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 > 第179章 伪装训练与频率偏移

七十二小时。

这个数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灼烫在沈青的每一根神经末梢。隔离观察室的白色墙壁仿佛在缓慢收缩,空气变得粘稠,带着倒计时的滴答声,无声地压迫着她的呼吸。

苏晴留下的阻尼手套依旧戴在手上,那种隔绝内外的钝感从最初的不适,逐渐变成了一种必须习惯的常态。左臂内部的异样被有效地“模糊化”,这或许减少了被探测的风险,但也让她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失去了精确的把握。她只能隐约感觉到,那冰冷的厚重感并未消失,只是如同沉入深潭的巨石,静默而顽固地存在着。

第二天一早,例行检查确认她“一切正常”后,她被解除了隔离,重新回到了日常的训练日程。仿佛昨夜管道中的惊魂与对峙从未发生,但沈青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投向她的目光中,探究与审视的意味更加浓重了。

上午的安排是“认知协调与潜能引导训练”。训练室比之前更加先进,四周是环绕式的沉浸屏幕,脚下是能够模拟不同地形和反馈力的感应地板。训练内容也不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而是变成了在高度拟真的动态环境中,维持自身精神稳定,同时对外界施加“微弱意念影响”。

例如,在模拟的狂风暴雨环境中,需要保持内心平静,并尝试用意念“稳定”身前一片剧烈摇曳的虚拟树叶;或者在嘈杂的战场音效中,屏蔽干扰,将意念聚焦于远处一个闪烁的标靶,试图“延长”其闪烁的持续时间。

训练员(不再是苏晴,而是一位表情刻板、言语简练的男性研究员)强调,这并非超能力开发,而是训练大脑在极端压力下,对自身生物场和注意力进行更精细调控的能力。

沈青明白,这依然是测试,只不过换了一种更隐蔽、更指向性的方式。他们在测试她是否还能引动、哪怕是最微弱的、超越常规的“影响”。

她严格遵循着“有限可控”的原则。在大部分时间里,她表现得像一个专注但天赋有限的受训者,意念的“影响”若有若无,成功率维持在一个勉强及格的、不会引人注目也不会被判定为毫无潜质的水平。

她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感受和适应那双阻尼手套上。她发现,当自己高度集中精神,试图进行“意念影响”时,手套内部似乎会产生一种极其细微的、类似共鸣的温热感,尤其是在左手。这感觉转瞬即逝,难以捕捉,但她确信不是错觉。

这手套,似乎并不仅仅是被动阻尼,它会对强烈的精神活动产生反应?这种反应,是单纯的物理现象,还是某种……双向的交互?

训练间隙,她借口去洗手间,再次尝试靠近一个环境传感器。这一次,她刻意在靠近时,模拟训练中的状态,高度集中精神。果然,传感器的状态指示灯再次出现了那极其短暂的、不规则的闪烁!

有效!而且,主动的精神集中,似乎能增强这种干扰效果!

这个发现让她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果她能更精确地控制这种“干扰”,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为自己创造短暂的机会。

下午的训练结束后,在前往食堂的路上,她刻意选择了一条会经过医疗中心的路径。她需要确认杨振华的情况,哪怕只是远远看一眼。

医疗中心门口戒备森严,她无法进入。但在走廊的拐角,她恰好看到两名研究员推着一张移动病床从电梯里出来,床上躺着的正是杨振华!他看起来比昨晚好了些,至少是清醒的,脸上带着病态的苍白,左肩裹着厚厚的绷带。他似乎感应到了什么,目光扫过走廊,与沈青的视线有了一刹那的交汇。

没有言语,没有表情,但沈青清晰地看到,杨振华的右手手指,在身侧极其快速而隐蔽地做出了几个动作——先是蜷起食指和中指,用大拇指快速点了一下掌心,然后五指张开,微微晃动了一下。

这个手势!沈青心中剧震!这是在404厂时期,第三研究室内部使用过的一种极其简陋的、表示“频率”和“偏移”的暗号!蜷指点击代表基准频率,五指晃动代表不稳定、偏移!

杨振华在告诉她,“频率”发生了“偏移”?!是指“启明”系统的运行频率?还是……其他什么东西?

没等她细想,病床已经被推入了医疗中心深处,隔绝了她的视线。

频率偏移……这个词结合七十二小时的倒计时,让沈青感到一种强烈的不安。难道“启明”系统的启动并非按部就班,而是出现了某种计划外的变化?

晚餐时,她在食堂再次看到了林明远。他依旧是那副温和儒雅的样子,正与几位看起来是其他部门负责人的人谈笑风生。看到沈青,他遥遥举杯示意,笑容无懈可击,仿佛昨夜在管道内的冰冷对峙从未发生。

但沈青能感觉到,那笑容背后的目光,如同穿过人群的探照灯,在她身上停留了短暂的一瞬,尤其是在她戴着黑色手套的双手上。

研究所的水,比她想象的更深。林明远、苏晴,他们似乎代表着不同的派系和意图,但目标都指向她身上的秘密。

回到宿舍,夜色已深。沈青没有开灯,独自坐在窗前,看着外面庭院中巡逻队手电光柱划过的轨迹。七十二小时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四小时,时间流逝的速度快得让人心慌。

她抬起戴着黑色手套的双手,在朦胧的月光下仔细端详。杨振华暗示的“频率偏移”是什么意思?与“启明”系统的峰值运行有关吗?这副手套,除了干扰传感器和响应精神集中外,是否还有其它未被发现的特性?

她想起了白天训练时,手套内部那细微的温热感。那种感觉,似乎与她试图进行“意念影响”时,所调动的某种内在的“张力”有关。而这种“张力”,是否就是被阻尼手套过滤后、依然残存的、与“静默箴言”或者她自身“钥匙”特质相关的力量?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如果……如果这手套的阻尼效应并非是均匀的,而是对不同的“频率”有着不同的过滤效果呢?如果“启明”系统的运行频率,或者杨振华所说的“偏移”后的频率,恰好是这副手套阻尼效果较弱的区间呢?

那岂不是意味着,在“启明”系统功率达到峰值、发射特定频率信号时,她通过这副手套,反而可能更清晰地感知到那种信号,甚至……与之产生某种程度的互动?无论是利用,还是对抗?

这个想法既大胆又危险。这相当于在敌人最强的时刻,主动去触碰对方的武器。但反过来想,最危险的地方,也可能藏着唯一的机会。

她需要验证。验证手套对不同“频率”的反应,验证杨振华所说的“频率偏移”具体指什么。

她再次拿出了那部内部通讯平板。这一次,她没有尝试去连接底层系统,那太冒险。而是打开了研究所内部的一个公开数据库查询界面,里面收录了一些基础的科研论文和仪器参数。

她尝试搜索关键词“频率偏移”、“b7区能量基线”、“启明系统校准”……结果要么是权限不足,要么是查无此项。

显然,核心数据不可能放在公开区域。

她沉吟片刻,换了一种思路。她回忆着杨振华的手势,在搜索栏中输入了非常技术性的、关于高维能量理论中频率稳定性和扰动模型的几篇经典论文标题。这些是基础理论,与研究所的具体项目无关,应该不会触发警报。

在等待论文加载的短暂时间里,她将戴着黑色手套的左手,再次轻轻覆在平板的背面。这一次,她没有试图进行任何意念沟通,只是平静地放着,同时,在脑海中极其专注地、反复勾勒杨振华那个表示“频率偏移”的手势动作。

她不确定这有没有用,这更像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和准备。

论文很快加载出来,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沈青的目光快速扫过,这些深奥的理论并非她此刻关注的重点。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左手与平板接触的感觉上。

起初,什么都没有。

但就在她准备移开手时,隔着那层阻尼材料,她的掌心似乎……极其微弱地……感受到了一丝震颤?不是物理上的震动,更像是一种源自能量层面的、细微的、如同音叉共鸣般的……“嗡”!

这感觉一闪而逝,微弱到几乎以为是自己的心跳或血液循环造成的错觉。

然而,几乎就在这丝“嗡”感出现的同一瞬间,平板屏幕上正在显示的论文页面,边缘处极其短暂地……扭曲了一下!就像石子投入静湖泛起的涟漪,虽然微弱,但确实存在!

频率偏移!手套对特定的意念聚焦(模拟频率偏移概念)产生了反应,并且这种反应轻微地干扰了平板的数据显示!

杨振华留下的信息是真的!而且,这副手套,果然隐藏着更深层的特性!它像是一个粗糙的、未被完全调校的“滤波器”或“共鸣器”!

沈青的心脏狂跳起来。她似乎摸到了一条隐藏在绝境中的、极其纤细的蛛丝!

“启明”系统的频率正在偏移,这可能是它的弱点,也可能是它即将全面启动的征兆。而这副旨在监控和限制她的手套,或许会因为这种“频率偏移”,在关键时刻变成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

她收回手,看着屏幕上已经恢复正常的论文页面,眼神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七十二小时,还剩四十八小时。

她必须在这期间,尽可能熟悉这副手套的特性,摸清那“频率偏移”的规律,找到利用它的方法。

这将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孤注一掷的赌博。

赌注,是她的自由,乃至生命。

(第一百七十九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