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战舰“希望号”化作一道银色的流光,悄无声息地滑入深邃的宇宙幕布,将那颗蔚蓝色的家园星球远远抛在身后。
舰桥内,气氛肃穆而专注。取代了地球重力的是模拟重力系统带来的微弱不适感,舷窗外不再是熟悉的蓝天白云,而是永恒的黑暗与远方冷漠闪烁的星点。初次真正踏入如此浩瀚的星际空间,即便是最训练有素的成员,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渺小与敬畏。
叶凡坐在舰长席上,目光平静地扫过各项数据屏幕。战舰正沿着上古文献中破译出的第一个“友好维度”坐标方向,以第二代空间折叠引擎的最大安全功率航行。目标坐标位于太阳系之外,一个被上古先辈标记为“艾瑟拉”的星域,按照目前的航速,预计需要近一个月的宇宙时间。
“所有系统运行正常,空间折叠引擎稳定,维度共振探测器背景噪音处于预期范围。”林曦清冷的声音从导航位传来,她的双手在复杂的全息操控界面上轻盈跳动,如同演奏一曲无声的星际交响乐。
“引擎室报告,异能矩阵同步率98%,能量输出平稳。”雷天粗犷的声音通过通讯器响起,即使在星际航行的新奇中,他也保持着对动力核心的绝对专注。
艾莉丝则闭目坐在战术感知位,虽然精神力量尚未完全恢复,但她那S级巅峰的感知依旧如同一张细密的网,覆盖着战舰周边数万公里的范围,警惕着任何可能的精神波动或能量异常。
陈教授和他的团队则在科研舱内忙碌着,不断校准着各种探测仪器,记录着航行途中收集到的宇宙射线数据、引力微澜以及空间曲率变化,这些都是宝贵的第一手星际环境资料。
最初的几天,航行相对平稳。除了需要适应失重环境和宇宙辐射的细微干扰外,并无特别事件发生。队员们甚至有时间在专门的训练室内,进行低重力环境下的适应性训练,叶凡也借此机会,进一步熟悉和巩固七阶中阶的宇宙归元之力。
然而,宇宙的深邃,很快便向这群初出茅庐的探索者展露了它冰冷而危险的一面。
航行第七天,警报声首次尖锐地打破了舰桥的宁静。
“警告!前方探测到高密度陨石群!相对速度极高!预计三分钟后接触!”负责探测系统的船员大声报告。
舷窗外,原本空旷的星域前方,出现了一片如同灰色海洋般翻滚涌动的小行星带。无数大小不一的陨石,在引力的作用下杂乱无章地高速飞行,大的如同山岳,小的细如尘埃,但它们共同构成了足以将任何坚固舰体撕裂、撞碎的死亡陷阱。
“规避机动!林曦,计算最佳路径!”叶凡立刻下令,声音沉稳。
“路径计算中……陨石群密度超预期,存在大量不可预测的轨迹扰动,常规规避成功率低于40%!”林曦的语速加快,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强行进行空间折叠跳跃风险极高,很可能被紊乱的引力撕碎。
“雷天!”叶凡看向通讯器。
“明白!清理通道是吧?交给我!”引擎室内,雷天咧嘴一笑,仅存的左拳紧握,狂暴的紫色雷光在他周身闪耀!他并未离开引擎室,而是将磅礴的雷系能量,通过特制的能量传导系统,灌注到战舰外部预设的几门副炮中。
“滋啦——轰!”
数道粗大的紫色雷蛇从战舰侧舷喷射而出,并非直接攻击大型陨石,而是精准地轰击在那些中小型、轨迹难以预测的陨石上!雷光爆闪,无数陨石在接触到毁灭性雷霆的瞬间便化为齑粉,硬生生在密集的陨石群中,开辟出了一条相对“干净”的临时通道!
“就是现在!微调航向,切入通道!”林曦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双手疾舞,操控战舰以毫厘之差,沿着雷天开辟的路径,如同灵巧的游鱼般钻入了陨石群。
舰体外部传来密集的、如同冰雹敲击的“噼啪”声,那是无法完全避开的微小陨石碎屑撞击在强化护盾上的声音。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紧盯着舷窗外那飞速掠过的、巨大而狰狞的岩石阴影。
几分钟后,希望号险之又险地穿过了这片危险的陨石海,重新回到了相对空旷的星域。
“呼……”不少人长长松了口气,背后已被冷汗浸湿。
但这仅仅是开始。
航行第十一天,战舰闯入了一片异常的空间区域。这里的空间结构极不稳定,仿佛被无形的大手不断揉捏、扭曲,形成一道道肉眼不可见、但探测器疯狂报警的“空间乱流”。
战舰开始剧烈颠簸,仪表盘上的读数疯狂跳动,模拟重力系统也出现了片刻的失效,几名正在走动的队员险些飘飞起来。
“空间乱流!强度等级七!护盾能量正在被快速消耗!”林曦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她的空间异能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干扰,难以精准预判乱流的走向。
“启动惯性稳定器!最大功率!所有人员固定好自己!”叶凡紧握扶手,感受着舰体传来的令人牙酸的金属呻吟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