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317章 灯不灭时

醉剑江湖 第317章 灯不灭时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二更天,雪势稍歇。

风如刀片刮过城头残垣,断旗猎猎,似未尽之誓。

护城河上冰层新裂,水汽升腾,在夜色中凝成薄雾,如幽魂游走。

南门箭楼之上,那支孤烛已第三次熄灭,余烬飘散,像一颗坠落的心。

城上将士屏息,火把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有人握矛的手青筋暴起,有人低语祷告,更多人死死盯着那根变黑的烛芯——它曾是辛统帅安危的象征,是军心不溃的图腾。

如今三箭连至,灯灭三次,仿佛天命将倾。

但就在这死寂之中,一道素影缓步而出。

范如玉披着半旧貂裘,发髻微乱,几缕焦痕黏在额角。

她俯身,从怀中取出火镰,轻轻一击,火星迸溅,落在重新缠绕的烛芯上。

火光跳动,如初生之婴,颤巍巍地亮了起来。

“再灭。”

一声冷语自旷野深处传来。

弓弦震响,破空如蛇。

第三箭撕裂雾气,直扑烛火。

箭尖未至,劲风已扑面而至,烛焰剧烈摇曳,几乎断绝。

然而就在即将熄灭的一瞬,一股清流自城下涌来——不是水,而是寒雾骤浓,裹住火焰,竟使火苗反卷而上,燃出一抹诡异的蓝白。

箭矢入雾即偏,斜插入城砖,尾羽嗡鸣不止。

众人惊愕抬头,只见南门外雪沟之中,十余孩童正奋力拖拽麻绳,牵引着一条由碎冰铺就的暗渠,汩汩流水顺着雪槽蜿蜒而上,直通火源。

领头少女单薄如纸,面色惨白,却是眼神坚定,正是河灵。

她仰望城楼,嘴唇无声开合:“火不灭。”

城头有兵卒热泪盈眶,低声传语:“那丫头……凿了十里冰河!”

辛弃疾端坐帅帐,双目仍闭,然识海翻涌。

“心渊照影”映照四方,万千瞳影流转不息。

此刻,他的神识牢牢锁住城外那一双眼睛——冷镝。

那是一对极寒之瞳,如北地永冻湖面,不见波澜,却藏杀机万重。

更异者,其呼吸竟有三度停顿,每一次皆在拉弓前瞬间凝滞,似野兽伏击前吞吐气息,蓄力于无形。

辛弃疾心头一凛:此非寻常射手,乃以命养箭之人。

他唇齿轻启,声若蚊蚋:“右翼垛口,秦猛伏弓,待其引弦,即射其肘。”

话音未落,城下雪原之上,冷镝已换弓在手。

这张弓非铁胎,而是乌木包钢,弓臂刻有狼首纹,传说出自女真萨满之祭器。

他缓缓举弓,动作沉稳如山岳推移。

这一次,他不再瞄灯。

他抬眸,望向城楼中央那个素衣女子。

范如玉正抚着烛台边缘,指尖微颤,却不退半步。

风吹起她的裙裾,像一面不肯降下的战旗。

冷镝嘴角微扬,露出一丝近乎悲悯的冷笑。

弓开满月。

刹那之间,辛弃疾“心渊照影”骤然捕捉到其肘部肌肉一颤——那是发力前最后的征兆!

几乎同时,城头暗处,秦猛搭箭在弦,屏息静气,一箭离弦,无声无息,如夜蛇游行。

“嗖——”

利矢破空,精准钉入冷镝右肘外侧穴道。

血花迸溅,弓脱手坠雪,发出沉闷声响。

冷镝身体剧震,却未嚎叫。

他低头看了一眼伤口,伸手拔箭,血顺指缝滴落,在雪地上烧出一个个小洞。

随即,他抽出腰间短刀,割下袍角,缠臂束血,动作干脆利落,仿佛痛觉早已剥离。

然后,他开始向前走。

一步,一步,踏雪而来。

没有弓,没有盾,仅凭一柄弯刀,竟欲徒手攀城。

周哑子怒不可遏,抄起鼓槌就要擂鼓示警。

老灶亦提铲跃上女墙,嘶吼:“狗贼敢近!”

“不可。”

辛弃疾终于睁眼。

目光如电,扫过全城。

“鼓未响,则敌不知我乱;灯尚明,则民不信危。此刻若乱阵脚,便是中计。”

他站起身,负手立于帐前,遥望那雪中独行的身影,低声道:“此人非为破城,乃为破心。他要我们惧,要我们躁,要我们在慌乱中自毁灯火。”

众将默然。

唯有范如玉缓缓转身,望着那盏在风中摇曳的烛火,眼中泛起微光。

她抬手,轻轻抚过鬓边残发——那里已有几缕被火燎焦,散发出淡淡的苦味。

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身影与火光融为一体。

而在城外,冷镝已行至护城河边。

冰面湿滑,水流湍急,他却如履平地。

每一步落下,都带着一种近乎仪式般的沉重,仿佛不是攻城,而是赴约。

河灵蜷缩在雪沟深处,紧紧抱住竹篓,牙齿打颤。

她知道,这一夜,不只是守城之战。

是信念与绝望的较量。

是火,能否真正照亮黑暗的试炼。

而那盏灯……

仍在燃烧。三更未至,风雪再起。

城头那盏烛火,在范如玉燃尽半束青丝后,骤然腾起丈许烈焰,映得南门如白昼初临。

火焰呈金红之色,边缘泛着幽蓝,仿佛熔铁自地底喷涌而出,将寒雾蒸成滚滚白烟。

那一瞬,整座建康南城仿佛苏醒的巨兽,呼吸之间皆是炽热战意。

范如玉立于火光中央,素衣猎猎,发梢焦卷如枯草,面容却平静如古井无波。

她凝视着那跃动的火焰,声音清越如磬,穿透风雪:“此灯燃我发,亦燃我心。今日若死,魂亦守门!”话音落时,一缕青烟自她鬓边升起,似魂魄离体,又似誓言入天。

城上万卒屏息,继而齐声怒吼:“灯不灭,城不破!”声震云霄,连冰封的护城河都似为之轻颤。

那声音不是出于军令,而是源自心底最深处被点燃的信念——他们所守者,非仅砖石高墙,更是心中不灭之光。

周哑子双目赤红,手中鼓槌高举,却未击鼓。

他猛然转身,面向全城,以全身之力将鼓槌重重顿地——咚!

咚!

咚!

三声闷响,如雷走地脉,非战鼓之杀伐,乃“心火同燃”之节律。

这是当年辛统帅于滁州练兵时所创的暗令,唯有亲信将士才懂其意:心同火,火同命,一人燃,则万心俱燃。

老灶早已带火头军备妥滚油。

此刻闻令而动,数十口大锅倾覆,黑油如瀑泼下城墙。

油遇烈焰,轰然爆燃,化作一道火墙横亘城前,烈焰翻腾,竟逆风反扑,烧得护城河沿噼啪作响,冰层寸裂。

金军埋伏在雪沟中的敢死队尚未近城,便被热浪掀翻,惨嚎之声隐没于风雪。

城外,冷镝已攀至女墙半腰。

他单手执刀,左手肘缠布渗血,动作却依旧沉稳。

可当他抬头,望见那冲天火光中,千百双眼睛齐刷刷盯住自己——不是仇恨,不是恐惧,而是如神明俯视蝼蚁般的静默注视——他心头骤然一悸。

瞳孔猛地收缩。

那一瞬,他仿佛置身荒原,四野皆火,万目如钉,刺入骨髓。

他一生杀人无数,箭下亡魂近百,从未惧怕。

可此刻,他竟觉呼吸窒塞,心跳紊乱,连握刀的手都微微发颤。

他不信鬼神,但眼前这火、这人、这城,分明已超脱凡俗之战。

阿犬伏在垛口,一眼窥其神色,低呼:“敌将瞳散,已惧!”

帅帐之中,辛弃疾终于睁眼。

眸光如电,照彻寒夜。

他不再闭目运“心渊照影”,也不再低声传令。

这一次,他站起身,袍袖拂动,声音不高,却如金石掷地:

“斩之。”

秦猛早已蓄弓待发。闻令瞬间,松弦——

利箭如流星贯月,直取咽喉。

冷镝本能侧首,却因心神失守慢了半息。

箭锋破喉而入,血柱喷溅三尺,染红身下白雪。

他张了张嘴,似欲言,终未出声,身躯缓缓后倾,坠入雪渊,无声无息。

城上火光未熄,反而愈发明亮。

范如玉缓步上前,指尖轻抚烛台边缘,低语如诉:“灯在,人在。”

就在此刻,小羽自暗道现身,手中三羽信鸽振翅而起,携拓影飞向北方夜空。

那纸上只绘一灯、一城、一女子剪影,旁书四字:“灯战初捷。”

千里之外,幽州帅府。

完颜守贞正饮酒观雪,忽闻急报,展开拓影,面色骤变。

杯中酒液倾洒案前,他猛地起身,怒掷酒杯于地,碎瓷四溅:

“辛元嘉……非人,乃火神!”

风雪愈发狂乱,建康城头,火光仍耀九霄。

而远处雪野尽头,隐隐传来战鼓余震,似有万千铁蹄将动。

帐中,辛弃疾重新闭目,端坐如山。

火光映面,不动如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