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417章 问为什么走树说它也在等

醉剑江湖 第417章 问为什么走树说它也在等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晨光初透,带湖畔薄雾如纱,桑树静立院中,枝干苍劲,皮纹深裂,仿佛刻尽岁月烽烟。

辛阿桑每日清早必来树下,小手抚过一圈圈年轮,口中喃喃背诵爷爷的故事——那些她从未亲历却早已熟稔于心的往事,从《美芹十论》被束高阁,到滁州夜火焚营,从朝堂独奏北伐之策,到带湖孤灯独守残卷。

这一日,天刚破晓,露珠犹悬叶尖,她忽然踮起脚尖,对着桑枝清声唱道:

“爷爷上书被拦住,喝酒写书到天亮;

爷爷打仗不杀人,烧火退了十万兵;

爷爷拔剑又收鞘,说百姓比命还重;

爷爷种树不种田,为的是让后人懂……”

童音清越,如泉击石,在寂静的庭院中荡开涟漪。

周守根正提桶浇水,闻言猛地顿住脚步,水泼了一地。

他瞪大双眼,盯着那随歌声微微颤动的树皮——每一声落,裂纹便轻震一分,竟与音节应和,如同呼吸同步。

风拂过时,叶片簌簌作响,不再是自然之声,倒似低语附歌,字字相扣。

“这……这不是孩子在念。”老园丁喃喃自语,桶坠于地,“是树在学话。”

当夜,月隐云后,风雨欲来。

周守根蹲在桑树根旁,一遍遍浇着清水,手指轻轻摩挲树根裸露处,像对待垂暮故友。

他低声呢喃:“你听得懂是不是?你也记得他走过的路?你也想把这话传下去?”

话音未落,一阵微颤自根系传来,顺着泥土直抵掌心,仿佛回应。

翌日清晨,辛元嘉拄杖立于庭前,面色沉静,目光却深如古井。

他缓缓闭目,金手指“木语通忆”悄然开启。

刹那间,神识沉入桑脉——只见树干之内,经络纵横,竟如血脉奔流,每一圈年轮皆化作一幅画卷:少年执剑、壮年奏对、战场纵火、江畔投枝、收剑入鞘……无数抉择交织成图,层层叠叠,终凝为四字烙印心核:

不使一人含冤,不令一村失守。

并非为封侯拜相,亦非争青史留名。

他一生所守,原只是这最朴素的执念。

范如玉扶着他臂膀缓行而来,忽停步,指向北侧一枝新芽:“你看。”

那枝条纤细却笔直,斜刺苍穹,方向分明朝向中原腹地——开封所在。

辛元嘉心头一震。

他运功感应,瞬息回溯此枝抽芽之日——正是陈砚声母子相认那夜。

当年陈氏老妇跋涉千里寻子,曾在带湖借宿,哭诉金人南侵时骨肉离散之痛。

他亲手为她写信呈递建康府,助其团圆。

那一夜,春雷初动,桑枝破皮而出。

原来树知其心,向故土而生。

“我未归,它替我望。”他轻声道,声音极淡,却如铁铸。

范如玉望着那枝,眼中泪光闪动,嘴角却扬起笑意:“你总说退隐是归耕,其实你是把心种进了土里。从此山河有根,不必再漂。”

此时陆子游已在草堂整理毕《桑荫录》,竹匣封缄,墨香未散。

他本欲即日启程南下,将此书记载流传,以醒后世。

临行前夜,骤雨倾盆,电光撕裂天幕,雷声滚过湖面。

轰然一声巨响——

桑树一枝应声而落,不偏不倚,正坠于书案之上,断裂处平整如削,年轮清晰可见,中心赫然显出一个天然纹理所成的字:

陆子游惊起,燃香跪拜,整夜不敢合眼。

次日晨,他双手捧枝至辛元嘉面前,声音发颤:“树知您不言退,而在等——等民心醒,等敌自退,等后人懂。”

辛元嘉默然良久,伸手抚过那断面,指尖触到“等”字纹路,如抚旧伤。

他未语,只唤阿桑取来笔墨,亲自拓下印记,贴于堂前正壁。

自此,每日朝阳初升,那“等”字便映在墙上,与窗外桑影交叠,仿佛天地共书一诺。

数日后黄昏,晚风微凉,桑叶轻摇。

忽有马蹄声由远及近,止于院外。

一名青衣使者下马,神色倨傲,乃史浩心腹旧吏。

他手持一封泛黄遗信,冷笑进门,扬言奉先相国遗训而来,讥辛元嘉“辞庙堂而避责,弃天下若敝屣”。

众人愤然欲斥,唯辛元嘉不动。

他缓缓起身,拄杖前行,步履沉稳,径直引那人至桑树之下。

风正好穿过枝叶,簌簌作响,如低语,如叹息,如千军暗涌,万民齐呼。

辛元嘉抬手,指向树影婆娑之处,只说一句:

“你听。”风穿林樾,叶响如诉。

那青衣使者立于桑树之下,原是抱着讥诮而来——史浩遗信在袖,字字如刀,句句斥辛元嘉“负国才而逃世责,弃天下之重于草野”。

他本欲掷信于地,扬长而去,好教世人知这“抗金名臣”不过一介畏战避事的腐儒。

可当辛元嘉引他至树前,只说一句“你听”,他竟僵立当场,再难移步。

起初,风过枝叶,不过寻常簌响。

但片刻之后,声渐不同。

那声音不再散乱无序,而是层层叠叠,由远及近,仿佛自地底涌出,又似从云外传来。

先是铁甲相击之声,千军列阵,旌旗猎猎;继而转为低语呢喃,万家灯火下百姓执火守夜,祈祷征人归还;最终,一切喧声沉淀,化作清越童音,齐声唱起《赦令谣》——那是乾道四年,辛弃疾主政滁州时,为免株连冤狱,连夜上奏请赦三千流民所创之歌,曾传唱江淮,如今早已湮没于岁月。

可此刻,它竟从桑叶间流淌而出,一字不差,一句未乱。

使者脸色骤变,踉跄后退,背抵院墙。

他瞪着那棵老树,眼中惊惧交加,仿佛见鬼神显迹。

他自幼习儒,不信怪力乱神,可眼前所闻,非幻非梦,更非人为所能伪造。

那歌声自树脉中生,随风而动,竟似整座山林都在替一人诉冤、明志、传誓!

“原来……退处亦有千军。”他终于吐出这一句,声音微颤如秋叶将坠。

再看辛元嘉,却见老人静立如松,白发拂肩,目光却不曾落在他身上,只凝望着北方——那一枝始终指向开封的嫩条,在晨光中微微摇曳,如弓待发。

使者久久不语,终是低头,从怀中取出那封泛黄遗信,指尖微抖。

他在史府多年,深知此信若传回朝堂,足以掀起波澜。

可此刻,他忽然觉得这纸墨轻如尘埃,不值一提。

当日黄昏,他悄然离村。

行至十里坡,驻马回望带湖烟水,默然良久,忽取信投入火中。

焰起瞬息,字迹焚尽。

归报之时,仅书八字:“辛公不在朝,然天下有声。”

当夜,月华如练,洒落庭院。

辛元嘉拄杖独行至桑树下,范如玉未随,只隔窗静望。

他伸手抚上树干,掌心贴合裂纹深处,闭目运功,最后一次开启“木语通忆”。

然而这一次,不再是他的意念主导树脉,而是树脉主动呼应——经络跳动,竟与他心跳同频,一息一应,如双弦共振。

“我不再刻了。”他轻声道,声音几不可闻,“该说的,它都会说。”

话音落时,一阵微风掠过,满树桑叶齐齐翻转,叶背银光闪动,宛如星河倾泻。

次日清晨,村民早起汲水,惊见桑树异象:昨夜风雨未曾折枝,反见新皮愈合,旧痕尽隐,唯余苍干挺立,冠盖如云,北向之枝愈发劲直,形如挽弓待发。

阿桑蹦跳而来,攀上低桠,忽觉掌心触到一片温润异样——她低头细看,只见某片新叶背面,叶脉交错间竟似有微光流转,隐隐勾勒出某种不可言说的纹路。

她尚未来得及呼喊,忽听身后“咔”一声轻响。

扭头望去,主干南侧一处老皮,昨夜尚平整如常,今晨竟现出一道新鲜裂纹,蜿蜒曲折,走势奇特,竟似天然成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