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 > 第24章 初登舞台与暗处的目光

那张没有署名的纸条,被林晓怼紧紧攥在手心,仿佛攥着一团无声的火,熨帖着她因未知而有些忐忑的心,也带来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他安排的?他会一起去吗?无数个疑问在脑海中盘旋,让她后半夜睡得并不踏实。

天刚蒙蒙亮,林晓怼就悄无声息地起床了。她换上那身最干净、虽已洗得发白却熨烫平整的工装,将长发一丝不苟地编成辫子,仔细检查了挎包里的汇报材料和必备物品。镜子里的人,脸色因熬夜略显苍白,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带着破釜沉舟般的决心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她没有惊动任何人,轻轻带上门,走进了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清晨的空气带着沁人的凉意,让她精神一振。

六点半,她准时到达厂门口。天色已微明,厂区笼罩在一片静谧的蓝灰色调中。门口停着一辆草绿色的吉普车,车旁站着一个人——正是顾怀远。

他今天穿着一身笔挺的深蓝色中山装,衬得身姿愈发挺拔,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静如水,仿佛早已料到她的准时。晨曦在他周身勾勒出一圈淡淡的光晕,让他看起来有些不真实。

“顾工。”林晓怼快步走上前,心跳不受控制地加快了几分。

顾怀远微微颔首,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似乎确认了她状态尚可,便拉开了后座车门:“上车吧,刘科长已经在里面了。”

原来还有别人。林晓怼心里那点莫名的期待悄然回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实际的紧张——要和更大的领导同行了。

她依言上车,果然看到生产技术科的刘科长坐在副驾驶位,正笑着跟她打招呼:“小林同志,准备好了吗?今天可是咱们厂青年技术骨干露脸的时候!”

“准备好了,刘科长。”林晓怼连忙应道,在顾怀远之后坐进了后排。

车子发动,驶离了机械厂,朝着市区方向开去。刘科长是个健谈的人,一路上主要和顾怀远讨论着其他厂矿可能带来的技术项目和交流的重点,偶尔也会回头鼓励林晓怼两句。顾怀远话不多,但每次开口都切中要害。

林晓怼安静地坐在后排,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和村庄,手心因紧张而微微出汗。她默默地在心里再次梳理着汇报的要点。

忽然,身旁传来顾怀远平淡的声音:“材料再看一遍也无妨,熟悉了,自然就不紧张了。”

他仿佛能看透她的内心。林晓怼愣了一下,转头看向他。他目光看着前方,侧脸线条冷峻,并没有看她。

“嗯。”她低低应了一声,从挎包里拿出材料,借着车窗透进来的晨光,再次沉浸进去。有他在旁边,那种无形的安稳感,似乎真的让她狂跳的心渐渐平复下来。

市工业系统技术交流大会的会场设在市工人文化宫。他们到达时,会场外已是人头攒动,来自各厂矿的技术人员、领导们穿着各式各样的工装或中山装,互相寒暄、交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严肃而热烈的气氛。

林晓怼跟着顾怀远和刘科长走进会场。高大的礼堂,红色的横幅,一排排整齐的座椅,以及前方宽阔的主席台,都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和压力。她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

他们的位置在中前排。落座后,顾怀远低声对她说了一句:“我去一下会议组,确认一下汇报顺序。”便起身离开了。

刘科长也遇到了熟人,过去打招呼。

林晓怼独自坐在位置上,感受着周围投来的各种目光——好奇的,审视的,尤其是落在她这个明显过于年轻、而且是个女性的面孔上时,那种质疑的目光更多。她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要在意。

很快,会议开始。领导致辞,专家讲话,内容宏观而振奋人心。林晓怼认真听着,努力汲取着这个时代工业发展的脉搏和信息。

上午的议程主要是几个大型国企的重点项目汇报,技术含量高,场面宏大。林晓怼听着,既感到自身的渺小,也被那些先进的技术和宏大的规划所激励。

中午在文化宫的食堂用餐。人头攒动,林晓怼跟着顾怀远和刘科长,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坐下。吃饭时,刘科长还在和顾怀远讨论上午听到的内容,林晓怼插不上话,只是默默吃着,感受着这种高级别会议的氛围。

“下午第一个就是你了,小林,紧张吗?”刘科长忽然转过头,笑着问她。

林晓怼放下筷子,老实回答:“有点。”

“正常。”顾怀远接口道,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按你准备的讲就行。技术本身,会说话。”

他的话总是这样,简洁,却精准地击中要害。

下午,会议继续。当主持人念到“下面,请红星机械厂钳工车间学徒工林晓怼同志,汇报‘手动杠杆增力可调夹具’技术改进项目”时,全场出现了片刻的寂静,随即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和议论声。

学徒工?还是个女学徒工?这在这个级别的交流会上,几乎是闻所未闻!

无数道目光,如同聚光灯般,瞬间聚焦在从座位上站起身的林晓怼身上。有惊讶,有好奇,有怀疑,也有毫不掩饰的轻视。

林晓怼能感觉到自己的腿有些发软,心跳如擂鼓。她深吸一口气,目光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顾怀远。

他正看着她,镜片后的目光沉静而深邃,没有任何言语,只是几不可察地,对她微微点了点头。

那一个轻微的动作,像是一道无声的指令,瞬间注入了她的四肢百骸。她挺直了原本有些僵硬的脊背,握紧了手中的材料,迈着尽可能沉稳的步伐,走向了那个对她而言无比宽阔、也无比神圣的主席台。

站定在讲台后,调整了一下话筒的高度,台下黑压压的人头和无数双眼睛让她有一瞬间的眩晕。她再次深呼吸,强迫自己将目光投向准备好的稿子,开口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礼堂: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大家好。我是红星机械厂钳工车间的林晓怼。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

起初的几句,还带着生涩和紧张。但当她开始讲述自己如何观察到老师傅们操作的辛苦,如何萌生改进的想法,如何查阅资料、绘制图纸、克服困难制作模型,以及试用期间实实在在的数据对比时,她的语言渐渐流畅起来,眼神也变得越来越专注和明亮。

她按照顾怀远的建议,简化了技术原理的阐述,用形象的比喻说明杠杆省力的奥秘;她展示了清晰的效益对比图表,用数据说话;她甚至带来了那个微缩的模型,在讲到关键结构时,进行了简单的现场演示。

她的汇报,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口号,有的只是一个年轻工人从生产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朴实过程和扎实成果。这种源自实践、服务于实践的技术改进,反而具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台下原本有些嘈杂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的倾听。不少老专家开始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投影(她提前准备好的幻灯片拷贝),微微点头。一些同样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更是露出了深有同感的表情。

当林晓怼汇报完毕,鞠躬致意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远比她预想的要响亮和持久!

她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那些赞许和认可的目光,胸腔里被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激动填满,几乎要溢出来。她做到了!她真的站在了这个舞台上,并且赢得了尊重!

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几位专家就夹具的耐用性、推广的适用性以及一些技术细节提出了问题。林晓怼虽然有些问题回答得不算完美,但都基于自己的理解和实践数据,给出了诚恳而实在的回答,偶尔有疏漏之处,坐在台下的顾怀远会适时地、不着痕迹地补充一两句关键信息,帮她圆场。

整个汇报和答辩过程,比她预想的要顺利得多!

当她再次鞠躬,走下主席台时,脚步都有些发飘,仿佛踩在云端。回到座位,刘科长用力拍了拍她的肩膀,连声说“好!讲得好!给咱厂争光了!”

林晓怼下意识地看向顾怀远。他依旧坐得笔直,目光平视前方,仿佛刚才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但在他转回头,与她目光相接的瞬间,她清晰地捕捉到他眼底那一闪而过的、极淡极快的笑意和赞许。

只那一眼,便让她觉得,所有的熬夜、所有的辛苦、所有的紧张,都值了。

会议在下午晚些时候结束。散会后,不少人围过来和刘科长、顾怀远打招呼,也有几个人特意走到林晓怼面前,对她的汇报表示兴趣,询问一些细节,甚至有人递上了名片(简陋的工作联系卡),希望以后能交流。

林晓怼有些受宠若惊,一一礼貌回应。她感觉自己仿佛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回程的车上,刘科长依旧兴奋,对林晓怼赞不绝口。顾怀远则安静许多,大部分时间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

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吉普车行驶在返回厂区的公路上。

就在车子即将驶入厂区前最后一个转弯时,靠在窗边的顾怀远忽然微微蹙了下眉,目光锐利地扫过后视镜,语气平淡地对司机说:“老张,前面路口停一下,我买包烟。”

司机依言在路口停下。这是个相对偏僻的路口,只有一个小杂货店。

顾怀远下车,走向杂货店。林晓怼和刘科长在车上等着。

然而,顾怀远并没有进店,而是在店门口停顿了一下,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马路对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似乎有个身影快速隐入了巷子的阴影中。

他眼神微冷,在原地站了几秒,才真的走进店里,买了一包最普通的烟。

回到车上,他依旧沉默,但林晓怼却敏锐地感觉到,他周身的气息似乎比刚才冷硬了几分。

刚才那个消失的身影,是巧合吗?还是……一直有人在暗中注视着他们?这交流会成功背后的阴影,似乎比想象中延伸得更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