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咸阳宫。
嬴政回到麒麟殿,即刻召见了少府令、将作少府以及乐府令。
他言简意赅地阐述了镜心湖计划,尤其强调了文化展示与交流的重要性:
“朕之大秦,非止法度严明,亦有其刚健雄浑之文风与奇技。
此番遴选,重在展现此等风貌。”
少府令领会其意,进言道:
“陛下,可着重选拔能体现大秦风骨与技艺之人才。”
嬴政颔首,定下遴选框架:
“人数,暂定于三百人!
细分如下:
其一,精工匠师:五十人,由将作少府与少府令负责。
需囊括青铜器铸造、错金银工艺、玉器雕琢、陶俑制作(尤其注重神态与彩绘)、漆器制作、大型建筑构件(如瓦当、地砖)烧制等方面的国手。
其作须体现大秦的庄严、整肃与力量,既示工艺,亦展国容。
其二,礼乐与文史,一百人,由乐府令及博士官负责。
遴选精通钟、磬、鼓、瑟等雅乐乐器,并能演奏《秦风》等古朴乐章的乐师、舞者;
熟悉大秦礼仪、能进行规范演示的礼官;
以及数名学识渊博、篆书精湛的文书,负责记录、书写与文化讲解。”
其三,“百戏”与殊艺者,一百五十人,由李斯协同乐府,于宫廷与民间广泛搜罗。
此乃重中之重,需网罗表演角抵、扛鼎、寻橦(爬竿)、走索、燕濯(跳跃)等体现力量与勇气的杂技勇士;
擅长俳优表演、能展现秦人幽默与讽喻智慧的优人;
掌握幻术(吞刀、吐火等)、驯兽(若有合适猛禽或犬只)等神秘技艺的方士异人;
乃至嗓音浑厚、能吟诵《石鼓文》或《诅楚文》等古老篇章的诵者。
务求节目能震撼视听,展现大秦的雄奇气魄。”
嬴政末了凛然正色,肃声强调:
“所有入选者,皆为大秦之颜面,技艺须精绝,心志须坚定。
扬我国威,在此一举!”
……
大唐,长安城,太极宫,翌日清晨。
李世民在早朝后,与房玄龄、长孙无忌及太常寺、将作监、少府监主官详议。
“镜心湖乃商业、文华竞艳之舞台,
我大唐物阜民丰,文教昌盛,乐舞百工,当冠绝群伦。”
李世民兴致高昂:“此番派遣,当极尽我盛唐气象!”
经商议,最终确定遴选五百人,分为三类:
其一,能工巧匠,一百五十人。 由将作监、少府监主导。
精选陶瓷(如:唐三彩、邢窑白瓷、越窑青瓷等)、丝绸纺织与纹样设计、金银细工、玉器雕琢、漆器、木工(家具、建筑装饰)、雕版印刷、乐器制作等领域的顶尖大师。
其目的是将大唐最精美的工艺品与制造技术,通过作品与现场演示,呈现给万界。
其二,乐舞俳优大家,三百人。由太常寺与教坊司全力承办,此为展现大唐魅力的核心。
需囊括坐部伎、立部伎中最出色的乐师与舞姬,
精通《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阵乐》、《绿腰》、《胡旋舞》等经典;
遴选表演参军戏、代面、钵头等戏乐的优秀俳优;
网罗散乐百戏中顶竿、走索、跳丸、剑器、幻术、筋斗等项目的佼佼者;
以及声音清越、擅长演唱变文、诗词的歌手与说唱艺人,
务必组成一支能够代表大唐最高艺术水准的演出团体。
其三,文士、画师与译语人,五十人。由翰林院与鸿胪寺遴选。
挑选数名才思敏捷、书画双绝的文士,负责文化交流、即兴创作与现场书画表演;
另选数名精通多种语言、善于沟通的译语人、外邦,以展示我大唐万国来朝的风范。
长孙无忌建议:“可将《唐宫》其中内容尽数告知乐舞大家,
激发灵感,创编新舞,以显我大唐兼容并蓄、不断创新之精神。”
“准!”
李世民欣然应允:“务使我大唐笙歌,成镜心湖最美之景!”
……
大明皇城,御书房。
朱棣召见太子朱高炽、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及教坊司主管:
“热闹!要的就是个热闹!还要有咱大明的气派!”
朱棣大手一挥:
“工匠要把看家本事拿出来,唱戏杂耍的要选最精彩的,
让万界都瞧瞧,咱大明不仅国力强盛,市井文化也是一绝!”
最终,大明选出了四百五十人,涵盖以下方面:
其一,巧匠与工艺大师,一百五十人。工部牵头,会同相关作坊。
重点选拔瓷器(青花、釉里红、斗彩)、漆器(雕漆、螺钿)、家具(苏作、广作)、宣纸制造、笔墨砚台、刺绣(云锦、顾绣)、折扇、玉雕、金银首饰等行业的顶尖匠户。
同时,选拔一批精通烟花制作、大型彩灯扎制、火树银花(打铁花)等庆典工艺的能手,旨在营造最绚丽的视觉盛宴。
其二,演艺杂耍与民俗大家,三百人。
由礼部与教坊司主导,并通令各地推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