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怀瑾回到现代出租屋,深吸一口气。
小心翼翼的从储物空间取出那支135年辽东野山参,用软布精心包裹好,装进一个不起眼的环保袋里。
先是打算将这支人参出手,不然以他现在的余额,都还不够备货用的。
另外两支年份更高的,他决定先留着,细水长流,一次性出太多反而惹人怀疑。
再次来到了那条古韵盎然的聚宝斋一条街,与上次售卖铜钱时不同,他此刻心境更为沉稳。
迈入“聚宝斋”那檀香萦绕的大厅,一位穿着素雅旗袍的接待员便微笑着迎了上来。
依旧是上次那位姑娘,不过她显然是对陆怀瑾没有了印象。
“先生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
陆怀瑾微微颔首,将手中的软布包轻轻放在接待台上,语气平和:
“麻烦请店里的老师傅帮忙看看这件野山参。”
“好的,请您稍坐,我这就去请徐师傅。”
接待员引他到一旁的休息区落座奉茶,态度更为恭敬了几分。
她虽不识货,但那“野山参”三个字以及陆怀瑾沉稳的气度,都暗示着这绝非普通物件。
不多时,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从内间走出。
这位徐师傅看起来年近花甲,步伐却稳健,目光锐利;
身上带着一股淡淡的药材清香,显然是常年与珍稀药材打交道的高手。
“小伙子,是你要看野山参?”
徐师傅声音慈祥,在陆怀瑾对面坐下。
“麻烦徐师傅了!”
陆怀瑾将布包推过去。
徐师傅动作轻柔地打开布包,当那支老参的全貌显露出来时。
原本平静的眼神骤然一凝,发出一声极轻的“咦?”。
他没有立刻拿起,而是先俯下身,隔着一段距离仔细端详参体的形态、颜色和纹理,鼻子微微抽动,深吸了一口气那浓郁的参香。
“好家伙…这参香,醇正内敛,沁人心脾,绝非凡品!”
徐师傅低声自语,语气中已带上了几分惊叹。
他这才小心翼翼的将老参轻轻托起,从芦头开始,一寸一寸的仔细查验。
“芦碗紧密交替,这芦头,年限短不了!”
他一边看,一边喃喃点评:
“皮色老黄,铁线纹清晰深邃,这是正宗野山参的特征,须条清晰柔韧,珍珠点明显…”
“好,真好!”
他看得极其投入,反复端详,甚至用特定角度去查看纹理,整个过程持续了三十多分钟,期间不时发出啧啧称奇之声。
终于,他揉了揉鼻梁,再看陆怀瑾时,眼神已经完全变了,充满了无比的郑重。
“小兄弟,贵姓?”
“免贵姓陆。”
“陆小友,”徐师傅的语气客气中带着一丝激动:
“老朽经手药材四十余年,像这般品相、这个年份的纯野山参,已是多年未见。
恕老朽冒昧,此参…您从何得来?”
陆怀瑾依旧保持神秘,微笑道:
“也是机缘巧合,是我家老爷子从一位深山里出来的老参客后人手中收到的,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压箱底宝贝。”
徐师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也不再深究来源,他沉吟片刻,伸出四根手指:
“陆小友,此参的参龄,依老朽看,在一百三十五年上下,保存得极好,药性流失极少。
若是您诚心出让,我们聚宝斋,可以出到这个数。”
“四十万?”
陆怀瑾心中一跳,还未开口,徐师傅却摇了摇头,郑重道:
“不,是四百万!”
“嘶…”
陆怀瑾即便有了心理准备,也被这个价格震得头皮微微发麻!
一支参,四百万!这还只是其中年份最短的一支!
他强压下心中的狂喜,努力让表情看起来只是略显惊讶,随后缓缓点头:
“聚宝斋的价格,果然厚道,就依徐师傅所言。”
徐师傅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能收到这等珍稀药材,对聚宝斋的名声也是极大的提升。
手续办理得很快,款项迅速打入了陆怀瑾的账户。
看着手机银行提示里那一串的零,陆怀瑾感觉脚步都有些发飘。
现在,他该去为薛宝钗筹备那批“货物”了。
离开聚宝斋后,他立刻行动起来。
首先是在郊区一个老旧物流园,以月租六千的价格,迅速租下了一个近两百平米的独立仓库。
这里位置偏僻,监控覆盖有限,大型货车进出方便,正适合他进行“物资中转”。
接着,便是采购薛宝钗清单上那些现代物品,他直接打车去了本市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
这里人声鼎沸,各种货物堆积如山,空气中混杂着各种原料的味道,与聚宝斋的清雅形成两个极端。
找到了一家规模较大的调味品批发门店,一个嗓门洪亮、围着围裙的中年老板正在指挥工人卸货。
“老板,精制食用盐,大批量什么价?”
陆怀瑾直接问道。
老板打量了他一下,看他年纪轻轻不像食堂老板,但还是热情回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