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 > 第37章 无声的硝烟与信任的砝码

那张被红色笔圈出废品收购站名字的报纸碎片,如同暗夜里划过的一丝微光,虽未能彻底照亮前路的迷雾,却让林晓怼真切地感受到,她并非孤身一人在黑暗中跋涉。顾怀远用这种隐秘的方式,传递着信息,也传递着一种无声的承诺——追查仍在继续,他未曾放弃。

这让她冰冷而警惕的心,稍微回暖了一些。但她并未因此放松。父亲的异常,胡司机的骚扰,都像警钟般提醒她,对手隐藏在暗处,手段卑劣,无所不用其极。她必须更加谨慎,也更加强大。

精密连接件合格率提升项目的成功,为青年技术攻关小组赢得了宝贵的信誉和喘息之机。厂里决定乘胜追击,将下一个攻关课题提上日程。这一次,目标指向了厂里另一个长期存在的痛点——一批老式关键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效能提升。这些设备是厂里的“功勋元老”,但年代久远,故障频发,维修成本高,严重制约了部分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和质量稳定性。

这个课题的难度和复杂性,远非之前的工装改进可比。它涉及机械、电气、液压等多个领域,需要对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有极其深入的了解,还要协调维修车间、动力车间等多个部门,触动的是更深层次的技术积淀和部门利益。

当顾怀远在小组会议上提出这个方向时,连几个平时颇为自信的男青工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顾工,这批老设备,图纸都不全了,很多零件还是非标的,改造起来难度太大,风险也高啊。”一个来自维修车间的青年技工率先提出了担忧。

“是啊,而且动这些‘老宝贝’,万一搞不好影响了生产,责任可就大了。”另一人附和道。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畏难的情绪。

林晓怼安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发言。她清楚这个课题的挑战,但也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如果能啃下这块硬骨头,不仅能为厂里解决实际难题,更能极大地提升青年小组的技术威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顾怀远没有强迫,只是将初步整理的设备问题清单和有限的资料分发给大家,平静地说:“难度确实存在。但正是因为有难度,才需要我们。大家可以先熟悉一下情况,一周后,我们再来讨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

散会后,林晓怼拿着那叠厚厚的资料回到车间,立刻沉浸进去。资料里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图纸复印件,手写的维修记录,以及一些外文说明书片段。她看得极其吃力,很多术语和原理都超出了她现有的知识范畴。

但她没有退缩。白天完成日常工作后,她就泡在厂里的资料室,翻阅那些落满灰尘的旧设备档案和技术手册;晚上回到筒子楼,就在煤油灯下对着那些模糊的图纸和天书般的外文资料死磕,笔记本上画满了问号和推测的结构草图。那支黑色钢笔的墨水消耗得飞快。

她知道,这次不能再仅仅依靠顾怀远暗中的指点。她必须真正依靠自己和小团队的力量,趟出一条路来。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她正在资料室对着一段德文的技术说明发愁,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旁边响起:“遇到难题了?”

林晓怼抬起头,看到资料室的管理员,一位姓吴的、戴着厚厚眼镜的老工程师,正笑眯眯地看着她。吴工程师是厂里的“活档案”,据说技术功底极其深厚,只是年纪大了,平时不太管事。

“吴工,”林晓怼连忙站起身,有些不好意思地指着那段德文,“这里看不太懂,好像是关于液压系统压力补偿阀的……”

吴工程师凑过来看了看,扶了扶眼镜,慢悠悠地说:“哦,这个啊,这是描述一种老式的机械反馈式压力补偿结构,现在很少用了。它的原理是……”

他开始耐心地讲解起来,不仅解释了那段德文,还顺手在草稿纸上画出了结构原理图,甚至引申到了这种结构在特定工况下的优缺点以及常见的故障模式。

林晓怼如同久旱逢甘霖,聚精会神地听着,飞快地记录着。吴工程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往往能直指核心,让她茅塞顿开。

“谢谢吴工!您讲得太清楚了!”林晓怼由衷地感激道。

吴工程师摆摆手,笑了笑:“年轻人肯学是好事。这批老设备啊,就像老伙计,脾气是怪了点,但摸透了,还是能顶大用的。有什么不明白的,随时来问。”

这意外的收获,让林晓怼信心大增。她意识到,厂里像吴工这样的“宝藏”老师傅还有很多,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是她取之不尽的财富。

与此同时,关于父亲林建国的疑虑,始终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她依旧定期回家看望林小梅,但与林建国的交流更加谨慎。她不再透露任何关于新课题的具体信息,甚至有意释放一些“课题太难,可能无法推进”、“小组内部意见分歧”之类的烟雾弹。

林建国似乎也察觉到了她的戒备,态度变得更加冷淡和沉默。父女二人之间,那种无形的隔阂与猜忌,如同不断增厚的冰层。

这天,林晓怼根据吴工的指点和自己查阅的资料,对一台老式龙门铣床的主传动系统提出了一个初步的优化设想,涉及到更换一种更高效的变速机构和改进润滑方式。她在小组内部讨论时,将这个想法提了出来。

不出所料,遭到了维修车间那位青年技工的强烈反对。

“林组长,你这想法太冒险了!主传动系统是设备的核心,随便改动,万一搞砸了,整台设备都可能瘫痪!我们维修车间负不起这个责任!”他的态度很强硬,代表了维修车间普遍保守的观点。

小组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会议不欢而散。

林晓怼心情有些沉重地走出会议室。她知道,技术上的难题可以攻克,但这种部门之间的壁垒和保守观念,才是最大的阻碍。

晚上,她心情郁结地回到筒子楼。走到门口,她再次看到了那个熟悉的牛皮纸信封,静静地躺在门缝下面。

她的心微微一紧,迅速捡起信封,进屋锁好门,迫不及待地拆开。

这一次,里面不是报纸碎片,而是一张手绘的、极其精细的草图。图上清晰地画着一种巧妙的过渡齿轮机构,旁边还有简要的尺寸和配合要求说明,旁边用铅笔写了一行小字:「或可参考,降低改动风险,提升传动平稳性。」

这草图……完美地解决了她白天提出的优化方案中,关于新旧机构衔接和传动平稳性的关键难点!它不仅给出了解决方案,更提供了一种思路——如何在尊重现有设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最小化、最稳妥的改进,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和阻力。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精准的技术支援!他显然知道了她白天在会议上遇到的困境,并且,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给出了如此高水平、极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林晓怼拿着那张草图,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她仿佛能看到,在研究所那盏孤灯下,他凝神思索,快速绘制的情景。他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以最恰当的方式,给予她最有力的支持。

这份沉甸甸的、超越了一般上下级关系的关切与扶持,让她心底那堵因猜忌而筑起的高墙,轰然倒塌了一角。或许,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她真的可以试着,去信任这个人。

然而,就在林晓怼为这张及时雨般的草图而心潮澎湃,准备第二天重新召集小组会议时,她并不知道,一份关于她“好高骛远、不顾实际、意图擅自改动关键设备,可能造成重大生产事故”的匿名举报信,已经被塞进了厂纪委的信箱。而举报信里,赫然附带着她昨天在小组内部讨论时,那份被激烈反对的、关于主传动系统优化的初步设想提纲的复印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