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414章 松子声声打石床

茶亭品茗过后,陆景行又提议往惠山深处走走:“先生,前面有片千年古松林,林间留有历代文人的摩崖石刻,还有座‘听松亭’,站在亭里能望见惠山寺的金顶,咱们去瞧瞧?”

陈珏本想推辞,却见陆明玥拉着陆明漪的手,满眼期待地望着自己,程高山也在旁附和:“学统,反正离天黑还早,走走路也解乏,今后想再来惠山,还不知道的多久才有机会呢!” 宫笃定、陆明远也跟着点头,陈珏听到这话,便不再推脱,笑着应道:“也好,便随你们走走。”

一行人沿着青石板路往山上走,沿途古松参天,树干粗壮得需两人合抱,枝叶交错间漏下细碎的阳光。林间不时能看见嵌在石壁上的石刻,有题诗的、有题字的,最显眼的是一方 “松风水月” 的题刻,字迹苍劲,落款是前朝着名书法家。

“这些石刻最早能追溯到北宋,好多文人都在这儿留下过笔迹。” 陆景行指着一方模糊的石刻介绍,“可惜有些年久失修,字迹淡了,也找不出史料补齐诗词,索性就这么放着,保护起来,也算是古色古香。”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便看见前方一座四角亭,亭檐下挂着 “听松亭” 的木匾,亭内摆着几张石桌石凳。站在亭中远眺,果然能看见不远处惠山寺的大雄宝殿,金顶在夕阳下泛着暖光,殿前一方方塘映着殿宇的倒影,塘边几株千叶莲开得正盛,淡香随风飘来。

“这便是惠山寺了,始建于南北朝,算下来有一千五百多年了。” 陆景行指着寺庙方向:“方丈早已备好斋饭,都是寺里的素斋,还有几道无锡本地的特色小食,咱们先去寺里用饭,晚些再回亭中赏景。”

众人随陆景行往惠山寺去,进了山门,穿过天王殿,便到了饭堂。桌上已摆好了饭菜:一盘惠山油酥,外皮酥脆,内馅是芝麻核桃,甜而不腻;一盘玉兰饼,金黄油亮,咬开是鲜嫩的猪肉馅,带着玉兰花香;还有清水油面筋烧笋片,油面筋吸满了汤汁,笋片脆嫩;最后是一碗酱排骨,虽说是素斋,却用豆制品仿制得惟妙惟肖,酱香浓郁。

“这惠山油酥是本地老字号,用的是惠山泉水和面,口感格外酥松;玉兰饼则是用初春的玉兰花蕊拌馅,现在虽不是花季,却用了蜜渍的玉兰花瓣提香。” 陆景行一边介绍,一边给陈珏夹了块玉兰饼:“先生尝尝,这是寺里的师傅特意做的,不是平日里能吃到的。”

陈珏咬了一口玉兰饼,外皮酥脆,内馅鲜嫩,果然带着淡淡的花香,忍不住点头:“不错,确实清爽,妙趣横生。” 陆明玥到底是年岁小,平日里在家里族规森严,如今没人看管,渐渐地将平日里学习的礼仪抛诸脑后,捧着惠山油酥,吃得嘴角沾了芝麻,李逸雅原本看两姐妹还有些不悦,此刻已经完全是看妹妹的态度了,笑着帮她擦掉,无奈道:“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程高山拿起一块素酱排骨,嚼得津津有味:“这豆制品做得真像肉!比我在家吃的素斋好吃多了,寺里师傅的手艺真绝!” 宫笃定则细品着清水油面筋,轻声道:“油面筋吸了笋汁的鲜,又带着泉水的甘,简单一道菜,却藏着惠山的味道。”

用过饭,夕阳已落到半山腰,将惠山寺的金顶染得愈发璀璨。陆景行提议回听松亭小坐,众人便沿着原路返回。此时暮色渐浓,风也凉了些,松针被风吹得 “簌簌” 作响,落在亭中的石桌上、石凳上,像撒了层碎绿。

陈珏坐在石凳上,望着远处惠山寺的金顶映在方塘里,塘边的千叶莲散发着淡香,又听着松声阵阵,忽然开口,声音裹着暮色的沉静:“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

众人闻言,都安静下来,陈立峰立刻调整云台,镜头对准陈珏,也对准他眼前的景致,金刹、方塘、莲花,正好与诗句对应。

“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 陈珏续吟道,指尖轻轻拂过石凳上的松子,语气里满是闲逸。

程高山最先反应过来,粗声粗气道:“学统!这诗听得我心里都静了!‘松子声声打石床’,可不就是现在?这松针落在石凳上,‘嗒嗒’的响,跟您写的一模一样!”

宫笃定则望着方塘中的金刹倒影,轻声道:“‘半山金刹照方塘’,把暮色里的寺与塘写活了。夕阳染金的寺庙,映在清凌凌的塘里,连影子都带着暖意,这意境,怕是画都画不出来。”

陆明远躬身道:“先生这诗,比泉边那首更显静气。‘千叶莲花旧有香’是嗅觉,‘半山金刹’是视觉,‘松子声声’是听觉,三感交织,把日暮时分的惠山古刹写得如仙境一般。更难得的是‘静’里藏着‘动’,风起、松子落,动静相宜,这才是真的‘诗中有画,画中有声’。”

李逸雅站在陈珏身侧,轻声道:“陈大哥,这诗里的‘闲’,是真的放下了办学的忙碌。你看这莲花、金刹、松声,都是最静的景致,也只有此刻心静,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

陈珏笑着摇头,捡起一枚松子放在掌心:“不过是触景生情罢了。这惠山古刹的暮色,本就该配这样的句子,换作谁来,怕是都能生出几分诗意。”

陆景行却摇头反驳:“先生又自谦了!若不是您心里有这份静气,哪能捕捉到‘松子声声打石床’的细处?寻常人来,只知看金刹、赏莲花,哪会留意松针落在石凳上的声音?这诗,只有先生能写。”

说着,他转头对周主事道:“周主事,这两首诗可得都好好抄录下来,泉边那首刻在第二泉的诗碑上,这首就刻在听松亭的石壁上,让后人来这儿,既能品泉读诗,又能赏刹听松,才算没白来惠山。”

周主事连忙应道:“太守放心!卑职明日就找人拓印,找最好的石匠来刻,定不辜负先生的好诗!”

暮色渐深,山间的风更凉了,陆景行提议回寺中客房歇息,众人便起身往惠山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