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229章 天民小学的详细构想

听到崔正平的话,所有人都明白,这次的经筵,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

陈珏算得上是这次最大的赢家,不光是获得了北境冠冕的称号,还为天民学派获得了一块自留地,更是攀上了皇家的大腿,今后在可以预见的世家之内,天民学派将走到高速发展的快速路上。

而皇家则是不愧,不光是打击了世家的气焰,扶植了陈珏与天民学派,找到了一个与世家对抗的势力,今后不用事事亲力亲为,与世家之间有了更大的缓冲空间,可操作空间更大了。

至于输家,则不用说,崔家自然是输得一败涂地,甚至就连曾经与崔家关系密切,形同一体的陶家,貌似都有些貌合神离了。

两家现在的关系,有点牢不可破的联盟的味道。

没有人使绊子,经筵很快便走完了流程,赐茶赐宴之后,刘永昌起驾还宫,今年的经筵正式结束。

乘坐着来时的车,陈珏很快出宫,一路畅通无阻的回到了自己的来京时的住处,一下车,就看到了正在正门口迎接自己的陆景川与韩启轩。

“哈哈哈,好,玉修,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哈哈!”原本稳重的韩启轩此刻开怀大笑,看着陈珏的目光满是赞许。

“玉修,干得漂亮,现在我一想起崔正平的脸色,我就想笑,痛快!痛快!”陆景川拍着陈珏的肩膀,笑声爽朗:“可惜,真是可惜,没有在现场看到崔正平的狼狈,实在是遗憾啊。”

一行人回到了包厢之中,几人热烈的讨论起刚刚的经筵。

陆景川的爽朗笑声在包厢里回荡,眼中满是激赏:“玉修啊,你这一手‘抽刀断水水更流’简直绝了!崔正平那老狐狸一辈子算计,怎么也想不到会栽在一首诗上。我要是在场啊,非得踩上几脚才行!”

“好了好了,崔家经此一役,我看的安分一段时间了。”韩启轩端起茶盏的手都因笑意发颤:“不过说起来,玉修你的这两首诗写的着实精彩,那首‘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气势恢宏,第二首‘抽刀断水水更流’更是精妙,不过成就最高的,我看还是那篇《师说》。”

“虽然我更喜欢‘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这句,但是不可否认,《师说》才是真正能够传承千年的文萃,文以载道,这才是真正的文以载道。”哪怕是诗风浪漫的陆景川,也不得不承认,相较于诗词歌赋,文章才是真正能够蕴含哲理的。

“陈大哥,不知道今后你有什么打算?”坐在一边安安静静的陆诗云开口问道,而听到这话,陆景川与韩启轩两人也停下来,看着陈珏。

“我打算尽快启程返回上江,接着我会启程在华国游学。”听到陈珏的话,陆韩两人陷入了沉思之中:“玉修,是天民小学?”韩启轩试探的问道。

“不错,就是天民小学。”陈珏看了一眼韩启轩,果真不愧是传承千年的世家家主,自己不过是说了一句话,他就从其中推测出自己接下来的目的。

“玉修,不是我给你泼凉水,凭你的影响力,在上江,现如今哪怕是在北境,这件事也有操作的余地,但是在其他的地方,怕是难了。”陆景川斟酌的说。

“不错,自从你提出天民小学的构想,除了上江之外,也就只有南昌倾力响应了,不过豫章王的影响力实在是有限,至于江左陇右,川蜀岳阳,不过就是做做样子罢了,京都想要操作,更是困难重重。”韩启轩则是十分现实,直接详细分析道。

“有些事情,总是要有人去做的,不是吗?”陈珏则显得十分洒脱,看起来丝毫不担心自己是否会被拒绝。

“玉修,想必你也是明白的,筹建小学,可不是单单凭借一张嘴就可以的,那是要拿出真金白银才行的。”

听到陆景川的话,陈珏自然明白其中蕴含的意思,之前与自己组成联盟,所付出最大的不过是自己的立场,而起目的也不过是为了获取更大的话语权,并不需要消耗多少钱财,如今则不同,一所学校,并不是单一的投资,一所族学的消耗都不是一般的小世家能够承担的,这种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公益性质学校,根本就不是普通势力能够负担得起的。

“无妨,我想要的并不是那些世家的族学,想要在华国大范围的推广这种贵族学校根本就是不现实的,我想要筹建的天民小学,不过是一种最基础的,能够教导贫民子弟最基础的知识的学校罢了,根据我们的估算,一所能够容纳一千人的小学,如果按照最基础的规划,不考虑用地则需要一千五百万左右,运营一年需要五百万元。”听到这个数字,两人都是松了口气,这个数字虽然同样不小,但是按照自己家族的实力来看,建造并且维持个十所八所问题还是不大的,凭借陈珏如今在华国的声势,哪怕是单单这张脸,这一形也不会是无功而返。

事实上,在前世的时候希望小学通常并没有这么多生源,能够容纳一千人的希望小学,都是城市之中公立小学的规模,通常的希望小学都是五十人到两百人左右,这些都是服务于人口分散的村落,班级设置不全,教师身兼多职,可能直接随便找个屋子,设施简陋,运营成本最大的便是教师的工资与课本,甚至有时候课本都是抄录或者传承的,一年一人几百块钱就能维持。

但是在华国则情况又不相同,这个世界并没有义务教育,因此在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有大量的留守儿童无书可读,无课可上,哪怕是在最偏远的地方,也能招到足够的生源,但是这种贫困地方的生源是不可持续的,很可能几年之后当地的适龄儿童就都读过书了,那么辛苦兴建的小学作用大减,所以在天民学派的幕僚商讨之后,便计划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兴建小学,并且提供住校的服务,提供给离家较远的同学。

事实上,不只是小学,很久还有更长远的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