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 > 第124章 蜡丸密信与新的指令

掌心中那颗微小的蜡丸,如同炭火般灼烫着沈青的神经。她强压下立刻查看的冲动,将手自然地收回,放在膝盖上,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资料室里一切如常,周老师戴着老花镜在修补一本厚厚的图册,孙资料员和李资料员低声讨论着某个档案编号的问题,窗外是戈壁午后永恒的风声。

然而,在这片看似寻常的平静之下,沈青却感觉自已正站在风暴眼的边缘。组织的反馈来了,这小小的蜡丸里,装着的是对她的裁决?是新的任务?还是……撤离的命令?

她借口要去洗手间,站起身,平静地走出了资料室。走廊里空无一人,她快步走进洗手间,反锁了隔间的门。狭小的空间里,只有她急促的呼吸声和心脏狂跳的闷响。

她摊开手掌,小心翼翼地捏碎蜡丸的外壳。里面是一张卷得极紧的、只有小指甲盖大小的薄纸。她将其展开,纸上是密密麻麻的、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微缩字迹,使用的是那种特殊的密写药水。

她将纸条凑到从隔间门板缝隙透进来的一丝光线下,调整着角度,那些纤细的字迹逐渐清晰起来:

“信悉。陈已监控,勿再主动接触。三角标记组织(暂定名‘棱镜’)渗透深,目标直指‘七·三一’核心频率发生器。尔之新任务:利用资料员身份,留意所有与‘基础频率校准’、‘发生器初始参数’相关之文件借阅、复制及异常询问记录,重点监控第三研究室杨振华及第七研究室陈新民之相关动向。‘沙狐’渠道暂缓使用,改用死投点b:厂区图书馆,三楼西北角阅览室,第三排靠窗座位,地板松动砖块下。非紧急勿动。保重。”

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度匆忙和谨慎的情况下写就。信息量却巨大得让沈青几乎窒息!

组织确认了陈新民的问题,并且已经对他实施了监控!“棱镜”——这是组织给那个三角标记组织的暂定代号,一个冰冷而贴切的名字。他们的目标果然是“七·三一”工程,而且是其中最核心、如同心脏起搏器般的“频率发生器”!一旦发生器的核心参数被窃取或篡改,整个工程可能面临灾难性的后果!

她的新任务,就是守护这个“心脏”!监控所有可能指向它的异常信息流!杨振华和陈新民,这两个她早已重点关注的对象,被明确列为最高嫌疑目标!

而联络方式也变了,“沙狐”的渠道被暂停,启用了新的、更隐蔽的“死投点b”。这意味着组织判断“沙狐”这条线可能已经暴露在“棱镜”的视线下,或者出于更深的保护考虑。同时,“非紧急勿动”的指令,再次强调了“静默”和“潜伏”的至高原则。

没有撤离命令。组织决定让她继续留在这片危险的战场上,担任更关键、也更危险的哨兵。

沈青缓缓靠在冰冷的隔间挡板上,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心中那块关于自身去向的巨石终于落下,但另一块更沉重的、关乎国家最高机密的巨石,又轰然压上。

她将纸条凑到嘴边,用唾液轻轻湿润边缘,看着字迹在水分的作用下迅速模糊、消失,最终变成一张无字的白纸。她将其撕碎,揉成团,冲入下水道。所有的痕迹都被抹去,只有指令的内容,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入她的脑海。

基础频率校准……发生器初始参数……

杨振华……陈新民……

死投点b……

她整理了一下表情和衣着,打开隔间门,走到洗手池前,用冷水洗了把脸。镜子里映出的,依旧是那个脸色略显苍白、眼神平静的年轻女资料员——沈青。但只有她自己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目光所及,她的思维所向,都已聚焦于那个隐藏在厂区最深处的、代号“七·三一”的国之重器,以及那些试图玷污它的魑魅魍魉。

回到资料室,她表现得比之前更加沉静,几乎将所有存在感都降到了最低。她不再主动与同事交谈,除非必要工作交流,大部分时间都埋首于档案柜和目录卡片之间,像一个真正沉浸在故纸堆中的、有些孤僻的技术人员。

但她的感官,却像一张无形而精密的大网,悄然笼罩着整个资料室。每一次开门声,每一次借阅登记,尤其是任何涉及到“频率”、“校准”、“发生器”、“参数”等关键词的文件流转,都会在她心中触发无声的警报。

她开始有意识地整理和归类与“七·三一”工程基础理论相关的文件,特别是那些可能涉及频率发生器原理和早期测试数据的报告。这既是她新任务的需要,也符合资料员工作的合理范畴,不会引起怀疑。

几天下来,她并未发现杨振华和陈新民有直接借阅核心参数文件的记录。他们的借阅范围,依旧停留在那些相对边缘和基础的理论研究层面。这反而让沈青更加警惕。要么是他们极其谨慎,还在外围试探;要么,他们已经通过其他更隐蔽的渠道,获取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她必须更加耐心。

这天下午,资料室来了一位不常见的访客——第三研究室的一位姓王的副主任。王副主任是个身材高大、声音洪亮的中年人,在厂里颇有威望。他是来调阅一批关于“高温材料耐瞬时冲击性能”的试验报告的,这类研究与频率发生器外壳材料的选型有关,但并非最核心的部分。

周老师亲自接待了他,两人似乎很熟络,还闲聊了几句。

“老王,你们那个项目进展怎么样了?听说最近攻坚阶段?”周老师一边找着资料,一边问道。

“是啊,压力大啊!”王副主任叹了口气,声音依旧洪亮,“几个关键参数老是飘,稳定性上不去,愁得我们头发都白了。特别是基础频率那块,稍微有点扰动就……”

他的话还没说完,似乎意识到在资料室谈论具体技术细节不太合适,便戛然而止,打了个哈哈:“唉,不说这个了,这都是我们该头疼的事。”

沈青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手中整理着目录卡片,耳朵却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捕捉下来。“基础频率”、“参数飘”、“稳定性”……这些词汇,像一颗颗投入她心湖的石子。王副主任的无心之语,恰恰印证了频率发生器目前正面临技术瓶颈,而这,很可能正是“棱镜”组织试图利用的突破口!

王副主任拿着资料离开后,资料室恢复了安静。但沈青的心却无法平静。她知道,真正的较量,就在这些看似寻常的技术交流和文件往来中进行着。

下班后,她没有直接回招待所,而是绕道去了厂区图书馆。她需要熟悉一下新的死投点b。

图书馆是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比厂部办公楼更显陈旧。此时已是傍晚,里面看书的人不多,显得十分安静。沈青假装来查阅技术期刊,办理了登记,然后走上三楼。

三楼是过期报刊和部分专业性更强的文献阅览区,人更少。西北角那个阅览室果然存在,里面只有寥寥几个身影。她找到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窗外是厂区的后院,可以看到高大的围墙和更远处荒凉的戈壁。

她假装翻阅着一本厚重的期刊,目光却快速扫过脚下的地板。老旧的水磨石地面有些斑驳,她很快找到了目标——一块靠近墙角、边缘颜色略深、似乎有些松动的方形地砖。

她记清了位置,然后便起身离开了。没有投放任何东西,这只是第一次踩点。确认环境,熟悉流程,是潜伏者的基本素养。

回到招待所,她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窗台上那个三角标记,不知何时已经被人擦掉了,只留下一点模糊的白色痕迹。是谁擦的?周老师?招待所的工作人员?还是“棱镜”的人自己?

她无从得知。但她知道,擦掉标记并不意味着威胁解除,只意味着对方可能转换了方式,或者……行动进入了新的阶段。

夜里,她躺在床上,反复思考着王副主任白天的话。“基础频率”、“参数飘”……如果“棱镜”的目标真的是利用这个技术瓶颈做文章,他们会怎么做?收买内部技术人员篡改数据?还是在设备调试环节动手脚?

陈新民在第七研究室,负责的是辅助计算和信号模拟,他有机会接触到核心参数吗?杨振华在第三研究室,似乎更接近总体设计,但他的权限似乎又不够……

线索依旧杂乱,像一团纠缠的毛线。

就在她思绪纷乱,即将入睡之际,一阵极其轻微、却与风声截然不同的、类似于某种电子设备待机时发出的、极其低沉的嗡鸣声,断断续续地,从窗外飘了进来。

那声音非常微弱,若有若无,仿佛来自很远的地方,又仿佛……近在咫尺。

沈青猛地睁开眼,睡意全无。

这声音……是什么?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