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惹不起的玉面神探 > 第126章 皇商向圣人陈情喊冤

惹不起的玉面神探 第126章 皇商向圣人陈情喊冤

作者:骁龙小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7 09:36:29

胡鸣在旁呵呵一笑,故意提及颍州之事,“听闻上个月在颍州,我家兄长协助颍州府衙查案,还牵连晋主事无辜入狱,是否心中还在记恨我家兄长?”

萧政干咳一声,原本不想再提此事,偏偏又被胡鸣故意提起,“阿鸣,颍州之事本世子和晋郎君并无恩怨,颍州之事早已成为过往,何必再次提起?”瞪着胡鸣大声斥责,“罚酒!罚酒!”

胡鸣意识到说错话,站起身,倒满一碗酒,端起酒碗,恭敬地敬酒,低声说,“晋主事,在下就是一名郎中,不会说话,只为真心,自罚一碗酒,望晋主事莫要怪罪!”

晋衡瞧着胡鸣一口气喝完一大碗酒,笑着摆手,点着头,“颍州之案,本郎君确实有过错,萧世子还曾多次提醒,现下已收到惩罚。不提了,今夜好好喝酒!”

萧政忍不住点头,满脸愁容,提出一个问题,“晋郎君,本世子虽不在刑部任职,依然在朝堂上听政,这些皇商不可逼得太紧。一旦这些皇商闹起来,圣人亦会下不来台。但凡处事,要多考虑些,莫要把他们逼得太紧!”

晋衡并未想到这个问题,禁不住点头,如实地讲出刑部众人的想法,“刑部同僚一致认为要给皇商施言成一个教训,决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见此情形,萧政便不再说话,继续喝酒。原本这就是刑部之事,与他无关。今夜晋衡的突然登门大有炫耀示威之意,对于此时的他来说,就是很可笑的举动。

萧政嘱咐胡鸣亲自送晋衡离府,并未亲自去送,以今时今日他的地位和身份送一位刑部主事一旦传出去,又要遭御史弹劾一番。

萧政独自站在湖心亭轻摇折扇,一脸严肃,禁不住叹气,暗自思虑:

“这刑部行事办案太过偏激,如此对待皇商施言成,定会引起京中一众皇商的不满,这朝堂怕是又会有一场争吵大战!”

胡鸣又一次进入湖心亭,一脸疑惑,低声发问,“兄长,今夜晋衡到底所为何事?”

萧政打了一个喷嚏,呵呵一笑,大胆揣测,“阿鸣,刑部这次从重处罚皇商施言成,怕是想要试探。晋衡此次登门就是想拉拢本世子为刑部撑腰,本世子又不是刑部之人,在朝堂之上只认公义,不站队,不结党。晋衡的心思,本世子早已瞧得清楚,昔日的晋衡,兢兢业业;入京后的晋衡,心思深沉,想要攀龙附凤。本世子既不是一国宰相,又不是武将之首,何必要趟这浑水!”

胡鸣听不懂这些,摇着头,“听不太懂!晋衡这样的小主事,怎会有这样复杂的心思?皇商斗不过刑部主事,这是常理!”

“此事不简单!”萧政一时想不通刑部此次的用意,低着头,“阿鸣,顺国公府在京城不可太耀眼,不做出头鸟,在朝堂之上一切皆以圣人之命为准,刑部办案合情合理,即便闹出大乱子,那也是刑部的失职。一旦本世子掺和进来,定会将太子和雍王牵连进来。在朝臣眼中,本世子早已是太子和雍王一派。在皇宫之中,皇后姑母处处遭到武妃的刁难,太子被册立那一刻起,便有无数支暗箭射来。本世子只能自保。”

胡鸣叹息三声,摇着头,“兄长乃是聪慧之人,定能在朝堂站稳脚跟。”这是他心中的期盼。

萧政合上手中折扇,用手拍着胡鸣的肩膀,笑着讲,“阿鸣,你只管行医,莫要担忧本世子在朝堂之处境,一个小小的晋衡,翻不起什么大浪!”

胡鸣低着头,傻笑一声,“兄长,入太医署一事还要抓紧!”

萧政拉着胡鸣的手臂,从衣袖中掏出一份文书和官凭递给胡鸣,“阿鸣, 这是圣人亲赐的太医署入职文书,尚书右仆射联合胡老将军的旧部一同向圣人启奏恩荫,圣人听闻你在京中的行医美名,亲赐你为太医署医正,从九品下,把医馆的事情处理妥当,便去太医署当值,好好跟前辈们学习。”

胡鸣接过任职文书和官凭,叹息三声,无奈地点头,“医馆之事三日内定能交接妥当,叔父早已找好替代的坐镇郎中,太医署医正官职低微,日日能学到最新的医术,还算不错。”想起早已逝去的云麾将军胡正道,“说到底还是圣人的恩荫,阿爷和三位兄长当年战死于颍州金霞关,圣人还记得胡家一门忠烈!”

萧政板着脸,大声讲,“阿鸣,入朝为官莫要看中品轶,五品,六品,七品,九品,并无区别,你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即可,亦不会辱没神医张景逸和颍州名医谷济慈的声名。”

胡鸣想要转身离开,不想再听下去。

“太医令济云松和胡正道老将军有交情,自会在太医署照拂你一二!”萧政原原本本地转达尚书省右仆射萧伯达的话。

在大荣,为国戍边之将士皆受世人敬重,从云麾将军胡正道到明威将军萧碧海,世人对其惟有崇敬之心,萧伯达冒着被圣人重罚的风险执意上奏为胡鸣请恩荫,圣人并未对此多加怪罪,反倒嘉奖其敢于进谏。

萧政望着胡鸣离开的背影,呵呵一笑,扭头瞧见护卫刘明,笑着讲道,“刘明,胡正道老将军在天上看到阿鸣长大成人,还成为京城百姓敬重的名医,定会很欣慰。”

刘明,既是萧政的车夫兼护卫,今夜瞧见这一幕,心中甚为高兴,躬身施礼,“世子,这世间之事皆如此,当年萧将军和胡老将军惺惺相惜,在禁军,在卫军,是战场上相互扶持的兄弟!世子和胡郎君亦是亲兄弟!”

萧政点点头,撂下一句话,“今夜令巡院的护卫打起精神,现下京城不太平,好生巡院!”

“在下遵令!”

这一夜萧政躺在正院正房书房的床榻上,轻摇着折扇,暗自叹气,“太宗一朝刑法宽松,没想到太宗皇帝驾崩后,当年的昭王即位登基,搞得刑法严苛,刑部办案亦是苛责每一位官吏,地方刑狱之死刑皆需上报刑部核准方能执行。圣人制定的律法尚可,只是下面执行之属吏多有欺诈,方有今日之乱局。”

对于这些,萧政有独特的见解,在没有足够的把握之前不敢擅自进言,或许此次皇商施言成一案会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第二日宣政殿上发生的争吵正如萧政所预料那般,大殿上御史台一众御史弹劾刑部的奏章放在大荣皇帝周璟的御案上,刑部尚书林康正在接受弹劾,萧政冲着陆云卿使眼色,希望他站出来为刑部求情,陆云卿干咳一声不想因此受罚。

周璟拿着奏章,缓慢地站起身,大声问:“朕亲赐的大荣义商施言成宅院发生人命案,刑部为何将其全家逮捕入狱?凶手是谁?御史在弹劾刑部,你们都说一说!”

尚书省左仆射赵无极脸色阴沉,瞅了一眼萧伯达,“陛下,此案由刑部审理,督促刑部快速破案即可,施言成虽为皇商,依然要遵大荣律法。”

萧伯达叹息一声,手持玉笏站出来,“陛下,此次御史台弹劾实乃刑部办案过激,刑部再办理此案已不合适,此案应移交大理寺审理,严惩办案不利之官吏,以安抚一众皇商之心。”

周璟摇着头,从御案前走到一众大臣面前,手指大殿中的百官,“刑部办案,御史弹劾,皇商联名抗议,谁有破解之法?”慢步走到杜怀庆面,“你来说!”

中书令杜怀庆站手持玉笏,低声回答,“陛下,刑部办案需要时日,督促刑部限期破案,不可拖延,至于皇商派一人去安抚即可。”

太子周靖站在前面不知如何应对,扭头望着满殿大臣,脸色逐渐变得煞白。

周璟慢步回到御案前,将手中的奏章扔到御案上,脸上的怒气消解大半,高声讲,“朕常教诲你们,莫要轻看皇商,皇商亦是大荣百姓。”瞧了一眼太子周靖,“太子,安抚一众皇商之事交由你去办!要办好!刑部办案属职责,过激便不好!”

“散朝!”

内侍总管安康大喊一声,“散朝!”

安康搀扶着周璟走向宣政殿后殿,今日朝会之情形令人不安。留在宣政殿的一众官吏相互看看,萧政轻轻推着陆云卿,小声问道:“陆少卿,你为何不站出来将此案抢过来?”

陆云卿瞪着萧政,不想回答,带着几分烦躁,“这是案子吗?这是烫手山芋!谁接谁倒霉!大理寺日日忙碌,还有心思抢案子!刑部想要强出头,太好了!”

萧政“哦”地回应一声,摇着头,“这朝堂看不懂,就是相互倾轧,幸好本世子待在中书省,不用操心刑部和大理寺之事。”

陆云卿长出一口气,暗自咒骂,“这个可恶的萧世子!当真是看戏不嫌事大!”

此时中书令杜怀庆早已被圣人请去甘露殿议事,今日早朝之事很快在京城四处流传,原本只是一桩弹劾案,竟被百姓传得变了样儿。

这正是大荣皇帝周璟担忧之处,初入朝堂的太子周靖对此事亦是头疼,既已接旨,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走。

萧政刚想要离开宣政殿,竟被萧伯达叫住,“政儿,胡鸣入太医署之事要抓紧,不可迁延。”

萧伯达再次提起胡鸣之事,萧政无奈地点头,“萧相,胡鸣三日内定去太医署报到任职。”

萧伯达低声嘱咐,“政儿,刑部之案莫要掺和,尤其是新任刑部主事晋衡,远离他。行事低调,莫要强出头。”

萧政点点头,又听到一句话,“若你空闲之时多去后宫走动走动,皇后娘娘那边要多走动。”

萧政继续听着,被萧伯达拉出宣政殿,心中暗自后悔:

“萧相好生烦恼,每次见面皆要耳提面命一番,日后还是躲着些为好。”

萧伯达一直把萧政送到中书省才离开,望着萧政进入中书省所在的宫殿大门,叹息一声,“河东萧氏后背之中唯有萧政能担起大任,年纪轻轻便是顺国公世子,萧氏一族的年轻后辈还需他来教诲,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损伤。本相官居尚书省右仆射,不能正大光明地提携河东萧氏后背,当年顺国公在封地安平县收养的一众孤儿今时今日大半已成材,或为文臣,或为将军,或为校尉。还真搞不懂这是何道理。”

此时中书省中书令杜怀庆手持玉笏走近前,躬身施礼,“萧公,今日来中书省所为何事?舍不得萧政!”

萧伯达拱手还礼,笑着点头,“恭喜杜公升任太子太傅,日后定是前途无量!”

杜怀庆干咳三声,瞧着面前之人,“萧公,莫要打趣本公!太子不好教,萧世子在政事堂行事机敏,望萧公放心!”

萧伯达忍不住点头,又提了一句,“世人皆知杜公不讲情理,但世人不知杜公处事公允,不偏不倚,颇有当年魏相之遗风。”

望着萧伯达离开的背影,杜怀庆手捻白胡须,点着头,“这个朝堂向来如此,太子接手安抚京城皇商一事,亦是第一重考验。萧政机智敏达,还算聪慧,亦能平稳顺利承袭顺国公之爵位。”

杜怀庆突然想起今日在甘露殿面君之事,大荣皇帝当着他的面发了一通脾气,大声喊,“刑部办案毫不顾忌施言成皇商的身份,还没开审便抓其全家入狱,京城一众皇商来势汹汹逼迫朕,刑部不会办事。”瞧着杜怀庆一眼,“杜卿,朕任命你为太子太傅,帮着太子安抚京城一众皇商。”

想到这里,杜怀庆接连摇头,“刑部直属尚书省,办案怎么如此?又是一件难办的案子!”

想到萧政,轻拍脑袋,“有主意了!”

待他进入中书省政事堂,瞧见坐在书案前的萧政,低声问道:“萧舍人,你帮本相出个主意。可好?”

萧政抬起头,面色凝重,瞧着杜怀庆冷峻的面庞,“杜公,可否是安抚京城一众皇商?若想安抚京城一众皇商,不如释放施言成全家,将施言成软禁在其宅院,一可继续查案,二可摆出尊重皇商的姿态,利用施言成的影响力平息京城的流言。”

杜怀庆笑着点头,“果然不错!秦公把你教得很好!先忙公务!”大手一挥,“你这个崇文馆侍讲学士,要提前备课,日后遇事莫要慌张。”

萧政恭敬地施礼,“下官多谢杜公教诲!”

此时此刻杜怀庆好似读懂秦久阳的暗中布局,秦久阳致仕已有十年,依然挂念着朝政,为朝堂输送英才。

“杜公!杜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