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 > 第79章 熟悉的土地与陌生的暗哨

家的温暖,如同冬日里一盆旺旺的炭火,将林晓怼从北国带回的寒意与惊悸,一点点驱散、融化。父亲林建国依旧沉默寡言,但那沉默中多了几分踏实和小心翼翼的关切,会在她晚归时默默温好一碗粥,会在她伏案看书时,将堂屋那盏最亮的灯拉近她一些。妹妹林小梅则像只快乐的小麻雀,围着她叽叽喳喳,分享着学校里、大院里的新鲜事,仿佛要将姐姐缺席这段时间的所有空白都填满。

这种久违的、属于寻常人家的烟火气,让林晓怼紧绷的神经得以缓缓松弛。她贪婪地享受着这份安宁,却也清楚地知道,这安宁之下,潜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

回到红星机械厂的第二天,她便去了厂办和车间销假。组织上为她准备的“赴兄弟厂长期学习交流”的理由天衣无缝,厂办负责考勤的干事只是例行公事地登记了一下,并未多问。车间里,牛主任见到她,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只是点了点头,说了句“回来了就好好干”,便给她安排了工作——继续负责之前那个设备改造项目的后续优化和推广。

一切都仿佛回到了正轨。她重新穿上沾满油污的工装,拿起熟悉的工具,穿梭在轰鸣的机床之间。手指触摸到冰凉的金属,鼻腔里充盈着切削液和机油混合的、让她安心的气味。技术员的本能被迅速唤醒,那些在滨江新城被迫压抑的专业热情,如同解冻的春水,重新在她胸中流淌。

她投入到工作中,解决着项目推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周红英等小组伙伴讨论技术细节,向老师傅请教经验。她依旧是那个思路清晰、动手能力强的林晓怼,甚至因为在外“学习交流”过,言谈间偶尔提及的一些“兄弟厂”的先进理念和做法,让牛主任和周红英等都对她刮目相看。

然而,在这看似一切如常的表象下,她的感官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时刻扫描着周围的环境。老陈教导的那些反跟踪、反侦察要点,已悄然融入她的本能。

她注意到,家属院附近多了个修鞋摊,那个面容憨厚的中年皮匠,眼神却偶尔会过于锐利地扫过进出大院的人流。她去食堂吃饭,总感觉斜后方有个穿着工装、帽檐压得很低的男工,似乎在不远不近地跟着,但当她状似无意地回头时,对方又恰好低头吃饭或与旁人交谈。上下班的路上,似乎总有一辆半旧的自行车,不疾不徐地跟在她身后一段距离,拐过几个弯后,又会消失。

这些“巧合”过于频繁,让她无法将其简单归结为疑神疑鬼。她知道,这是组织上安排的、或者说被允许存在的“暗哨”。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她的安全,防备王振山残余势力可能的报复;另一方面,恐怕也是一种必要的监视,确保她这个新晋的“自己人”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或者……泄露秘密。

这种被无形目光时刻注视的感觉,并不舒服,甚至让她偶尔会感到一丝窒息。但她理解这是必要的代价。她只能努力适应,将这些暗处的目光,当作自己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背景音。

她更加谨慎地处理着那本深蓝色笔记本,确保里面的符号记录绝不会被第二个人看懂。那支恢复普通的黑色钢笔,她也只是放在工具袋里,如同其他绘图工具一样使用,不再赋予它任何特殊的情感寄托。

日子在忙碌与警惕中平稳地滑过。车间里的设备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几个关键机台的效率提升明显,连一向严苛的牛主任,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几分赞许的神色。周红英私下里拉着她,兴奋地说厂里年底评优,她很有希望。

这一切,都让林晓怼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滨江新城的那段经历,真的只是一场漫长而惊险的梦。

直到一个星期后,一个看似平常的下午。

她正在车间记录台整理一批新到的刀具参数清单,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在牛主任的陪同下走了过来。牛主任介绍道:“晓怼,这位是省机械研究所新调来咱们厂挂职交流的陈工,陈明工程师。陈工对我们这个设备改造项目很感兴趣,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你给陈工介绍一下。”

林晓怼抬起头,与那位“陈工”的目光在空中相遇。

那是一双温和而睿智的眼睛,带着学者特有的专注和探究。但就在那看似平和的目光深处,林晓怼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转瞬即逝的锐光,以及一个几不可察的、特定的眨眼频率——那是老陈给她的紧急联络方式中,约定的识别信号之一!

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来了!单线联系人!

她迅速垂下眼睑,掩去眸中的波澜,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对待上级技术人员的恭敬笑容:“陈工您好,我是林晓怼。”

陈明,或者说,这个使用“陈明”作为化名的联系人,脸上也带着温和的笑容,伸出手与她轻轻一握:“林晓怼同志,你好,早就听说过你在技术革新上的成绩,年轻有为啊。”

他的手掌干燥而温暖,握手的力度适中,一切都符合一个彬彬有礼的学者形象。

“牛主任过奖了,陈工您太客气了。”林晓怼谦逊地回应,引导着陈明走向那几台正在进行改造的机台,开始按照一个普通技术员应有的水平,介绍起项目的原理、进展和成效。

陈明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一些专业而深入的问题,显示出扎实的技术功底。两人的交流纯粹而高效,完全围绕技术展开,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技术交流。

然而,在无人注意的间隙,当林晓怼指着机床某个部位解释传动结构时,陈明的手指看似无意地在旁边的记录本上,用特定的节奏轻轻敲击了三下。

林晓怼的眼角余光捕捉到了这个信号。这是约定中“有情报需传递”的暗号。

她的心跳微微加速,但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继续着讲解。直到介绍告一段落,牛主任被其他人叫走,只剩下他们两人时,陈明才仿佛随口问道:“林同志对进口精密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有没有什么心得?我们所里最近也在研究几台东德设备的故障问题。”

东德设备……林晓怼心中了然。这是切入正题的引子。

她斟酌着词语,用探讨技术的口吻回答道:“心得谈不上,只是之前学习时接触过一些。感觉进口设备虽然先进,但备件供应和适应性是个大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材料和应用环境,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

她刻意在“特殊材料”和“水土不服”上加了极其轻微的着重语气。

陈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微微闪动,点了点头:“是啊,这也是我们头疼的地方。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关键参数和材料性能的验证,缺乏一手数据。”

说话间,他看似随意地从中山装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包“大前门”香烟,抽出一根叼在嘴上,又摸了摸口袋,似乎没找到火柴,便很自然地对林晓怼说:“林同志,麻烦你帮我去那边工具箱看看有没有火柴?”

他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记录台角落那个放着杂物的旧铁皮工具箱。

林晓怼瞬间明白了他的意图。“好的,陈工您稍等。”

她走到工具箱旁,蹲下身,假装翻找。工具箱里杂物很多,扳手、螺丝刀、油壶……她的手指在冰凉的金属工具间摸索,很快,在一个不起眼的、满是油污的角落,触碰到一个用防水油纸包裹、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硬物。

她心中一定,迅速将其攥入手心,然后用身体挡住陈明的视线,将其塞进了自己工装裤的表袋里。整个过程不过两三秒。

“陈工,好像没有火柴。”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面露歉意。

“没事,可能我记错了。”陈明笑了笑,将香烟重新放回烟盒,“今天收获很大,谢谢林同志的讲解。以后项目上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多交流。”

“应该的,欢迎陈工多指导。”林晓怼恭敬地回答。

陈明点了点头,没有再停留,转身离开了车间。

看着他消失在门口的背影,林晓怼才缓缓松开了紧握的手心,那里已经沁出了一层细汗。表袋里那个小小的、坚硬的物体,像一颗即将投入静湖的石子,预示着新的波澜。

她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情报,是指令,还是新的线索。她只知道,短暂的平静已经结束。她作为“林晓怼”的生活,将再次与那个隐秘战场的使命,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她抬起头,望向车间窗外。夕阳的余晖给熟悉的厂区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但在这片温暖之下,她仿佛能看到,无数条无形的线,正以她为中心,悄然延伸向未知的远方。

新的任务,已经悄然而至。而那个代号“陈明”的联系人,就像投入水面的第一道涟漪,预示着更深、更广的暗流,即将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