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陆怀瑾早早便起身,于八点整准时将《万界交易手册1.0.2版》及其他更新内容的纸质版本,一一送入薛宝钗、长乐、林家姐妹以及兕子等人的玉佩空间之中。
即便是年幼的兕子,陆怀瑾也未作区别对待。
既然玉佩认主,便该一视同仁,不因她年纪尚小、未必能全然读懂内容而有所遗漏。
随后,他又传讯给长乐,告知自己手头事务已处理完毕。
前两日长乐曾提出需再次大量交易食盐,当时陆怀瑾传讯给她说是正忙于跨界采购,需将此事暂缓。
如今一切就绪,交易之事也终于可以继续推进。
想到这里,陆怀瑾便直接传讯给薛宝钗,得知她此时正好得闲,便不再耽搁,当即开启了空间通道,转瞬出现在她的面前。
身影刚从通道中显现,宝钗便已迎上前来,敛衽一礼:
“表叔!”
见到陆怀瑾的刹那,宝钗心中微微一怔。
不过一段时日未见,陆先生周身气息竟愈发清逸出尘,叫人不敢直视。
如今的陆怀瑾确实与往日不同。
自修习内功武学以来,加之麾下已有亲兵队伍,又配备了精良火器,昔日那份谨小慎微渐渐褪去,
眉宇间多了几分藏不住的锐气,整个人如出鞘之剑,气质愈发凛然照人。
陆怀瑾开口问道:“宝钗,你们这会儿可是在去京城的船上?”
薛宝钗点头答道:
“正是。表叔那日离开后不久,我们就动身了。”
陆怀瑾没再多问,转而切入正题:“盐制得怎么样了?”
“储物空间已存有近七万斤,自从那日表叔提醒后,我又设法加大了人手,但是还是无法大规模制作,怕引得有心人注意。”
陆怀瑾微微点头,说道:
“你可知大唐那边的李二和长乐?他们最近急需大量盐,但我实在懒得亲自去张罗采购。
不如由我来引导你们交易,你可以把制盐配方卖给他们,借他们的能力批量产盐,再以低价从他们那里回购。
这样省心,也省力。”
薛宝钗原本从容的神色骤然凝固,一双明眸微微睁大,流露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表叔方才说…大唐李二?莫非是…史书上那位,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
她手中的茶盏轻轻一晃,几滴清茶溅在案几上:
“可是…史书中人,怎会与表叔相识?长乐…莫非就是太宗最疼爱的长乐公主?”
陆怀瑾见她这般反应,不由莞尔:
“正是他们,我往来诸天万界,结识几个历史人物,倒也不足为奇。”
薛宝钗缓缓放下茶盏,指尖微颤,显然内心仍震撼不已。
她自幼饱读诗书,对前朝历史了如指掌,此刻竟要与千古明君交易,这实在超出了她的想象。
“表叔当真是…”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能与贞观天子交易,是宝钗的荣幸。”
陆怀瑾微微颔首:“好,既然这样,我这就传讯给长乐。你先准备着,等安排妥当,我再告知与你。”
薛宝钗望着陆怀瑾消失的方向,久久未能回神。
指尖无意识地抚过腰间温润的玉佩,心绪却早已飘向了千年之前的大唐盛世。
“大唐…”
她轻声低语,这个在史书中熠熠生辉的名字,此刻竟要与她产生交集。
……
大唐世界,皇宫立政殿。
当长乐公主将陆怀瑾更新手册中的内容,特别是关于引导大唐与薛宝钗的世界进行制盐方法交易的新构想,
一五一十地禀报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动与深思。
自“玉雪盐坊”开设以来,其带来的好处远超预期。
不仅那雪白细腻的“玉雪盐”为李世民赢得了百姓间“仁德天子”的颂扬,充盈了部分内帑,
更关键的是,此举成功打破了世家大族在盐利上的垄断,可谓一举数得。
李世民沉吟片刻,指尖轻轻敲击着御案,眼中精光闪烁:“陆先生此议,颇具深意。”
长孙皇后心思细腻,柔声接话:
“只是…那位薛姑娘所在的‘红楼’世界,其制盐之术,与我大唐相比,不知优劣几何?”
长乐适时补充道:
“陆先生在讯息中提及,薛姑娘的制盐法效率远胜寻常之法,且能产出更精细的盐。
他提议,可由我们提供场地与人力,大规模生产,再以优惠价格反供给薛姑娘所在的世界,形成互补。”
“好一个‘互补’!”李世民抚掌,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
“陆先生这是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可持续的生财、强民之道。
若能以此法为基础,将来我大唐不仅能自给自足,或还可将盐货售往更多世界…此事,朕看可行!”
他看向长乐,神色转为郑重:
“长乐,你即刻回复陆先生,大唐对此交易方案深感兴趣,愿与那位薛大家详谈。
具体交易地点与方式,全凭陆先生安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