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354章 淮扬菜

熙春台的飞檐下悬着鎏金宫灯,台基两侧的铜炉燃着清雅的兰香。黄平引众人登台时,脚步都放轻了几分:“今日的宴席是按前朝全席中的淮扬分席规格备的,掌勺的是淮扬菜泰斗周松亭先生,周老从厨六十年,曾为多国元首主理过宴席,今儿特意从扬州宴总店赶来亲自主厨。”

台上已设好红木圆桌,铺着暗纹苏绣桌布,银质餐具在灯光下泛着柔光,每位宾客面前都摆着青瓷漱口碗与象牙筷架。程千烨侧身请陈珏入座主位:“陈先生是扬州的贵客,这桌菜既是接风,也是想让天下人看看,咱淮扬菜的风采。”

陈立峰的镜头扫过全场,直播间瞬间沸腾:

【这排场!比国宴还讲究!】

【周松亭?我爷爷说他做的文思豆腐能穿针!】

【能与周老比厨艺的,江左怕是挑不出来几个了吧!】

【陈先生这待遇,扬州是拿出真家底了!】

周松亭穿着月白厨师袍,亲自端上第一道菜,银盘里铺着翠色荷叶,软兜长鱼蜷曲如卧蚕,淋着琥珀色的虾子酱。

“这道软兜长鱼是淮扬菜的头牌。” 程千烨起身介绍:“用的是洪泽湖清明前的笔杆青鳝,去骨后用沸水汆烫,再以猪油爆炒,最后浇上二十年的虾籽原酱,周老的手艺,能让鳝肉嫩得像凝脂。”

显然,程千烨与周松亭是旧识,亦是餐中老饕,对每道菜品的精髓要义都能信手拈来,周松亭微微欠身:“取鳝鱼脊背肉三十七克为一份,多一分则腴,少一分则瘦,这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规矩。”

陈珏夹起一筷,鳝肉滑嫩弹牙,酱香里带着河鲜的清甜,直播间弹幕瞬间刷屏:

【37 克?这精度真是人工切取的?】

【看着油亮却不腻,隔着屏幕都闻到香了!】

【果然高端局,连鳝鱼都有讲究!】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眼泪不争气的从嘴角留下来,能个我一块吗?】

【青鳝:千刀万剐,喂我花生!】

第二道菜由两位师傅端上桌,银质高汤锅揭开时腾起白雾,拆烩鲢鱼头卧在青花瓷碗中,鱼肉拆成蒜瓣状,衬着竹荪与火腿丝。

“这鱼头选自邵伯湖十斤以上的花鲢。” 程千烨舀了一勺汤:“先蒸后烩,鱼骨熬汤八小时,再用火腿吊鲜,周老特意加了三十年的花雕酒去腥味,您尝尝这醇厚感。”

陈珏浅啜一口,汤味浓而不浊,鱼肉入口即化。弹幕里炸开一片惊叹:

【十斤的鱼头!我家锅都装不下!】

【这汤色绝了,像琥珀一样!】

【突然觉得我吃的是假鲢鱼(哭)】

【这简直就是艺术品!】

接着上桌的文思豆腐堪称艺术品,细如发丝的豆腐丝浮在鸡清汤里,缀着几粒鲜红的枸杞。

“周老切豆腐时,案上垫着桑皮纸,每一刀都要透过纸背却不划破。” 黄平捧着菜谱念道:“这一碗要切八千八百八十八丝,根根分明不断。”

镜头怼近拍摄,直播间瞬间被 “卧槽” 刷屏:

【这是人能做到的?我怀疑是机器切的!】

【放大镜看了,真的没断!】

【建议申遗!这手艺太绝了!】

【早就听说文思豆腐,之前只是在视频里看到过。】

程千烨举杯笑道:“陈先生有所不知,这淮扬菜的‘贵’不在食材,在功夫。就像这道三套鸭,家鸭套野鸭,野鸭套乳鸽,层层相套,炖足十二个时辰,汤汁却清亮如茶,这是咱扬州人做事的讲究,外柔内刚,步步精细。”

银碗揭开时,整鸭造型完整,用筷子轻戳便骨肉分离。陈珏尝了块乳鸽肉,竟带着鸭肉的醇香,直播间立刻有人刷:

【套娃式做菜?扬州人太会玩了!】

【这得多少功夫啊,普通人家做不起!】

【程太守这是借菜说文化啊!】

【一个地方传承是否深厚,从餐饮上就能很大程度上看出来】

【这么说,北境不是没有什么传承了?(坏笑)】

【懂的都懂,北境的菜系(狗头)】

随后上桌的扬州老鹅用的是三年散养鹅,卤汁里加了二十一味香料,鹅皮油亮如琥珀;大煮干丝升级成 “鸡火干丝”,用鸡丝、火腿丝、虾仁吊汤,百叶丝切得比发丝还细;精品扬州炒饭用的是五常稻花香米,配着瑶柱、鲍鱼丁、蟹肉,每粒米都裹着金黄的蟹油。

周松亭亲自为陈珏盛饭:“这炒饭要‘粒分明,色金黄,香扑鼻’,翻炒时得用扬州特产的青竹筷,腕力要匀,不然炒不出‘金包银’的效果。”

直播间弹幕已经刷成了美食科普现场:

【原来好炒饭用竹筷炒!涨知识了!】

【瑶柱鲍鱼蟹肉?这是炒饭界的天花板吧!】

【求周老开直播教做菜!我愿意打赏火箭!】

压轴的翡翠烧卖用的是凌晨现挖的荠菜,混着陈年花雕腌的猪油渣;三丁包的鸡丁选自散养草鸡,笋丁用的是天目山早笋,肉丁要三分肥七分瘦;赤豆元宵里加了新疆和田枣泥与宁夏枸杞,红糖是古法熬制的 “老冰糖”。

程千烨起身敬陈珏:“这些菜是扬州的脸面,更是扬州的底气。就像这软兜长鱼,看似寻常却藏着百年功夫;这文思豆腐,柔中带刚恰如咱扬州人的性子。今日请陈先生尝这桌菜,也是想让天下人知道,扬州不仅有诗有月,更有能安住人心的烟火气。”

陈珏望着满桌精致菜肴笑道:“程太守这是借着宴席,给扬州做了场最好的宣传。”

直播间的弹幕早已刷到卡顿,最高赞的留言赫然是:

【以前只知川菜辣、粤菜鲜,今天才懂淮扬菜的贵是贵在用功!】

【这哪是吃饭?是看非遗表演啊!每道菜都像活的艺术品!】

【周老的刀工能封神!建议把文思豆腐列为国宝级技艺!】

【突然想买去扬州的机票!就算吃不起这席,街头小吃也得尝遍!】

【程太守也是博洽多闻?!各种淮扬菜精髓信手拈来,同时借菜讲文化,比旅游宣传片高级一万倍!】

【建议景区推出 “诗宴同款” 套餐!贵点我也愿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