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 > 第15章 锋芒初露与新的序章

周一清晨,林晓怼比往常醒得更早。窗外天色还是青灰色,家属院里一片寂静。她轻轻起身,没有惊动还在熟睡的林小梅,将昨晚反复检查过的图纸、报告,以及那个用旧布仔细包裹好的夹具模型,小心地放进挎包里。

心脏在胸腔里沉稳地跳动,带着一丝临战前的紧绷,更多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笃定。今天,将是她来到这个时代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重要战场。

她像往常一样做饭,吃饭。林建国似乎也感觉到今天有些不同,看了她一眼,但没说什么。林小莲依旧用怨毒的眼神剜她,却不敢再出声挑衅。这个家,在王翠花离开后,维持着一种脆弱的、以林晓怼逐渐掌握话语权为核心的平静。

上班路上,周红英依旧活泼,叽叽喳喳地说着听来的趣闻。林晓怼含笑听着,心思却已飘向了下午的评审会。

上午在车间,她努力让自己沉浸在具体的工作中,用重复而精准的打磨动作来平复内心的波澜。她能感觉到几道不怀好意的目光时不时落在自己身上,马爱红和那几个女工凑在一起,低声议论着什么,眼神闪烁。林晓怼全当不见,专注于手中的零件,仿佛她们只是车间里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

午休时,她没去食堂,只就着白开水吃了个杂粮馒头,然后一个人走到车间后面僻静的角落,再次翻开图纸和报告,在心中默默演练着待会儿可能要进行的陈述。她知道,技术上的准备已经尽力,剩下的,就是临场的发挥和应对。

下午三点半,她跟赵师傅打了声招呼,在众多含义不明的目光注视下,背起那个显得有些鼓囊的挎包,走出了钳工车间。

研究所的小会议室里,气氛严肃。椭圆形的桌子旁坐了近十个人,除了顾怀远和几位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还有生产技术科的刘科长,以及几位来自不同车间的老师傅代表,令人有些意外的是,牛主任和张师傅也在座。

顾怀远坐在主位,依旧是那副清隽冷静的模样,看到她进来,只是微微颔首,示意她在靠门的一个空位坐下。

林晓怼深吸一口气,走到位置前,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先向在场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傅微微鞠躬,然后才安静落座,将挎包放在脚边,脊背挺得笔直。

会议开始,先讨论了两个其他车间提交的小改小革方案,过程有些沉闷,争议不大。很快,轮到了林晓怼的夹具改进方案。

“下面,讨论钳工车间林晓怼同志提交的‘手动杠杆增力可调夹具’方案。”顾怀远的声音平稳地响起,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林晓怼身上。那些目光里,有好奇,有审视,有怀疑,也有如张师傅般毫不掩饰的不以为然。

“林晓怼同志,请你简要陈述一下你的设计思路和预期效果。”顾怀远看向她,目光沉静,带着鼓励。

林晓怼站起身,走到事先准备好的一块小黑板前。她克制住微微发颤的指尖,拿起粉笔,声音清晰,不疾不徐地开始讲解:

“各位领导,老师傅,我设计这个夹具,主要是想解决现有螺旋压板夹具操作费力、效率偏低以及对异形工件适应性差的问题。”她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出了简单的杠杆原理示意图和新旧夹具的结构对比简图。

“我的核心思路是利用杠杆机构实现省力,”她的粉笔点在杠杆示意图上,“初步计算,可以节省约百分之六十的操作力。同时,增加了可微调的定位块和带弹簧的浮动球头压脚,”她又指向结构图的相应部位,“这样可以适应更多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减少重新找正的时间,预计能提高装夹效率百分之二十以上,同时有望降低因定位不准导致的废品率。”

她的陈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没有多余的废话,完全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效益展开。几位研究所的年轻技术人员听得微微点头。

然而,她话音刚落,张师傅就瓮声瓮气地开口了,带着浓重的不信任:“说得比唱得好听!杠杆是省力,但那玩意儿能可靠吗?用力压下去,会不会打滑?会不会松动?我们干活讲究的是稳当!可不是你们小娃娃纸上谈兵!”

这话相当不客气,几乎是指着鼻子质疑方案的可行性。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有些凝滞。牛主任皱了皱眉,没说话。其他几位老师傅也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

林晓怼早有准备。她没有立刻争辩,而是转身,从脚边的挎包里,取出了那个用旧布包裹的模型。

当那个虽然粗糙、但结构清晰、甚至还能看出杠杆和压脚的活动部件完全展现在众人面前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和惊讶的低语。连顾怀远眼中都掠过一丝意料之外的亮光。

“张师傅,您的担心很有道理。”林晓怼双手捧着模型,走到张师傅面前,态度恭敬,“所以,我利用业余时间,找了些废料,做了一个简易的模型。”

她将模型放在桌上,拿起旁边准备好的一块小铁块作为演示工件。“请您看看,这就是您担心的打滑和松动问题。”

她一边操作,一边解释:“这里,我采用了楔形自锁结构,力越大,锁得越紧,不存在打滑。这里,铰链轴加了防松垫片和开口销,确保不会松动。”她用力扳动杠杆,压脚稳稳压住铁块,无论她如何摇晃模型,工件都纹丝不动。

演示完毕,她又补充道:“当然,这只是一个模型,材料和加工精度都无法和正式产品相比。但基本的原理和结构可靠性是可以验证的。”

事实胜于雄辩。

张师傅看着那个在他面前纹丝不动的工件,张了张嘴,后面质疑的话再也说不出来。他哼了一声,扭过头去,但脸上那股顽固的反对神色,明显松动了许多。

生产技术科的刘科长来了兴趣,拿起模型仔细看了看,又问了几个关于制造成本和推广可行性的问题。林晓怼根据自己之前的测算和数据,一一作答,清晰明确。

顾怀远全程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她回答完某个问题后,补充一两点关键的技术细节或厂里的相关标准,无形中为她的方案增加了权威性和说服力。

讨论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最终,在顾怀远的主持下,会议形成了决议:原则通过林晓怼的夹具改进方案,由技术革新小组牵头,钳工车间配合,先制作五套样品,在钳工车间指定工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试用考核,根据实际使用数据和效果,再决定是否扩大推广范围。

这几乎是最好的结果了!

散会后,众人陆续离开。刘科长临走时,还特意拍了拍林晓怼的肩膀,鼓励道:“小林同志,不错!年轻人肯动脑筋,是好事!好好干!”

牛主任脸色复杂地看了她一眼,没说什么,也跟着走了。

会议室里只剩下林晓怼和还在整理文件的顾怀远。

林晓怼站在原地,激动的心情如同潮水般退去后,留下的是巨大的疲惫和一种恍若隔世的不真实感。她做到了。她真的做到了。

顾怀远合上文件夹,走到她面前。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为他清隽的侧脸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表现很好。”他看着她说,声音比平时似乎温和了一丝,“陈述清晰,准备充分。尤其是那个模型,”他顿了顿,镜片后的目光带着清晰的赞许,“很有说服力。”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肯定她。

林晓怼抬起头,对上他的目光。他站得很近,她能清晰地看到他镜片上细小的灰尘,和他眼中那抹清晰的、属于自己的倒影。一股微热的、陌生的情绪悄然爬上心头,让她脸颊有些发烫。

“谢谢顾工。”她低声说,心跳莫名有些失序,“如果没有您的指点,我不可能完成得这么好。”

“是你自己的努力。”顾怀远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他目光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停留片刻,忽然道,“回去好好休息。试用阶段,还有更多具体工作要做。”

“是,我明白。”林晓怼点头。

顾怀远没再说什么,拿着文件,率先走出了会议室。

林晓怼独自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直到心跳渐渐平复。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厂区里陆续下班的人流,工人们说笑着走向家属院,自行车铃声响成一片,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她成功了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不仅是在技术上得到了认可,更重要的是,她在这个庞大的、曾经让她感到无比渺小的工厂体系里,为自己挣得了一席之地,撕开了一道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缝隙。

家庭里,王翠花的威胁暂时解除,她掌握了部分主动权。工厂中,她凭借自己的能力,赢得了顾怀远的赏识和一个宝贵的机会。

然而,她也清楚地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试用考核并非易事,车间的明枪暗箭不会因此消失,家中潜藏的危机也远未根除。而那个站在更高处,向她投来关注目光的顾怀远,他深邃的眼眸背后,又究竟藏着怎样的心思?

夕阳沉入远方的厂房背后,天际留下一片绚烂的晚霞。林晓怼深吸一口带着机油和烟火气的空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明亮。第一卷的帷幕缓缓落下,属于她的七零年代奋斗史,刚刚揭开波澜壮阔的序章。前路依旧漫长,但她已无所畏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