起,打在舞台中央的白色防尘布上。林舟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走到舞台前,手里拿着话筒,声音沉稳而有力:“欢迎各位来到驰远‘清鸢?智行’概念车发布会。今天,我们要带来的不仅是一辆汽车,更是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 —— 安全、温暖、智能。”
他抬手示意,两名工作人员缓缓揭开防尘布。银色的车身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车顶的太阳能板被设计成向日葵花瓣的形状,车门打开时,会自动投射出金色的光纹,像阳光洒在地面。最引人注目的是车内的中控屏,屏幕下方刻着一行小字:“每一次出发,都带着向日葵的温度。”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紧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记者们的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闪光灯把舞台照得像白昼一样。
“这款‘清鸢?智行’,搭载了我们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新能源电池,续航里程突破 1200 公里,充电 10 分钟可续航 300 公里,” 林舟继续介绍,手指向车身侧面的传感器,“同时,它还融合了情绪锚点技术,能通过车内摄像头捕捉乘客的微表情,自动调整音乐、温度和座椅角度。比如,当检测到乘客紧张时,会播放舒缓的音乐,座椅会自动按摩放松。”
台下的汉斯激动地站起来,用中文喊道:“太棒了!林,你们又创造了奇迹!”
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林总,我有个问题。” 说话的是《汽车周刊》的记者张涛,他皱着眉头,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敲得 “哒哒” 响,“据我所知,驰远从未有过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经验,现在直接推出 L4 级概念车,是不是太冒进了?而且情绪锚点技术之前只用于心理治疗,突然应用到汽车上,安全性有保障吗?”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现场的热烈气氛。台下的议论声再次响起,有人开始点头附和,甚至有人拿出手机,准备记录 “翻车” 瞬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