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惹不起的玉面神探 > 第231章 黎痕接到神秘来信

惹不起的玉面神探 第231章 黎痕接到神秘来信

作者:骁龙小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09:36:29

萧政冷哼道,“景大人,本王能护你一时,一旦太子解除禁足,定会向你问罪。在京城为官,还是要圆滑些。”

景寒封好似听懂这番话的深意,恭敬地行礼,“下官多谢王爷提点!”

“本王还有大案要查!”萧政轻甩衣袖,瞧了一眼身上的紫袍,“黎奉惨死于监牢,死因蹊跷,黎痕是东宫侍卫总管,定不会善罢甘休。”

萧政说完话便走出县衙大牢,心中全是疑惑:黎奉之死是意外,还是有人故意为之?黎痕是黎奉之兄,黎奉惨死于万年县监牢,黎痕定会报复。太子是否知情?若太子知情,黎奉身上定有隐秘?凶手为何一定要置黎奉于死地?

宋妍从后面追上来,大声问,“王爷,少主,黎奉一死,线索又要断了吗?”

“本王记得当日黎奉亲眼见过那些大闹酒楼的流民,后来那些流民便被万年县衙安置在通善坊济安寺,只是失踪的流民的一部分。黎奉的死根本不是意外。”萧政目前没有证据,亦不能暗自揣测,“此事需要证据,这个案子越来越复杂,幕后之人到底想要干什么?要勘破此案要用其他手段。”

“少主,你不是神探吗?这次怎么不灵了?”宋妍忍不住发问。“什么人一下子要掳走七十余名流民?又不是蛮族祭祀!”

听到这番话,萧政心中一颤,“蛮族祭祀?即便是蛮族祭祀,也是用牲畜牛马之类,何时用到活人?”冲着身后的陈缇招手,“去查一下黎痕和黎奉两兄弟的底细。本王正在查案,黎家两兄弟在此时跳出来,定然与此案有关联。”

萧政在后衙正堂坐着,等待着万年县令景寒封的到来。宋妍站在萧政身后,陈缇领着十几名护卫站在正堂大门前。景寒封战战兢兢地进入后衙正厅,手中拿着一份文书,身后跟着捕头秦禄,“王爷,这是新的验尸文书。”

萧政接过新的验尸文书,看了一眼,“死者脖颈处有明显的勒痕,很明显是凶手先用绳子勒死,再将其吊在房梁上。万年县衙的仵作前后两次验尸,当真是不称职啊。”

景寒封用手擦着额头的汗珠,接连回答,“王爷教训得对!下官定早日破案,找到害死黎奉的真凶。”

“景大人,请坐,这里是你的县衙!”萧政轻摇折扇,手指身上的紫袍,“本王今日穿的紫袍,明日是否有人来弹劾?”

“王爷兼任禁军虎贲营统领,从三品统军武职,又是朝廷护军,可配紫袍,金鱼袋,御史台御史不敢站出来弹劾。”景寒封躬身行礼,“黎奉之死甚为蹊跷,当日在东市胡家酒楼前,一众流民大闹酒楼,酒楼掌柜黎奉仗势欺人,这才被县衙羁押。这些流民后来在通善坊济安寺无故失踪,黎奉曾见过这些流民。这是下官所知晓的全部案情。”

萧政冷哼三声,“你还不傻!本王自会勘破此案,万年县衙要查出杀害黎奉的凶手。”

景寒封刚想说话,雍王周胥身穿一身朱色团龙纹袍进入万年县衙后衙正堂,猛然合上折扇,“表兄,今日为何要在万年县衙查案?”

景寒封和秦禄再次施礼站在正堂一侧。

萧政呵呵一笑,大声回答,“雍王,表弟,昨夜黎奉惨死于万年县衙大牢,这个黎奉曾见过失踪的十余名流民。我们刚寻到一条线索,很快又被人掐灭。本王只能另想办法破案。”

雍王周胥瞪着站在面前的万年县令景寒封,“景县令,人在县衙大牢,还能惨死,这是你的失职,早日查到杀死黎奉的凶手。”

景寒封无奈地低头,“雍王殿下,下官知罪,定早日查出真凶。”

萧政大手一挥,“景大人,秦捕头,你们先出去,本王和雍王有事相聊。”

景寒封领着捕头秦禄离开后衙正堂,萧政瞧了一眼坐在面前的雍王周胥,低声说道,“姑父是否答应表弟的启奏?”

雍王周胥笑着点头,“父皇已恩准,这瓮中捉鳖之计何时开始?”

“什么瓮中捉鳖?凶手利用此计在济安寺掳走一众流民,只是其中关节不甚明了。”萧政端起茶盏品茶,随即放下手中的茶盏,“表弟,本王已派人去调查黎痕和黎奉两人,今日在监牢中黎痕险些斩杀景县令,这两兄弟定是感情深厚。”

雍王周胥第一次感觉查案如此好玩,“精彩!太精彩了!万年县衙这些人办案不力,指望不上了。现下右骁卫全面封锁通善坊济安寺,定能找到新的查案线索。”

萧政继续说道,“表弟,万年县衙必须要在我们破案前查到杀死黎奉的凶手,景寒封必须要保住,此人是门下省景侍中的亲侄子,景侍中素来与太子不对付,只有保住景寒封方能保住京城的安稳。此次京中流民失踪一案定与太子脱不了干系,我们不能令局面失衡。今日你弹劾一个景寒封,明日太子会安插一个亲信在万年县。现下的京城不能再生乱。日后表弟还要入朝听政,岂能任由太子在京城随意摆弄朝局?”

雍王周胥轻摇折扇,打了一个喷嚏,“现下朝堂上有众多官吏不愿站队太子,这股势力能牵制住太子笼络的朝堂势力。这个案子虽难查,凭借表兄高超的查案水平定能快速查清案子。”这是他对萧政的评价。

萧政回忆着近两日通善坊济安寺之事,问了一个问题,“雍王,表弟,这些流民即便被人迷晕在济安寺大殿,那么多人是怎么出城的?若是白日出城,守门的兵士们为何没查出来?若是深夜出城,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放他们出城?若是宵禁前出城,这些流民为何会心甘情愿地跟着出城?这方面说不通啊。”

雍王周胥默默点头,继续说道:“七十五名流民失踪,现下谁也说不清这些人的下落,若背后之人不主动跳出来,我们又该从何处去寻找?”

“此事我们再考虑考虑。”萧政轻摇着头,“京中流民事关重大,须有万全的计划方能行动。”

雍王周胥只能无奈地答应,“表兄,京中近千名流民被万年县衙妥善安置在京郊的几处村庄,为何唯有这七十五名流民失踪?幕后之人要用七十五名流民作何用?”

这些问题皆令人难以回答,萧政只能叹气,低声讲道,“雍王,表弟,本王曾和异良人有过闲谈,这江湖上能人异士众多,西域在归顺之前有诸多小国,西域有大巫师就是先知能预测未来之事。在这繁华的兴安城中不知暗藏着多少能人异士?”

“大巫师不是祭祀之人吗?西域早已归顺大荣,这些人怕是早已四下逃散......”雍王周胥低声讲道,“我们只管查案就行,西域那些小国早已消失。”

萧政缓慢地站起身,或许是这样,“我们先回王府,再想破案之法。”拉着雍王周胥离开万县县衙。万年县令景寒封站在县衙大门前望着萧政等人离开的身影,扭头看了一眼捕头秦禄,低声讲道,“秦捕头,暗查谋杀黎奉的凶手,一定要让牛五郎讲出他所知之事。此次雍王殿下和武平王一同查办京中流民失踪一案,我们要大力协助,到时案子勘破,定会有人替万年县衙说话。”

“卑职即刻去办!”秦禄躬身行礼,转身去后衙大牢提审人犯。

景寒封长出一口气,抬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禁不住感叹,“京中流民失踪一案牵涉太子殿下,若此案果真与东宫有牵连,待太子解除禁足,定会来寻本官的麻烦。武平王在朝堂不站队,算是能与太子抗衡之人。本官在朝中为官自当谨慎行事。”这才是他的真正心思。

他每次见到武平王萧政,总是恪守朝堂礼制,此次京中流民失踪一案,无人敢站出来查案。陛下便令萧政担起查案之重责。景寒封深知此案之利害,故而处处躲避,近些日子黎奉惨死,他只能挺身而出,协助武平王萧政查案。

当夜东宫侍卫总管黎痕在东宫当值巡视,满心忧虑,在子夜之时回到东宫侍卫总管住处,打了一个哈欠,用火折子点燃房中烛台,缓慢地坐在桌案前,发现桌案上放着一封信,“噌”地站起身四下相看,并未发现他人的踪迹,感觉后背发凉,拆开书信看了一眼,长出一口气,“原来是这样,黎奉曾投靠顺阳王为其管理东市胡家酒楼,还见过那些大闹胡家酒楼的京城流民,书信的署名是暗渊阁主。暗渊阁主为何要给我投信?上次暗渊阁主投书信来威胁,还告知万年县令景寒封和武平王萧政联合设圈套害黎奉下狱。这暗渊阁主倒真是消息灵通,神通广大。”

黎痕左右看了看,想到手中的书信,此书信必须烧掉,刚把书信放在蜡烛前点燃,一直到书信全部化成灰烬。

“——咚咚咚——”

此时有人在敲门,黎痕全身一颤,看了一眼地上的灰烬,迈着急促的步子走到房门前,猛然打开房门,大叫一声,“杜詹事!”面前之人是东宫詹事杜平仲,杜平仲披了一件厚披风,瞧见黎痕脸色惨白,“黎总管,为何还不歇息?莫非还在为令弟的案子忧虑?万年县衙不敢怠慢此案,定会查出谋害令弟的凶手。殿下已传令雍州刺史早日破案。”

黎痕躬身行抱拳礼,“卑职谢过太子殿下体恤!今夜太晚了,明日卑职定请杜詹事喝酒。”

“一言为定!”杜平仲手指黎痕,笑着转身离开,“早些睡!”

望着杜平仲离开的背影,黎痕轻拍胸脯,长出一口气,缓缓地关上房门,独自靠在房门身后,“东宫也不安宁!”缓慢地走到床榻前坐下,思虑着明日之事,突然想起那封书信上讲的另一件事,“暗渊阁主要求继续搜捕流民,将留在京城的暗藏流民赶到京郊。”

黎痕平躺在床榻上,一时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只能再等机会。黎奉之死,确实对他打击很大,暗渊阁主以黎奉的秘密为把柄处处对他逼迫和威胁,他只能乖乖就范。

这个夜晚尤为静寂,兴安城南部的通善坊济安寺上空时不时有黑影出没,夜晚值守的右骁卫校尉陈封偶尔抬头看着夜空,并未发现这些,心中依然有疑惑,“萧将军为何会如此安排?济安寺早已没有人,百余名兵士在这里,是在做什么?此次值守怎么会如此不安?”济安寺前院后院好似能听到流民的哭泣声,还有孩童的啼哭声,这些声音时而大,时而小。

总之,就是济安寺不太平,陈封多年来领兵打仗,对这些早已习惯,想要搞清楚下一步是什么,猛然抬头发现一个黑影,大喊一声,“有刺客!有刺客!”四下看了看,还是没有发现人的踪影。

“或是有人故意在这里闹着玩!”陈封更加疑惑,心中略有几分恐惧,壮着胆子继续去后院巡视。这兴安城果然不简单,大半夜还有黑影出没,不是刺客,就是过路的四方游侠。

此时宣阳坊武平王府正清苑院中,一个黑影稳稳地落下来,有人干咳一声,“今夜济安寺可有收获?”说话之人是身穿睡袍的萧政,这个黑影是女侠客宋妍。

今夜萧政派宋妍大半夜去通善坊济安寺看一看。

宋妍将萧政拉到一旁,打了一个哈欠,小声讲道,“今夜济安寺中并无收获,一开始有人进入寺中,后来很快离开,好似是过客,就是很难分辨。他们对右骁卫并未起疑。接下来要做什么?”

萧政长叹一声,“右骁卫在京城搞出这么大动静,背后之人定不会善罢甘休,看来本王要在流民身上找突破口,若此时有流民在京城闹事,本王便能顺藤摸瓜抓到背后之人。现下到哪里去找敢在京城闹事的流民?破案还要等待时机!”

“破案还需要等待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