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学?游山玩水!接着奏乐接着舞 > 第192章 《原道》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现在就连看热闹的外行,都能看出门道,那么这篇文章的含金量,已经不言而喻了。

司徒宇愣愣的看着投放到大屏幕上的这篇序文,这真的是人的智慧可以达到的吗?

转过身看着被簇拥起来的陈珏,司徒宇自识字以来,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一丝怀疑。

此刻,他再也没有心情参加什么文会,也没有自信来面对面前那个写出了《滕王阁序》的陈珏,自己刚刚的做法,如今看来,就像是小丑一样可笑。

就连最后那首《滕王阁诗》,其含金量也绝非自己今天所作出的诗词可以媲美的。

“原来,我并不是天才?”

喃喃自语,司徒宇看着自己的手,最后看了一眼陈珏,以及他写出的序文,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开。

看到司徒宇离开,胡中天,蔡子昕以及柳杨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内心有些犹豫。

他司徒宇可以不管不顾,一走了之,自己几人的身家可都是在江西呢,若是今天真的走了,那今后可就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了。

若是今日司徒宇胜了,一切自不必说,但是现在的问题,好像有些出乎众人的预料。

看了看其他两人,蔡子昕冷笑一声,毫不犹豫的转身跟着司徒宇而去,他俩也不想想,自己几人今日的所作所为,哪里还有和豫章王缓和的余地?现在能做的,只能是紧紧的抱住东宫的大腿,做一颗桥头堡罢了。

落子无悔,愿赌服输,左右横跳的人,从来就没有什么好下场。

胡中天沉默了片刻,追着司徒宇转身而去,他胡家与蔡家一样,与东宫绑定太深,现在像下船已经晚了,而且今日说到底不过是一次文会罢了,刘承乾虽然大涨了声势,改变了外界对于他的刻板印象,但是说到底,改变不了根本的身份。

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是陈珏写出来的,不是他豫章王或王府的幕僚写出来的,那么其中就有可操纵的余地了。

他陈珏与天民学派又不是豫章王的属官,今天是对手,明日未必不是盟友。

反倒是柳杨,最后选择留在了滕王阁之中,一直关注着场中形势的刘承乾眼前一亮,没想到今日丢了大脸的杨柳,竟然会做出这种选择。

在这种场合,能够留下,便已经足够说明很多问题了,柳家作为抚州的望族,根深蒂固,若是自己今日能够抓住机会,王府的势力未必不能第一次走出南昌。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哪怕是为了千金买马骨,自己也必须要作出表率。

只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陈珏的态度。

毕竟刚刚两人也算是闹得不太愉快,自己现在在外界看来,明显是与天民学派站在一条战线上的,虽然这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但是除了少数知情者,其他人并不知晓。区区一个柳家与陈珏相比,那便是不值一提了。

什么是芝麻,什么是西瓜,自己还是能够分辨的出来的,若是因为一个柳家,将陈珏推向对面,自己连哭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是谁帮助自己破局,刘承乾可是明白的很。

“陈学统,你的文学造诣,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我今天实在是大开眼界了。”

刘承乾站在陈珏身旁,情真意切的说道。

“不过就是一篇序文罢了。”

听到陈珏的话,在场的众人都沉默了片刻,不过?你看看你自己在说什么?

“陈学统不必谦逊了,这点眼光本王还是有的,今天的一幕,必然会记载在史书之中,被后人津津乐道。”

刘承乾愣了一下,不过看到陈珏平静的面容,内心也有些犹豫了,难道真的有人宠辱不惊,境界高深到这种程度?

“如果后人能够从中汲取到一丝的道理,那这篇笔墨就不算白费了。”

陈珏环顾了一下四周,见到众人都在注视着自己,便简单的述说了一下。

此刻,华国,所有关注着这场文会直播的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世家子弟,都在静静的听着陈珏的讲述,就如同最虔诚的学子。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博爱叫做“仁”,恰当地去实现“仁”就是“义”,沿着“仁义”之路前进便为“道”,使自己具备完美的修养,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德”。仁和义是意义确定的名词,道和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而德有吉德和凶德。

《原道》,韩愈,韩昌黎。

《原道》这篇文章,是昌黎公思想集大成之作,原文之中复古崇儒、攘斥佛老,抨击藩镇割据,要求加强君主集权,文中观点鲜明,有破有立,引证今古,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驳斥佛老之非,论述儒学之是,归结到恢复古道、尊崇儒学的宗旨,是唐代古文的杰作。

当然,在这里,情况还是有些不同的, 毕竟是在豫章王的地盘,多少还是要给一些面子,再加上陈珏也无意质疑其他学派,因此只是挑选了其中对于仁义礼孝以及道德博爱的论述,并且依次引申出来文以载道的重要性。

开拓眼界,立志明心,“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阐述教化用于自身、他人、内心的不同功效,彰显出天民思想对个人修养、人际交往及社会和谐的积极意义。而“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更是显示出了陈珏变革时弊的决心与勇气。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陈珏的声音缓缓停止,但是其中蕴含的思想,却如同绕梁的余音在滕王阁之中盘旋,伴随着网络,飞入了大华千千万万人的耳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