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36章 无声惊雷动

醉剑江湖 第36章 无声惊雷动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胡元敬的官轿进临安城时,正是卯时三刻。

春寒未褪,他裹着狐裘仍觉后颈发凉——那册《新政实录》被他贴身收着,纸页间似乎还沾着江州百姓按指印时的温度,隔着几层绢帛,竟烙得胸口发疼。

章文亮的相府偏厅燃着沉水香。

胡元敬跪坐于蒲团上,望着案头那盏青釉茶盏里浮沉的茶叶,喉结动了动。

章文亮正在翻检户部新呈的漕运账册,象牙镇纸压得纸页簌簌作响,半盏茶的工夫,才抬眼扫来:胡御史查得如何?

江西文书俱全。胡元敬听见自己的声音发涩,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袖中《新政实录》的封皮,百姓拥戴辛弃疾,崔十七确已流放岭南......

既无错处,你这副模样做甚?章文亮搁下账册,眉峰微挑。

胡元敬突然想起在江州府衙外看见的茶担——新绿的茶芽上还凝着晨露,挑担的老妇鬓角沾着草屑,攥着他的衣袖说:大人若要问罪辛公,老身愿跪到您查清为止。他喉头一哽,终究还是道:然臣总觉其局太整,似早有备。

章文亮忽然笑了,指节叩了叩案上的《圣学心法》:整则整矣,只要无错,便不能动。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相府里新抽条的柳枝,声音沉了几分,你且去都察院销差,余下的......

话音未落,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门帘一掀,个穿皂色公服的小吏踉跄着跪进来:相爷!

都察院急奏——浮梁百姓三百人联名上书,已跪在登闻鼓前,说要为辛弃疾作证清白!

章文亮的茶盏坠地,青瓷碎片溅到胡元敬脚边。

他转身时广袖带翻了案头的笔山,狼毫笔滚得满地都是:荒唐!

草民岂可干政?

胡元敬望着相爷涨红的脸,忽然想起《新政实录》里那个按破纸背的指印——原来草民的手,也能掀动朝堂的风。

孝宗的紫宸殿里,王岊捧着联名书的手在抖。

他原以为不过是乡野村夫的胡言,可展开那卷粗麻纸,墨迹未干的字迹撞进眼里:辛公减税,活我全家;入山招抚,救我儿命......若以良吏为罪,我等愿共赴法场。更有张皱巴巴的纸附在卷末,是个孩子用炭笔涂的:一人立雪中,执长剑,身后千人举着茶枝,茶芽上的白点,倒像是落了层新雪。

陛下。王岊声音发颤,这画......是村童所绘。

殿中静得能听见龙脑香燃尽的噼啪声。

孝宗靠在御座上,指节抵着眉心,目光扫过联名书上密密麻麻的指印——有粗粝的老茧印,有沾着泥渍的少年印,甚至有个极小的,该是奶娃娃的指尖按的。

他忽然想起前日早朝,章文亮还在说草民无知,不可纵其议政,可此刻这些指印,倒像一把把小锤,敲得他胸口发闷。

民心如此,岂可负之?孝宗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叹息。

王岊抬头,见皇帝眼里有光在晃,像是要落雨的天。

辛弃疾在京待勘的宅邸里,铜炉中沉水香烧得正旺。

他坐在书案前,狼毫笔在《御金三策》上走得极慢,墨迹未干,又被他蘸着水轻轻晕开——这是范如玉教他的法子,说这样抄出的策论,墨色会像山雾,能藏些锋芒。

绿芜掀帘进来时,他正对着新抄的半卷发怔。

小丫鬟捧着个青竹匣,匣盖上还沾着晨露:夫人遣我送新茶,说是百姓争着献的雪后春,只奉辛公。

辛弃疾打开竹匣,嫩生生的茶芽裹着白毫,果然像雪后初绽的春枝。

他拈起一撮,放在鼻端轻嗅,忽然想起在江州城外,那些挑茶担的百姓举着茶芽喊:辛公尝尝,这是今年头茬!茶气混着记忆里的人声,熏得他眼眶发热。

案头的《御金三策》被风掀开一页,他盯着自己写的等字,脑中突然如电光火石——章文亮近年的奏疏在眼前一一闪过,四字像钉子般扎进纸页,再联想起近年主战派官员被贬的案例,竟织成一张大网:以静制动,以查止变......他抓起笔,在策论末页狂草:敌不以兵攻,而以文缚;我不可止于辩,当以势破。

三日后的早朝,孝宗的诏书像块烧红的炭,烫得满朝文武噤声。

辛弃疾虽有擅赦之嫌,然情有可原,功远过微。

江西新政,着令推广八州;江西安抚使一职,仍由辛某掌之。宣旨官的声音在殿中回荡,章文亮扶着玉圭的手青筋暴起,指节泛白如骨。

相府的垂花门闭了三日。

第三日午后,有个穿青衫的书吏从角门溜出来,怀里揣着包碎银——是章家的老仆,要去茶肆听新段子。

辛使君待罪不惧,百姓徒步千里,捧茶为证!老周的醒木拍得山响,茶客们齐声喝彩,此谓——官未动,民先鸣!

辛弃疾归府那日,没走正厅,径往后院的梅林去了。

雪早化尽,梅枝上缀着星星点点的新绿,像撒了把碎玉。

他解下腰间祖父遗剑,剑鞘上还我河山四字被摩挲得发亮,指尖抚过,竟比茶芽还暖。

今日之胜,不在朝堂。他对着梅树低语,声音轻得像叹息。

在民间。范如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提着一盏羊角灯,灯火映得眉眼温柔,我让人备了酒,你且去暖阁歇着。

辛弃疾转身,见她鬓边簪着朵刚折的梅芽,忽然想起初遇时,她也是这样,带着一身书卷气,说愿与君共赴山河。

他刚要说话,外头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秦猛撞开梅林的竹篱,甲叶撞得叮当响:大人!

河北张六郎密信——大名府外义军已垦荒自给,愿今秋举旗,问江西可否出兵接应?

辛弃疾接过密信,烛火映得信上的字迹忽明忽暗。

他望着远处渐起的暮色,唇角微扬:春风已动......

范如玉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梅林外的官道上,几个背包裹的汉子正往州府方向走——该是来投军的义勇。

她伸手替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轻声道:该磨刀了。

是夜,江州安抚司的后堂里,烛火亮到三更。

辛弃疾翻着一本泛黄的名册,墨迹未干的王大用三个字下,新添了几行小字:鄱阳渔户,善水战;临川猎户,精骑射......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他搁下笔,望着窗外渐明的天色,低声道:明日,该召王大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