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36章 偶遇读书台

“青城山是我国着名的道教名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最早可以追述到东汉顺帝汉安二年(143年),“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看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便在此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之一,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青城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观。”

陈珏与宁如月两人走入天师洞大殿,宁如月对着周围的景色侃侃而谈,丝毫看不出来是一名来兼职的大二的学生。

“天师洞附近景色幽丽,东有三岛石,巨石矗立。民间传说,张天师降魔时,见此石挡路,遂拔剑劈之,裂成3块,如今石上仍刻有“降魔”两字。三岛石旁泉水环流、浓荫蔽天。沿着石隙所凿石阶,拾级而下,可下至海棠溪边,这里涧深壁陡,藤萝垂挂,无比幽静。天师洞西侧有掷笔槽,这是个60多米深的幽谷,民间传说是张天师降魔时,作符掷笔而成的,景色奇幽。”

“其实说是天师洞,但是经过千年的增建,这里已经成为了道教的洞天福地,只是为了纪念张道陵,才一直称为天师洞罢了。”

听完宁如月的介绍,陈珏对于天师洞有了更深的了解,事实上,之前在景区的手册上看到天师洞的时候,陈珏还以为这里只是张道陵悟道的遗址,真的在山洞里呢。

“当初光看名字,我还以为这里真的是一个山洞呢,没想到,真见到,确是如此恢弘壮丽的道宫。”

陈珏感慨的说道。

“其实还是有洞的,青城山共有八大洞与七十二小洞,这些洞穴分布在青城山的各个区域,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道教文化氛围?,另外青城山不单单是道教的第五洞天,还有佛道共存的现象,前山以道观为主,后山则有佛寺分布?。山中各个景区还有众多瀑布和泉水;其中卧佛洞比较经典,则是一个半悬的山洞,内有卧佛雕像,洞内水流潺潺,景色优美?。”

听到宁如月的话,陈珏终于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开口问道:“宁导,你来过几次青城山?”

看到陈珏的目光,宁如月的脸微不可察的红了一下,小声说道:“其实这是我第二次来。”

“第二次?”

陈珏有些惊讶,听到宁如月滔滔不绝的讲解,陈珏还以为她已经带队来过很多次青城山了呢。

“是的,第一次是我刚来这边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想着到处走走,就来青城山看了看。”

“这么说,你这次是第一次作为导游来?”

“是的,不过,不过我做了很多准备,这些景点我都背熟了。”

看到陈珏有些无语的表情,宁如月急急忙忙的解释说道。

“我是说,第一次做导游就能到这种程度,你已经很不一般了。”

知道宁如月有些多想了,陈珏笑着说道,耳听到陈珏的话,宁如月松了一口气。

“陈先生?真巧,在这里都能遇到你。”

正在陈珏参观周围道宫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有些惊喜的声音。

“张馆长?”

有些疑惑的回过头,陈珏就看到一行人向着自己走来,当先两名中年人穿着行政夹克,其中一人正是武侯祠的馆长,张先。

“果真是陈先生,真巧竟然在这里遇到你。”

笑着对陈珏打招呼的同时,张先对着宁如月友善的点了点头,反倒是让宁如月眉头微微蹙起。

知道自己行程的人不多,而这张先正是其中之一,在这里遇到,宁如月可不认为单单是巧合。

第六感天赋启动!

“确实是巧了,我也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能够遇到张馆长。”

陈珏也有些疑惑,今天又不是休息日,不知道这武侯祠的馆长不好好的在武侯祠工作,跑到青城山干什么。

而且看一行人的站位,明显张先身边的这名中年人才是核心。

“陈先生,我帮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成都的太守,韩浩韩太守,今天是来青城山视察的。”

听到张先的话,陈珏的目光在韩浩的身上停留了一下,毕竟韩浩的年龄看起来只有四十出头的样子。

果然是年轻有为。

“这位就是今年的语文高考状元,做出了《爱莲说》《北戴河》,最近又写出了两首《蜀相》的陈珏。”

说罢,又向韩浩介绍了陈珏。

“早就听说陈先生才华横溢,只是一直无缘相见,今日一见果然意气风发。”

“韩太守谬赞了。”

陈珏主动伸出双手,轻轻握了一下。

情况不明,示敌以弱。

对于张先的话,陈珏原本还能相信个五分,今天再次见面,今后最多只能信个半分,而刚刚认识的韩浩,陈珏是一分也不相信。

自己一个年轻后辈,如今又没有什么太大的名声,怎么当得起一地太守如此重视,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两人心里绝对没有安好事。

甚至就连今天的巧遇,怕是也是注定的。

旁敲侧击,以退为进。

这么想着,陈珏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既然韩太守与张馆长有公务在身,那晚辈就不打扰了。”

说着,陈珏微微躬身示意了一下,就想要离开。

“陈先生请慢。”

看到陈珏开口,韩浩开口说道。

果然。

陈珏心中敲定,这两个人今天就是为了自己来的。

按理说自己与韩浩初次见面,与张先也是萍水之交,自己既然主动告辞,就应当放自己离开,毕竟他还说了,是身有公务来此,自己实在是想不到与两人之间还有什么交集。

“不知道韩太守还有何事?”

“陈先生请慢,早就听到师弟说陈先生年少才高,出笔成章,想要结交一番,今天无论如何,还请不要推辞。”

转身看了看张先,只见张先点了点头,又看了看露出亲切笑容的韩浩,陈珏顿了一下:“既然韩太守如此盛情,陈珏敢不从命?”

“哈哈,好,我看陈先生今天是来青城山游览的吧。”

听到陈珏的回答,韩浩笑容满面,露出满意的笑容。

“确实如此,这是我的朋友,宁如月,今天是她充当向导。”

听到陈珏的话,宁如月有些惊讶,毕竟自己只不过是受陈珏雇佣的导游罢了。

而陈珏如此说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如果自己独身一人,虽然不至于将自己怎么样,但却是显得有些孤立无援了,而将宁如月转换成朋友的身份则不相同,虽然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但是有的时候,一个人与两个人,那是完全不同的。

说白了,他们能找个借口让一名导游离开,但是不能让自己朋友无缘无故的离开吧,身份的不同,行为处事的方式与顾忌自然不同。

“宁小姐天生丽质,打扰两位了。”

宁如月还没有从一连串的变故之中回过神来,听到韩浩的话,有些慌乱的说道:“不打扰,不打扰。”

话说出口,心中随即一阵懊恼,自己这个回答,实在是太傻了,好像呆头鹅一样。

看到韩浩的笑脸,宁如月真想指着鼻子怼他一句:“知道打扰就自觉点。”

可是想象刚刚张先接受韩浩的太守身份,却无论如何也不敢真的说出口,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吐槽。

两人的行程忽然加进来一队人,宁如月的心里总是有点不舒服的感觉。

“这青城山可是我们川蜀有名的名胜景区,青城山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

一行人继续启程,张先自动接替了宁如月的位置,为陈珏介绍起青城山的各处风景名胜。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平心而论,这张先果然不同凡响,不是宁如月这种初出茅庐的小丫头能够比拟的。

在张先口中,青城山各处风景俊秀,各种典故出处顺手拈来,各种野史传说直说的口若悬河,引人入胜,让人神往。

“前面就是读书台了。”

张先指着前面的的一处阁楼,开口说道。

“读书台?”

陈珏有些疑惑。

“是的,传说唐末五代,道门的一些着名人物出入蜀中,如彭晓、陈抟等曾游青城山,杜光庭、谭峭等皆终老于青城山。其中唐末五代着名道士杜光庭长期隐居青城山白云溪,整理和撰写了大量道书。后人在白云溪畔建“杜光庭读书台”,供人凭吊。”

在张先的介绍中,一行人向着读书台走去。

“要说读书台,其实不少在青史留名的能臣将相的家乡都建有读书台,说是求学时候的故居,其中最着名的还要数我们四川江油的李白读书台,传说李白家住青莲场边的阴平古道旁,因常有商旅往来,不免受到尘世烦扰,影响读书。便选择到小匡山去读书,在山上,他不仅白天要读书,而且每晚还要高挑明灯读到天亮。从此后,每到夜晚,人们在山四周几十里地外都能看见灯光。民间还传说,读书台周围的苍松翠柏,树冠和枝条都向读书台中心的庙宇倾斜。”

毕竟是武侯祠的馆长,对于川蜀各种历史记载张口就来,一连串旁征博引,让人叹服。

“这里就是读书台了,事实上,读书台早就毁于战火,这座建筑不过是后世重建的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