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157章 孤身入城不带刀

醉剑江湖 第157章 孤身入城不带刀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晨雾未散时,汉阳城头的箭楼像浸在浓墨里的笔,只露出尖尖的檐角。

辛弃疾的白马踏碎吊桥前的薄冰,青布衫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那柄跟随他二十年的长剑——剑鞘已磨得发亮,剑穗却仍是范如玉新婚时绣的并蒂莲。

敌...敌将!守卒的惊喊撞在城墙上,回音撞得人心发颤。

雷莽从箭楼里冲出来,腰间铁胎弓地拉开,箭头直指辛弃疾咽喉。

他手腕暴起青筋,喉结滚动着要喊,却被一道力道撞得踉跄——阿言不知何时扑上来,双臂死死箍住他的弓臂。

少年通译的指甲几乎掐进雷莽皮肉里:将军!

他单枪匹马!

若杀了,天下人都说咱们真反了!

雷莽的箭尖晃了晃,余光瞥见城楼下那抹青影。

辛弃疾已翻身下马,掌心按住剑柄,指节因用力泛白。

城上众人屏住呼吸,却见他突然抽剑,一声掷在雪地上。

剑穗扫过积雪,在青石板上拖出一道水痕。

李校尉!他仰起脸,晨雾里的声音像浸了松油的火把,我来讨一个字——可愿听我三日?

城垛后传来粗重的喘息。

李铁头扶着女墙探身,绷带渗血的肩头随着呼吸起伏。

他记得这声音——二十年前在山东义军里,也是这样清冽的嗓音喊他铁头兄弟,在箭雨里拽他躲进断墙;三年前在滁州赈灾,也是这样带着暖意的声音拍他后背,说你带的兵,我信。

此刻这声音混着雾,撞进他发疼的太阳穴里。

放吊桥。李铁头的声音哑得像生锈的铁链。

雷莽的弓地砸在地上。

阿言松开手,额角的汗混着雾水往下淌。

铁链摩擦的声响惊飞了檐下麻雀,吊桥地砸在护城河上,震得积雪簌簌落进冰面。

辛弃疾踩上桥板时,听见自己心跳盖过了桥板的吱呀声。

城中百姓早闭了门户,青石板路上只有他的马蹄声。

墙角缩着个穿补丁棉袄的孩童,正把冻红的手指往嘴里塞,见他过来,地哭着往巷子里钻。

他勒住马,望着紧闭的木门上斑驳的门神,忽然想起范如玉昨日说的话:百姓怕的不是刀枪,是寒了的心。

军营旧址的枯木还挂着半幅战旗,褪色的字在风里打旋。

辛弃疾伸手抚过旗杆上的刀痕——那是李铁头当年练刀时劈的,他总说刀不快,护不住人。

指尖触到裂痕里的木屑,他忽然闭了眼。

金手指运转时,太阳穴突突跳着,眼前浮现出李铁头的影子:

——采石矶血战,李铁头背着伤兵趟过齐腰的冰水,甲叶上结满冰碴;

——军资处门前,他攥着阵亡名单跪了整夜,小吏甩着算盘珠冷笑:死的又不是你兄弟,闹什么?;

——破庙屋檐下,他妻子抱着病儿发抖,怀里只有半块硬饼,见他来忙把饼往孩子嘴里塞:铁头,咱不闹了...娃饿...

李大牛,河南陈州人,母张氏,妻亡于渡江乱兵,遗孤二岁未名。

辛弃疾的声音突然哽住。

他睁眼时,睫毛上挂着泪珠,落在积雪里洇出小坑。

身后传来脚步声,不用回头也知道是李铁头——那熟悉的靴底与青石板的摩擦声,混着伤药的苦香。

城南贫巷里,范如玉的青布裙沾了泥。

她跟着绿芜拐过三个弯,在一间漏风的土屋前停住。

门里传来咳嗽声,是赵婆。

老妇人开门时,白发乱蓬蓬的,竹杖点地的声音像敲在人心上:又是来讨粮票的?

没有!

我儿的帛还没领全呢!

范如玉蹲下来,看见赵婆怀里揣着块布包。

布角渗出暗红,她心跳漏了一拍:阿婆,我是辛帅夫人。

赵婆的手突然抖起来。

她解开布包,露出半截染血的断指,指甲盖还留着紫黑的淤痕:我儿战死前,咬断手指塞给同乡。

说...说让我拿这个换帛。她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来,朝廷许了三匹帛!

可徐知俭的人只给半匹粗麻,说死的多了,轮不到你

范如玉觉得喉头发紧。

她接过断指,指尖触到冰凉的骨茬,像被针扎了一下。

转头对绿芜道:去抬银箱。

城南空场上,徐知俭的抚恤银箱被短刀劈开时,霉味混着铜钱的锈味涌出来。

范如玉抓出一把铜钱,混着发霉的糙米撒在地上:各位伯叔婶子看!

这箱子里九成是空的!

徐知俭拿转运耗损当幌子,贪的是咱们儿郎的血钱!

人群里爆发出怒吼。

有老卒攥着断剑冲上来,一剑劈在银箱上:老子在淮河守了八年,原来给狗守的!赵婆颤巍巍捡起枚铜钱,用袖口擦了又擦,突然嚎啕大哭:我儿...我儿的帛...回来了...

校场的火盆烧得正旺。

辛弃疾将荆湖北路抚恤账册一页页投进去,火舌舔过纸面,响着卷成黑蝴蝶。

他望着跳动的火光,声音像浸了铁水:三百七十二名阵亡将士——

台下突然静得能听见雪化的声音。

王铁柱,庐州合肥人,父早亡,与母相依,临终前喊娘,我护着淮水呢;

张二狗,黄州麻城人,新婚七日投军,妻送他时塞了双虎头鞋,说等你回来给娃穿;

李大牛,河南陈州人,母张氏,妻亡于渡江乱兵,遗孤二岁未名——

住口!李铁头突然踉跄着冲上来,眼眶红得要滴血。

他想起那年冬夜,弟弟大牛拽着他的衣角:哥,我也去杀金人!想起他捧着弟弟的断指跪在军资处,小吏把名单往他脸上一甩:没名没姓的,谁知道是不是你编的?

铁头。辛弃疾抓住他的手腕,掌心还留着白天划开的伤口,血珠渗出来,这些名字,我背了七夜。

不是为记功,是为让天下人知道——他们不是数字,是有娘生、有妻等、有娃盼的人。

李铁头的手抖得厉害。

他望着火里的账册,突然蹲下来,把脸埋进手掌。

哭声像闷在瓮里的雷,震得校场的旗杆都晃了晃。

三军遗属跟着哭起来,有白发老母拍着大腿喊我儿的名字,有年轻妇人抱着孩子哭他爹能听见么。

夜深时,驿馆的灯笼被风吹得摇晃。

雷莽缩在柴房里,手指抠着墙缝。

对面的虞党死士扯了扯黑巾:将军,再不动手,李铁头要被那姓辛的策反了!

闭嘴!雷莽压低声音,等他睡了,你从后墙翻进去...完事放把火,就说他拒降被杀。

窗外的风突然大了。

阿言贴在窗纸上的耳朵动了动,指甲掐进掌心。

他猫着腰绕到后巷,正撞上进城送菜的秦猛。

少年抓住亲卫的衣袖,急得舌头打结:雷...雷莽要杀元帅!

在...在柴房!

秦猛的刀立刻出鞘。

他拍了拍阿言的肩,带着亲卫潜进驿馆。

后墙传来瓦片碎裂声时,他正好躲在廊下。

月光里闪过一道刀光,他纵身扑过去,左臂一挡——刀刃割进皮肉的疼让他倒吸冷气,但右手的刀已架在刺客脖子上。

雷将军好手段。辛弃疾的声音从门里传来。

他倚着门框,青布衫被火光映得发红,你说要替将士鸣冤,可你私通虞党,引刺客,烧账册——他突然冷笑,你图的不是公道,是李铁头的汉南王位子!

雷莽的脸瞬间煞白。

他刚要扑过去,秦猛的刀光一闪,一声,他的右臂垂了下来。

血溅在廊柱上,像朵开败的红梅。

拖下去。辛弃疾转身走进屋,火盆里的炭块爆响。

窗外传来更鼓声,三更了。

他望着案头未拆封的军报,忽然听见屋顶传来击板声。

老周的嗓音混着夜雾飘下来:好一出《断刀记》——元帅焚册明心迹,将军断臂见贪念!

黎明前的寒气渗进骨缝。

辛弃疾站在驿馆门口,望着被捆成粽子的雷莽。

秦猛押着人过来时,他瞥见街角有个身影——阿言缩在墙根,正往怀里揣什么。

走近了才看清,是半块烤红薯,还冒着热气。

元帅。少年把红薯递过来,您没吃晚饭。

辛弃疾接过红薯,指尖触到少年冻红的手背。

他抬头望向汉阳城门,晨雾正慢慢散,能看见城楼上李铁头的影子。

远处传来车轮滚动的声响,是绿芜带人抬着什么过来了——借着微光,能看见木箱上沾着的霉粮。

他翻身上马,青布衫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去城门。

雷莽被拖上马时,突然嘶喊:徐知俭的银窖在城南...在...话音被风声撕碎。

辛弃疾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摸了摸腰间——那里还别着范如玉今早塞的暖手炉,此刻正隔着布料,暖着他的软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