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六年八月十二日的深夜,东北十九号影视基地被浓重的夜色彻底笼罩。专为《谢文栋》剧组搭建的“斧头帮秘密据点”外景地,巧妙地隐藏在基地边缘一片地势略高的废弃厂区之中。低矮的、由红砖垒砌的平房杂乱无章地分布着,墙面布满了斑驳的污渍和早已干枯发黑的爬山虎藤蔓;仅有几扇窗户透出昏黄摇曳的煤油灯光,将屋内人影扭曲地投射在糊着旧报纸的窗棂上;断断续续的、带着醉意的喧哗笑骂声和劣质白酒瓶碰撞的清脆响声,从屋内隐隐传来,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里显得格外刺耳和突兀。夜风呼啸着卷过空旷的场地,扬起地面上的尘土和枯叶,发出持续不断的“沙沙”声响,恰好完美地掩盖了六道如同鬼魅般、正借助着各种阴影和废弃杂物作为掩护,悄然向据点核心区域逼近的身影所发出的极其细微的动静。
徐梓瑜身上穿着一套特制的、用于夜间潜行作战的黑色皮质连体夜行衣。衣服采用高弹性、哑光质感的高级仿皮材质剪裁而成,极其贴合地包裹着她的身躯,完美勾勒出经过长期严格训练而形成的、流畅而富有力量感的肌肉线条;上衣的拉链严实地拉到锁骨位置,立领设计保护着脖颈;衣摆的长度刚好截止在大腿根部,既保证了上肢活动时的绝对自由,又不会在下肢进行大幅度动作时产生任何牵绊;下身的裤腿则被利落地收紧并严实地扎进一双及踝的黑色高帮作战靴里,鞋底是特制的软橡胶,踩在地面上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她的腰间紧扣着一条宽版的多功能战术腰带,左侧悬挂着两把长度适中、刃口在微弱光线下泛着幽冷寒光的特制短刀,右侧的枪套里则别着一把装有消音器(道具效果)的紧凑型手枪(道具)。她悄无声息地移动到同样换上了同款黑色夜行衣的雾和雪身边。雾的手中反握着一把刃身细长、专门用于穿刺和割喉的哑光匕首;雪则拎着一个看起来不大、却显得颇有分量的黑色帆布工具包,里面装着几样精心制作的、用于爆破和开锁的微型装置(道具)。“行动计划照旧,我负责左翼突进和主攻,雾负责右翼协同清理和补刀,雪,你负责殿后掩护、处理技术障碍以及清除我们经过的痕迹。记住核心原则:速战速决,绝不恋战,完成任务立刻撤离。”徐梓瑜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化作一阵微弱的气流,只有紧挨着她的两人能够听清。夜风吹起她额前几缕未被头套完全包裹的碎发,她的眼神在夜色中锐利如鹰隼,冰冷如寒潭,平日里在片场那份温和与灵动已彻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无情的、属于顶尖职业杀手的专注与冷酷。
不远处,稍高一点的土坡后方,姜森和刘波正在进行行动前的最后装备检查。姜森(饰演)半跪在地上,手中稳稳地托着一支保养得极好、即使在微光下也能感受到其精密与冰冷的M1903春田式狙击步枪(道具),他熟练而无声地拉动枪栓,检查着膛线镜和瞄准具,那双经历过无数生死场面的眼睛如同最精准的测距仪,快速而冷静地扫视着据点周围所有可能的制高点和狙击位。刘波(饰演)则背着一支造型硬朗的突击步枪(道具),手里举着一个军用级别的夜视望远镜(道具),正仔细观察着斧头帮据点外围的明哨和暗岗的分布与换班规律:“东哥,东南方向大约七十米处,那个废弃的水泥水塔,视野覆盖最佳,几乎没有死角,是最理想的狙击阵地。我和姜森先摸过去占领那里,能为你们提供全程的火力压制和视野预警,保证整个行动过程的安全。”
谢文栋(饰演)此刻正靠在一辆经过做旧处理、漆面斑驳的军绿色敞篷吉普车旁,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长风衣,衣摆被夜风吹得微微拂动。他手里捏着一个老式的军用对讲机,声音透过电流,低沉而清晰地传入每一位行动成员的耳中:“最后重复一遍行动分工。影,你带领雾和雪,组成核心刺杀小组,你们的唯一目标是迅速清除掉斧头帮的首恶头目及其身边的死忠保镖,动作要快,要绝对安静。姜森,刘波,你们占领水塔制高点后,负责全程的狙击掩护和战场监控,确保没有任何外围的斧头帮成员能够干扰到核心组的行动。我负责在外围线驾驶车辆接应。行动结束后,影、雾、雪三人立刻向我靠拢,乘车第一时间撤离现场。姜森和刘波,你们两人从水塔另一侧自行渗透撤离,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脱离,务必确保不留下任何可能追踪到文东会头上的痕迹。” 他顿了顿,目光仿佛能穿透夜色,逐一扫过这六张此刻写满坚毅与专注的脸庞,语气凝重而不容置疑,“情报确认,斧头帮已经与金三角的大毒枭达成了深度合作。我们这次的行动目的非常明确:斩首!只清除他们的核心领导层,造成他们的内部混乱和恐慌,但绝不能惊动其他底层成员,更不能留下任何把柄。整个过程必须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找不到源头的意外,要干净,要利落,要让所有人都查不到半点与文东会相关的线索。明白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