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怀瑾再度进入红楼世界,他没有急着去府衙,而是先悠悠然走向薛家宅邸。
薛家门前不复往日车马喧嚣,连守门的家仆都收敛了几分气焰。陆怀瑾对门子温声道:
“劳烦通报薛姑娘,就说陆先生来访。”
门子见他气度不凡,不敢怠慢,急忙入内通报。不过片刻,侧门开启,薛宝钗快步迎出。
她今日显然是仓促间出来见客,穿着一身海棠红的家常衣裳,发间簪着几支精致的珠钗,脸上还带着恰到好处的淡妆,正是闺中待客的寻常打扮。
“陆先生。”
薛宝钗见到他,眸中掠过一丝惊喜,连忙敛衽行礼,声音里带着几分难掩的期待:
“您来了,快请进。”
她侧身相引,举止依旧恭谨得体。
陆怀瑾微微颔首,随她穿过几重院落,来到内室。薛姨妈早已在屋内坐立不安,来回踱步。
这位素日里养尊处优的贵妇人,此刻面容憔悴,眼圈红肿,连发髻都略显松散,显然是连日忧心不曾好好梳洗。
一见陆怀瑾,她如同见了救星,未语泪先流,踉跄着就要拜下:
“陆仙长,您可算来了!老身、老身这心里…”
显然薛宝钗已将薛蟠的事告知了母亲,虽说性命无碍,但儿子一日不出狱,薛姨妈就一日不能安心。
陆怀瑾洞察她的心事,虚扶一把:
“薛夫人不必多礼,且宽心。”
薛宝钗在一旁搀着母亲,也是眼圈微红,却强忍着没有落泪。
三人落座,待丫鬟奉茶退下后,陆怀瑾便直入主题:
“薛姑娘,薛夫人,令郎之事,今日我便去府衙了结。”
此言一出,薛姨妈如闻仙音,激动地又要起身拜谢,被陆怀瑾用眼神止住。
薛宝钗则凝神细听,她知道陆先生既然开口,必有周全安排。
“此事需有人出面,往府衙及冯家走个过场。”
陆怀瑾看向薛宝钗,目光清明:
“多备些薄礼,不必贵重,主要是让外人知道薛家去赔过礼了。日后公布和解时,也好有个说法。”
他顿了顿,又道:
“我会去府衙,以幻境之术,让薛蟠在梦中历经因果,知晓你们为他奔走的不易,盼他能从此真心改过。”
薛宝钗立刻会意,深吸一口气,决然道:
“先生良苦用心,宝钗明白了。母亲年事已高,不宜奔波,兄长的事,宝钗义不容辞。”
她起身施礼:“宝钗这便去更衣准备。”
薛姨妈望着女儿离去的身影,又是心疼又是无奈:
“仙长,真是难为钗儿了…”
陆怀瑾温声安慰:
“令嫒有担当,是薛家之福。夫人放心,我既过问此事,必会保全令郎性命,让他真心悔改,也会确保薛姑娘此行顺利。”
不多时,薛宝钗换了一身藕荷色素面缎裙出来,料子虽好,颜色却极为素净,发髻也重新梳过,只簪一支素银簪子。
虽无华服珠宝衬托,这般简素打扮反而更显她端庄的气度。
“先生,母亲,宝钗准备好了。”
她声音平静,已恢复了往日的沉稳。
陆怀瑾微微颔首:
“如此甚好。你们依计行事便是,薛姑娘先去打点,我自会往府衙去,确保令郎平安归来,让他…脱胎换骨。”
乘上薛家备好的青绸软轿,轿夫稳稳起轿,一路穿街过巷,不多时便抵达府衙门前。
轿帘掀起,陆怀瑾刚探出身,那守门的衙役眼尖,一眼便认出了这位气度不凡的“仙长”,上回那颗琉璃珠的厚赏犹在怀中发热。
他脸上瞬间堆满敬畏的笑容,几乎是小跑着迎上前来,腰弯得极低,声音带着十足的殷勤与小心:
“仙长大驾光临,小的这就为您引路!”
说罢,他侧身在前,毕恭毕敬的将陆怀瑾引入那森严的府衙大门,一路畅通无阻,直往内堂而去。
正伏案疾书的知府见是陆怀瑾,惊得他慌忙起身,整理衣冠,屏退所有胥吏仆从,深深一揖:
“仙长驾临,下官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无妨。”
陆怀瑾淡然道:
“薛蟠近日如何?”
知府忙躬身回道:
“回仙长,一切按您的吩咐,将他单独关押,每隔两个时辰便打两大板。
那牢狱环境…自是清苦了些,起初几日,他还依仗家世吵闹不休,近来已是沉默寡言,饭食也进得少了,人也憔悴了许多,想来是吃了些苦头,内心有所挣扎反省。”
他小心观察着陆怀瑾的神色,补充道:
“下官派了最可靠的心腹看管,确保其安全无虞。
另外,薛家姑娘亲自前去‘赔礼道歉’,想必能马到功成。”
陆怀瑾微微颔首:
“带本座去见他。”
“是,是,仙长请随下官来。”
知府不敢怠慢,亲自提灯引路,穿过阴森曲折的廊道,来到府衙大牢深处一间最为僻静的囚室。
囚室内,薛蟠蜷缩在铺着薄薄稻草的墙角,往日绫罗绸缎的锦袍变得脏污不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