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余韵与归途的新象
源初之域的能量环流稳定下来的那一刻,整个空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狂暴的能量潮汐退去,露出澄澈如琉璃的虚空,核心能量晶体散发的柔光漫过每一艘战舰,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拂过躁动的孩子。流金族战舰上那些凹陷的护盾在和谐能量的浸润下,液态金属缓缓舒展,裂痕如伤口愈合般收拢,最后只留下淡淡的银光,像是为舰体镀上了一层新的铠甲。
光羽族战士们收起光翼时,能清晰地看到翼尖那些曾因能量冲击而焦黑的羽毛正在剥落,露出底下新生的、泛着微光的绒羽。一名年轻的光羽族战士小心翼翼地拾起一片脱落的旧羽,羽片边缘还残留着能量灼烧的焦痕,但在柔光中,焦痕竟化作细碎的金粉,随风飘散——那是和谐能量在修复时留下的印记。
星水母族的孢子保护膜此刻已不再需要紧绷,它们像一层柔软的光晕,轻轻贴在舰体表面,随能量环流的节奏微微起伏。孵化舱里,新的孢子正在和谐能量的滋养下破壳,它们比之前的孢子多了一圈金色的纹路,长老用触须轻点其中一只,孢子竟亲昵地蹭了蹭她的触须,传递出活泼的能量波动,惹得周围的星水母族成员都发出了轻柔的笑声。
共鸣者们瘫坐在意识共鸣池边,精神力的过度消耗让他们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意。池水中倒映着核心能量晶体的光芒,那些光芒在水面上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如同他们刚刚安抚过的能量流,温顺地旋转、汇聚。“你看,”其中一位共鸣者轻声说,指尖划过水面,“它们在向我们道谢呢。”
神秘人站在“星鸣号”的甲板上,长剑归鞘的瞬间,剑身上的和谐能量与核心晶体的光芒产生了最后一次共鸣,发出清脆的“嗡鸣”。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掌心还残留着引导能量时留下的灼热感,那感觉不同于战斗的灼痛,更像是一种温暖的印记。远处,被修复的光羽族战舰正缓缓驶来,舰桥上的战士朝他挥手,光翼展开时,新生的羽毛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
舰队在源初之域休整了七日。这七日里,各族成员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感受着能量平衡后的宁静。流金族的工匠们采集了少量稳定后的源初能量样本,发现这种能量能让液态金属拥有“记忆性”——即便是被摧毁,也能在能量引导下重组原型。他们兴奋地在舰船上进行试验,用这种能量处理过的金属片,被光羽族的光线切开后,竟能自动合拢,切口处甚至没有留下痕迹。
光羽族的侦察兵们驾驶着小型飞行器,在能量环流中穿梭。他们发现,稳定后的源初之域形成了无数条能量“航道”,这些航道的走向与星轨之盟绘制的星图惊人地吻合,仿佛宇宙本身就在指引着生命的轨迹。一位侦察兵在航道交汇处发现了一块漂浮的陨石,陨石表面竟天然形成了一个光羽族的图腾,图腾边缘还环绕着流金族的符文与星水母族的孢子印记。
星水母族则在核心晶体附近培育出了一种新的共生植物。这种植物的根系能吸收源初能量,叶片却能释放出带有和谐能量的氧气。当他们将一株幼苗赠予新文明留下的能量气泡时,气泡里的光带生物轻轻缠绕住幼苗,叶片瞬间绽放出七彩的花朵,花瓣上还浮现出星兽的轮廓——这是绿绒星的星兽们传递来的生命印记。
第七日傍晚,盟主召集各族领袖在“星鸣号”的议事厅开会。全息屏幕上,源初之域的能量读数已稳定在安全范围,核心晶体的光芒也从躁动的五彩转为温和的白光。“根据共鸣者与新文明的意识交流,”盟主指着屏幕上的星图,“源初之域的平衡至少能维持十万年。这十万年,足够我们做很多事。”
流金族队长率先提议:“我们可以在源初之域边缘建立一个‘宇宙工坊’,用稳定的源初能量研发跨种族的新技术。”他调出设计图,工坊的主体是流金族的金属结构,外层覆盖着星水母族的生物装甲,顶部则镶嵌着光羽族的聚光水晶,“各族的工匠可以在这里长期合作,就像我们在战斗中做的那样。”
光羽族首领补充道:“我们可以开辟一条从源初之域到七彩星球的‘共鸣航道’,用和谐能量作为导航标记,让更多文明能沿着这条航道交流。”她的光翼在议事厅的灯光下闪烁,“或许未来有一天,我们能在航道上举办跨种族的庆典,就像在同心星那样。”
神秘人没有说话,只是调出了绿绒星的实时影像。画面中,星兽们正在新的家园里繁衍生息,幼兽的保护膜上,除了星核碎片,还多了一层源初能量的光晕。那只曾载着他们冲锋的星兽首领,正用巨角轻轻触碰一颗刚孵化的星兽蛋,蛋壳上瞬间浮现出源初之域的能量纹路。
“我想去看看那些新生的星兽。”神秘人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也想去看看光羽族母星上,那些化作恒星的战士们,是否真的在照耀家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