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 助学励学与暖助行
公益基金的活动室里,晨光透过窗户,在课桌上洒下一片暖金色。苏清鸢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名单,上面记录着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指尖在 “小宇”“乐乐”“妞妞” 等名字上反复划过,眼里满是期待:“我们设立‘向日葵奖学金’,就是想奖励那些学习优秀、品德良好的孩子,让他们知道努力就有回报,也激励更多孩子向他们学习。”
夏晚星坐在一旁,手里整理着刚采购的文具礼盒,礼盒上印着向日葵图案,里面装着钢笔、笔记本和书签:“这些礼盒作为奖学金的奖品,孩子们肯定喜欢。我还特意在笔记本上写了鼓励的话,比如‘愿你像向日葵一样,永远向着阳光,勇敢成长’,希望能给他们更多力量。”
消息公布那天,活动室里像炸开了锅。孩子们围在公告栏前,踮着脚尖看名单,眼里满是期待。小宇拉着乐乐的手,小声说:“乐乐,你这次数学考了 98 分,肯定能拿到奖学金!我也要努力,下次争取和你一起拿奖。”
乐乐笑着点点头:“我们一起努力!拿到奖学金后,我想用奖金买一套绘画工具,画更多好看的画送给大家。”
两周后的颁奖仪式上,小宇、乐乐和另外三个孩子获得了 “向日葵奖学金”。苏清鸢把文具礼盒和奖学金证书递给小宇时,小宇的手都在发抖,眼里满是激动:“谢谢苏老师!我以后会更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颁奖仪式结束后,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明显高涨。以前放学后总想着玩的孩子,现在会主动留在活动室写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积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一个月后,公益基金的期末测试成绩显示,孩子们的平均分比之前提高了 15 分,及格率更是达到了 100%。
“太不可思议了!” 负责教学的王老师拿着成绩单,兴奋地说,“之前妞妞的数学总是不及格,现在竟然考了 82 分;小虎以前不爱说话,现在不仅成绩提高了,还主动帮同学辅导作业。奖学金的激励效果太明显了!”
苏清鸢看着成绩单,心里满是欣慰。可就在这时,夏晚星发现了一个问题 —— 住在偏远山区的小杰,虽然这次考了全班第二,却没来参加颁奖仪式,最近几天也没来公益基金上课。
苏清鸢和夏晚星立刻决定去小杰家看看。小杰家在离公益基金两个小时车程的山里,房子是破旧的土坯房,院子里堆着晒干的玉米秸秆。小杰的妈妈正在院子里喂鸡,看到她们,眼里满是愧疚:“苏老师,夏老师,对不起,小杰不能再去公益基金上课了。他爸爸在外面打工时摔断了腿,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我只能让他回来帮忙干农活,等过段时间,再让他跟着村里的瓦匠学手艺,至少能混口饭吃。”
苏清鸢走进屋里,看到小杰正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公益基金的课本,眼里满是失落。“小杰,” 苏清鸢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为什么不去上课了?你不是说想拿到下次的奖学金,买一本《百科全书》吗?”
小杰低下头,声音哽咽:“苏老师,我也想上学,可家里需要我…… 我以后不能再去公益基金了,也不能拿奖学金了。”
苏清鸢的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她想起小杰之前在课堂上认真的样子,想起他说想当一名科学家,帮助村里的人改善生活。这么有潜力的孩子,难道就要因为家庭贫困放弃学业吗?
回到公益基金后,苏清鸢立刻召开会议,和林舟、张老头、夏晚星商量对策。“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小杰这样的孩子辍学,” 苏清鸢的声音带着坚定,“除了奖学金,我们还应该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生活补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另外,这些孩子可能会因为家庭原因产生自卑心理,我们还需要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重新树立信心。”
林舟立刻表示支持:“我同意!驰远可以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公益基金的助学专项基金,用于生活补助和心理辅导。我们还要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为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安排一名志愿者,定期家访,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提供帮助。”
张老头也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这里面是我这几个月攒的 5000 块钱,虽然不多,也能帮孩子们买点生活用品。以后味香斋的公益日,我会把捐赠比例提高到 15%,多为孩子们筹点钱。”
很快,公益基金就推出了 “向日葵助学计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家庭贫困的孩子提供每月 300 元的生活补助,直到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二是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为这些孩子提供心理辅导;三是建立 “一对一帮扶” 制度,志愿者每月至少家访一次,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苏清鸢亲自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小杰和他的妈妈。“阿姨,您放心,” 苏清鸢笑着说,“小杰不仅能继续去公益基金上课,我们还会每月给您 300 元生活补助,帮您减轻负担。等小杰爸爸的腿好了,我们还能帮他联系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家里的生活慢慢好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