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上旬的山间影视基地,空气中已带上几分清冽的凉意。仿古的幡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混合着道具木屑和淡淡烟饼的气味,给这片忙碌的片场平添了几分肃杀和沉静。《古剑奇谭》剧组迁离横店后,一切仿佛进入了一个更专注、也更紧张的阶段。
徐梓瑜独自站在片场边缘稍作休息的区域,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摩挲着手中那柄道具长剑冰凉而光滑的剑柄。剑鞘是深褐色的,上面雕刻着简洁的云纹,握在手中,那份微凉的触感不知为何却让她感到一丝奇异的安心。经过九月下旬那些日子暗自的调整和休养,她眼底因焦虑和失眠而产生的红血丝早已消退,只是眉宇间仍残留着一丝难以完全抹去的、淡淡的疲惫——原生家庭那根刺,依旧悄无声息地埋在心底,稍一触碰,便会隐隐作痛。
为了能全身心投入拍摄,她最终还是狠下心,将父母的电话号码拖进了手机的黑名单。每当夜深人静难以入眠时,她便裹紧被子,在手机屏幕微弱的光线下阅读那些关于“心理边界”、“与原生家庭和解的前提是经济与精神独立”的短文。那些文字像是一点点星火,微弱,却持续地熨帖着她内心深处的慌乱与不安。实在感到压抑难耐时,她会点开一些无厘头的喜剧短片,任由里面夸张的笑声暂时驱散脑海里盘旋不去的嘈杂念头。她甚至暂停了在剧组的化妆助理工作,将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练功房里,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彩排即将拍摄的那场戏——女配角持剑对抗正派修士的关键戏份。
她的底气,并非来自系统那些尚未解锁的玄妙技能,而是源于实打实的硬底子。师范专科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没有白读,武术课上扎扎实实练就的基本功、田径训练中打磨出的爆发力和核心力量,是她最可靠的本钱。更何况,在进组之前,她还特意跟着剧组的特技团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封闭合训:从最基础的握剑手势(拇指稳稳抵住剑鞘、食指精准贴合剑身,确保发力瞬间不会打滑脱手),到空中旋身时如何巧妙调整重心(左腿微屈提供稳定支撑、右腿带动裙摆划出既符合力学又极具美感的弧线,避免缠绕或绊倒自己),再到被威亚牵引时如何配合发力(腾空时腰背必须挺直以保持姿态、落地时需以脚掌先触地有效缓冲卸力),每一个细节都被拆解、重复、直至形成肌肉的深层记忆。有时练到汗水浸透了好几层戏服,她只是默默换上备用的干燥裙装,再次投入练习,心里只有一个简单却坚定的念头:“绝不能出错,绝不能掉链子。”
“徐梓瑜!准备上场了!”场务一声清晰的呼喊划破了片场相对沉寂的氛围。
徐梓瑜闻声立刻深吸一口气,将所有杂念彻底压下,站直了身体。她今天特意比平时多吃半碗米饭,此刻胃里暖暖的,感觉全身都积蓄着充足的能量。服装组的工作人员上前为她做最后一遍检查,仔细确认了裙摆的每一条绑带都已系牢——此前合训时她曾因裙摆意外散开而吃过亏,这次特意请服装师多缝了两道隐蔽的暗扣;威亚师也熟练地将威亚衣的扣带在她身上固定妥当,并鼓励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记住合训时的要领,腾空后先找准镜头方向,千万别慌。”
她点点头,稳步走到指定的开机位置,手中的长剑剑尖微微向下,身姿已不自觉调整到合训时千锤百炼的标准姿态——重心下沉三分、后背绷成一条利落的直线、眼神逐渐沉淀、转冷。这场戏中,她所扮演的女配角本是名门弃徒,此刻面对正派修士的围剿,需展现出破釜沉舟般的决绝,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精准传递出“柔媚中暗藏锋刃”的复杂张力:挥剑的力度不能过于刚猛(以免失去女性角色的特质),也不能显得软弱无力(否则无法体现反派应有的狠厉),全凭手腕那股巧劲来精确控制。
“各部门准备!3、2、1——开始!”
导演的口令刚落,预先布置好的特效烟雾便瞬间弥漫开来,朦胧的雾气巧妙地模糊了片场的光影界限。徐梓瑜脚尖轻盈地点地,身体借助威亚的牵引力流畅地腾空而起——她牢记着合训时威亚师的叮嘱“腾空瞬间膝盖需微屈,让裙摆能自然舒展绽放”。果然,那淡紫色的纱质裙摆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利落而优美的弧线,恰到好处地避开了迎面而来的、为后期特效预留的“剑气”轨迹。她手腕灵巧地翻转,道具长剑带起一阵破风声挥出,体育生特有的爆发力赋予了剑招扎实的力度,却在即将触及对方武器的刹那刻意收敛了三分劲道——这是合训时经过反复调整才确定的“柔化技巧”,既精准还原了剧中角色与正派修士之间存在的实力差距,又完美保持了女性体态应有的柔美特征。
空中转体的那一刻,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威亚绳传来的拉力,下意识地抬起右臂护在胸前——这是合训时为应对“空中失衡”意外而制定的预案之一,这个动作果然有效地帮她稳住了身形。落地时,她的脚掌率先触地,膝盖随之自然弯曲以缓冲下坠的力道,整个动作轻盈得几乎听不到声响,随即她一个利落的侧身,避开了对手横扫而来的攻击,剑柄顺势精准地格挡住对方的手腕。她的眼神中翻涌着角色应有的狠厉与决绝,嘴角却同时勾起一抹充满嘲讽的、近乎妖娆的笑意——这是她对着酒店房间的穿衣镜反复练习了数十遍的“情绪表达”,只为精准拿捏住这个角色“外冷内热”的复杂特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