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191章 茶冷火重燃

醉剑江湖 第191章 茶冷火重燃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寒潭别院的青石板上还凝着晨露,院公刚推开帅府朱漆大门,门轴便发出一声清响。

辛弃疾站在台阶上,褪色官袍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乌鞘剑——那剑鞘上的夜露已被晨光蒸成细雾,在他身周漫成半透明的纱。

去取《忠魂录》。他对身后随侍的亲卫说,声音里带着沉了七日的分量。

亲卫应了一声,转身往书斋跑,靴底碾过满地竹影。

范如玉捧着朱笔从偏房出来,鬓角沾着几星香灰,她将笔递到辛弃疾掌心时,指尖微微发颤:昨日整理旧档,忠勇八营又补到七百三十六名。

辛弃疾接过笔,墨香混着香火味涌进鼻端。

归心祠的飞檐下,新刻的石碑正泛着青冷的光——那是他命石匠连夜凿好的,碑身还留着凿子的痕迹。

他望着碑前摆的三盏清酒,忽然想起七日前寒潭里破碎的幻影:宰相印压得他胸口发闷时,这些名字正从潭底浮上来,像无数双沾血的手,托住了他下坠的魂魄。

他将朱笔递给范如玉,自己退后半步。

范如玉跪坐在蒲团上,笔尖悬在碑面忠勇八营四字下,第一笔落下时,香炉里的香灰突然簌簌往下掉。王铁牛,建炎三年入伍,隆兴二年战死宿州。她念得很慢,每念一个名字,便朝碑前拜三拜,今日刻名,非为记功,乃为还债——还你护我山河的债。

晨雾里传来马蹄声,是张承恩要启程回临安了。

那太监站在院门口,望着碑前跪着的两人,袖中密报被掌心的汗浸得发皱。

前日他躲在竹林里,看辛弃疾伏地痛哭,看断剑劈碎青石板,看寒潭倒影里的幻影碎成星子——那时他便知,密报上辛弃疾有反心的字,无论如何都写不下去。

此刻他摸了摸怀里的落叶,叶上君疑我,我亦疑己,唯民不疑的炭字已淡了些,却像刀刻在他心口。

中使。辛弃疾突然出声。

张承恩吓了一跳,转身见辛弃疾正朝他走来,乌鞘剑在腰间轻撞石碑,劳烦回禀陛下,帅府的门开了,可这门不是开给权臣的。他指了指归心祠前的新碑,是开给这些名字的。

张承恩喉结动了动,忽然跪下去。

他的膝盖砸在青石板上,惊得竹林里的鸟扑棱棱乱飞:臣必如实回奏。说罢起身,拂了拂衣袍上的土,头也不回地跨上了马。

马蹄声渐远时,范如玉刚刻完第三百个名字,她抬头望了望天际的雁阵,轻声道:他这一去,怕是要掀动临安的天。

掀动临安的天的,不止张承恩。

寒潭别院外的老槐树下,林子敬已经跪了三日。

他的膝盖陷在泥里,额头沾着草屑,怀里还揣着那盏凉透的茶——这是昨日范夫人差人送来的,附言茶冷则去,茶热则留。

可他捧着茶盏,既不喝也不扔,只盯着院门口那对石狮子。

守门的老兵蹲在他旁边,递过一个炊饼:小爷,您这是何苦?

辛帅日理万机,哪能见得没个求见的?

老伯可知《美芹十论》?林子敬接过炊饼,却没吃,里面写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字字是血。

天下人说辛公欲反,可我读这十论,只读出——他突然哽咽,读出一个人,想替天下人把该说的话,该流的血,都担了。

老兵没说话,摸出旱烟袋点上。

烟圈飘到院墙上时,二楼的雕花窗一声开了。

辛弃疾扶着窗棂往下看,见那年轻人的后背被晒得发红,却还直挺挺跪着,像根断不了的竹。

他想起二十年前在济南城墙,自己也是这样挺直了脊梁,对范如玉说要刻死难将士的名字。

去把他叫上来。他对身后的书童说。

书童应了,跑下楼时差点撞翻范如玉的香案。

林子敬被扶起来时,腿已经麻得站不住,他扶着老槐树踉跄两步,抬头正看见辛弃疾倚在栏杆上,官袍下摆垂下来,像片落进人间的云。

太学生求见,所为何事?辛弃疾问。

林子敬突然跪下去,这次是跪得端端正正:求辛公教我,何为士之骨?

辛弃疾沉默片刻,转身从书案上取了本册子。

那册子封皮是褪色的青绢,上面归正录三字是范如玉的小楷。

他将册子递下去时,晨风吹开一页,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批注:归正人非异类,乃流落的自家兄弟。

持此去临安。他说,见着说书的,就念江南记名,守家待归;见着读书的,就说天下士人,当为真话立骨

林子敬接过册子,手指在封皮上摩挲了又摩挲。

他抬头时,眼里有星子在闪:学生定不负所托。

临安的天,到底还是被掀动了。

张承恩进东华门时,日头正毒。

他踩着金砖往垂拱殿走,靴底叩出清脆的响,像敲在自己心尖上。

孝宗正伏在案前批折子,见他进来,笔一扔:辛某如何?

张承恩跪下去,额头几乎碰着地面:臣见一忠魂,非见一权臣。

殿里静得能听见漏壶滴水的声。

孝宗盯着他看了半刻,突然抓起案头一卷密令——那是前日刚下的着江西安抚使暗中监视辛弃疾的手诏。

黄绢在他手里皱成一团,他盯着张承恩的眼睛:彼真无怨乎?

张承恩想起寒潭边那夜,辛弃疾舞剑时碎在青石板上的泪。

他叩首道:怨在心,忠在骨。

若无怨,非人;若无忠,非臣。

孝宗的手松了。

密令地掉进炭盆,火舌卷着黄绢往上蹿,把二字烧得只剩半撇。

张承恩退下时,听见孝宗对着御案上的北伐图叹气:朕非不欲复土,惧天下再乱。

这声叹气,飘到鄱阳湖畔时,已变成了太学生的琅琅书声。

夜渐深时,辛弃疾坐在书房里,案头摆着范如玉新抄的《忠魂录》。

烛火跳了跳,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面晃动的旗。

他闭了闭眼,心镜双生的金手指自动运转——眼前浮现孝宗灯下抚图的模样,浮现杨破虏在演武场舞刀时的低语我随辛公,为赎昔日之暴,最后定格在寒潭别院外那片老槐树下。

咚咚咚——

院外突然响起鼓声。

辛弃疾推开窗,见林子敬带着十名太学生跪在月光里,每人手里都捧着本《美芹十论》。

他们的声音混着风声飘上来:臣闻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

星光突然落进院子里,像撒了把碎银。

辛弃疾摸了摸腰间的剑,剑鞘上还留着寒潭的凉意。

他望着归心祠前的新碑,轻声道:火未灭,风将至。

话音刚落,院外的鄱阳湖面传来桨声。

老吴的扁舟正从雾里钻出来,船头挂的渔灯忽明忽暗,照见船头上立着个人影——是个裹着青布衫的老者,正望着寒潭别院的飞檐,手里提着个布包,不知装着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