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440章 “心即理” 还是 “理在物”

陈珏青城论道的消息传开,全网瞬间沸腾。各大平台连夜推出 “青城论道?最想问陈学统的问题” 排行榜,不到一日,投票数便破了千万:

【“心即理” 若为真,为何还要学算学、辨器物?难道这些不是心外之学?】(290万票)

【您说 “知是行之始”,可有人自认 “知理” 却从不践行,这算真 “知” 吗?】(240万票)

【旧学讲 “格物致知” 需穷究事物,您却讲 “格物在正心”,哪一个才是根本?】(200万票)

【学问只向内求心,会不会让人变得空疏无用,脱离实际?】(160万票)

【天民学不引古籍典章,全凭您一己之见,如何保证其真理性?】(110万票)

评论区里,期待与质疑交织:

【终于能问清楚 “心即理” 了!之前总觉得这说法太玄,怕只是空谈!】

【那些老儒肯定要揪着 “无典可依” 发难,陈先生得靠道理赢!】

【第一次公开论道啊!要是能把 “心与行” 的关系讲透,天民学的根基就稳了!】

【真不知道这次会问出什么问题。】

【天民学,诞生还不足一年的时间,真的能够解答出所有问题吗?】

【陈珏与天民学派自诞生起就备受争议,这一次那些敌对的世家肯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如果陈珏下不来台,对于势头正盛的天民学派肯定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甚至可能由盛转衰。】

【一年就由盛转衰了?你要不要看看你在说什么?】

【这是任何学派的必经之路,如果不能接受质疑,解答疑惑,那么这个学派又有什么用呢?】

网络上的争议更甚,各种猜想甚嚣尘上,虽然不少天民学派的拥趸支持陈珏,但是总体上来说持悲观态度的人比较多,不过大多数人对于陈珏都是持包容态度,毕竟陈珏的年纪摆在这里,天民学派但是时间太短,还有不少人认为让风头正盛的陈珏吃点亏也不是什么坏事。

总之,万众期待之中,重阳节前的青城山,比往日热闹了何止十倍。

三清殿前的广场已被人声围满。青石板路上,持票人排着长队,验票的吏员手里捏着名册,这数百个座位,是从千万网民里随机抽签选出的,连迟到半刻的,都被现场补抽的人补了位,连广场外围的石阶上,都挤满了没抽到票却不肯走的人。

前排的贵宾席上,坐着的皆是大华文坛泰斗:韩启轩穿件灰布长衫,手里捏着把折扇,扇面上题着 “文以载道”;陆景川斜倚着栏杆,指尖转着支湖笔,丝毫没有诗坛宗师的稳重,目光里带着几分期待;另一边,齐鲁陶氏、河东崔氏果然也来了,两队人都是面色冷峻,眉头微蹙,显然是来者不善。

直播镜头扫过全场,云台稳稳对准台前的辩论席,陈珏的位置在中间,左右各留了两个空位,是给提问者的。直播间里,在线人数已破三千万,弹幕刷得像瀑布:

【前排泰斗阵容好强!韩启轩和陆景川都来了!这是陈珏的铁杆盟友了吧。】

【那是崔家和陶家吧!都是老朋友了(滑稽)】

【怎么没见到崔陶两家的那几张老面孔?】

【哈哈哈哈,怕是在陈珏面前没有脸露面了。】

【我朋友抽到票了!刚发消息说现场挤得连呼吸都难!】

【终于要开始了!第一个问题会是谁提?最高票那个吗?】

【龙争虎斗啊。】

辰时一到,韩浩起身敲了敲案上的铜铃,广场瞬间静了。他声音洪亮:“今日‘青城论道’,不问出身,不论文阶,有问则提,有辩则答,只求把道理说透。首问,取直播间最高票‘心即理’若为真,为何还要学算学、辨器物?难道这些不是心外之学?”

心学根本问题:“心即理” 还是 “理在物”?而这也是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核心分歧所在,是心学的 “起点问题”,直接决定了修养路径的差异,此问题的本质是 “道德的根源在哪里”,是外在的客观法则,还是内在的本心良知?

果然,世界的道理都是相同的,哪怕是换了一个世界,这个针对心学的问题依旧被提了出来。

陈珏缓缓起身,天民学袍衬得他神色沉静,目光扫过前排陶崔两家紧绷的面容,最终落在辩论席中央的 “心即理” 的提问牌,声音透过殿宇间的回响,清晰传至每一处角落:“诸位问‘心即理’为何需学算学、辨器物,实则是将‘理之本体’与‘显理之具’混为一谈。天民学所言‘心即理’,非谓本心能生数字之巧、器物之形,而是说‘理’的根源在本心,算学、器物皆为‘理’从本心显化于外的工具,绝非心外另有一理可求。”

他指尖轻叩木牌,进一步剖白:“本心为‘理之体’,万物为‘理之用’,体用不二,理与显理之具从非两途。本心之中,固有‘辨是非、明公私’之理,然此理若仅存于内,不借工具显化,则如烛火藏于匣中,虽有光而不能照物。算学之‘加减乘除’,是将本心‘明公私、不欺瞒’之理,借数字显于账目、田产之间;器物之‘形制用法’,是将本心‘利民生、便事务’之理,借器物显于耕作、工坊之内。工具是‘用’,本心是‘体’,用为体服务,体借用以显,何来‘心外之学’?”

这番话落,陶家子弟陶显祖立刻起身,语气带着几分尖锐的质疑:“陈学统此言差矣!若理真在本心,为何稚子不知算学、不识器物?需经先生传授方能通晓。这难道不是说明理在外部,需向外求索?”

陈珏不慌不忙,反问:“稚子不知算学、不识器物,是不知‘显理之法’,非不知‘理之本体’。稚子见人欺瞒会愤,见人困苦会怜,此便是本心之理初显;然如何用算学辨账目之欺,用器物解困苦之难,需学‘工具之法’。这是学‘显理的路径’,非学‘理的根源’。正如人有‘视物’之能,此能在目之本体,然需借眼镜矫正方能远视,眼镜是‘助视之具’,非‘视物之能’在外;稚子学算学器物,亦如借镜助视,是助本心之理显化,非本心无理发外求。”

崔家旁支崔承业随即接话,语气带着旧学的执拗:“旧学言‘格物致知’,需‘即物而穷其理’,若如陈学统所言,理在本心,那‘格物’岂不成了无用之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