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147章 火南渡,鸦已灭

醉剑江湖 第147章 火南渡,鸦已灭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蔡州大营的帅帐里,牛油烛芯“噼啪”炸出星子,将辛弃疾的影子投在沙墙上,像柄悬而未落的剑。

他捏着探马刚送来的密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密报上的字迹还带着北疆的寒气:“完颜突葛率三千铁浮屠,已过汝水,今夜子时必至。”

“李二牛!”他突然开口,声音里裹着霜。

帐外的脚步声碎冰般撞进来,李二牛单膝点地,黑甲上的冰碴子簌簌落了满地:“末将在!”

辛弃疾转身掀开盘上的丝绒布,露出那方他亲手堆了半月的沙盘。

青岗岭峡谷的位置被他用朱砂标得通红,指尖重重压在谷口:“金骑要夜袭,必走这条峡道。他们仗着铁浮屠重甲,以为雪夜能掩行迹,却不知——”他突然笑了,眼尾的细纹里凝着寒芒,“雪厚半尺,马蹄声传得比平日远三倍。方才探马报的动静,是他们故意放的疑兵。”

李二牛的瞳孔缩了缩。

他跟着辛弃疾四年,早知道这位大帅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可每次看他推演战局,仍像看神仙掐指——前日里还翻着《孙子兵法》背“兵者诡道”,今日便把金骑的心思拆得明明白白。

“你带死士营去岭上埋伏。”辛弃疾从案头抽出令箭,“每人背三桶火油,十块滚木。听见梆子响,先泼油,再射箭,最后滚木砸下去。要让金骑的马腿卡在冰缝里,人挤着人,动不得。”

“得令!”李二牛接过令箭,转身要走,又被辛弃疾叫住。

“告诉弟兄们。”辛弃疾的声音突然低了,像在说给某个遥远的故人听,“二十年前,我带五十骑闯金营擒叛徒,马蹄踏碎的雪,和今夜一样白。”他拍了拍李二牛的肩甲,“去吧,要他们活着回来。”

李二牛喉结动了动,没说话,大步出了帐。

帐外的北风卷着雪粒子灌进来,吹得沙盘上的“青岗岭”簌簌落粉,倒像是金军的旗帜在簌簌倒。

后营的火油库里,范如玉的手按在油桶的封条上。

封条是她亲手贴的,用的是桐油掺石灰,防水防裂。

指尖触到那层硬结的油膜,她松了口气——前日里有小校说火油可能渗了水,她便带着阿禾守了半宿,看着工匠重新熬油封桶。

“夫人,滚木都备齐了。”阿禾裹着灰棉袍跑进来,鬓角沾着木屑,“东墙根码了三百根,西墙根还有两百。李统领说要选碗口粗的,咱们挑的都是经年的老松木,砸下去能断马腿。”

范如玉点点头,转身从怀里摸出个绣着并蒂莲的帕子,轻轻擦去油桶上的雪。

帕子是出嫁时母亲给的,针脚里还裹着老家济南的土。

“阿禾,”她忽然说,“你记得辛郎写《美芹十论》那夜么?”

阿禾一怔。

她当然记得——那夜雨打西窗,辛弃疾在烛下写得手都抖了,范如玉就守在旁边磨墨,墨汁溅在帕子上,她也不恼,只说“这是山河的颜色”。

“那时候他说,要让天下人知道,中原不是该丢的。”范如玉的指尖抚过油桶上的封条,“今夜这些火油,这些滚木,就是他写在大地上的《十论》。”

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梆子声,像敲在人的心口上。

范如玉猛地抬头,与阿禾对视一眼——是青岗岭的信号!

雪地里的金军阵脚大乱。

拔离迭的铁槊挑开一支火箭,火星子溅在他的护心镜上,烫得他皱眉。

他本是金帝身边的一等侍卫,这次被派来给完颜突葛当先锋,原想着取辛弃疾首级如探囊取物,谁料刚进峡道,头顶就泼下滚热的火油!

“小心——”他的吼声被爆炸声淹没。

火油遇火箭,腾起的火舌足有两丈高,映得雪坡一片赤金。

铁浮屠的战马受了惊,前蹄扬起撞在山壁上,后面的骑兵收不住势,连人带马撞成一团。

“杀!”李二牛的声音从岭上传来。

他裹着黑氅伏在雪堆里,手里的令旗一挥,滚木礌石如暴雨倾盆。

最前面的金骑被砸得连人带甲陷进雪里,后面的想退,却被倒下的战马堵了退路。

拔离迭的铁槊扫开两根滚木,突然觉得脚踝一紧——是绊马索!

他不及反应,整个人被拽下马来,重重摔在冰面上。

护心镜裂开道缝,冰碴子扎进肉里,疼得他眼前发黑。

等他勉强撑起身子,十几把刀已经抵在他咽喉上。

“带下去。”李二牛的刀还滴着血,“大帅要见活口。”

俘营的篝火噼啪响着,照得拔离迭的脸忽明忽暗。

他望着坐在对面的辛弃疾,突然笑了:“辛元帅好手段。可你杀我金使在前,夜袭在后,就不怕宋帝降罪?”

辛弃疾没说话,从怀里取出个布包。

布包展开,是本染着血渍的册子,封皮上“血仇簿”三个大字被血浸透,几乎看不出颜色。

他翻开一页,推到拔离迭面前:“建炎三年,山东李家庄,金骑屠村,三百口。”又翻一页,“绍兴十年,河南陈家村,老弱妇孺投井,井里填满了尸体。”

拔离迭的手指颤抖着抚过那些血印——每个名字旁都按着个血指印,有的大,有的小,像孩子的巴掌。

“这些……”

“这些是我让人走遍中原,从焦土上、从井里、从乱葬岗里抄来的。”辛弃疾的声音像浸在冰里,“每个血印都是一条命。金使来的时候,说要‘两国修好’,可他们的马蹄下,埋着三千个这样的血印。”

拔离迭突然捂住脸。

他想起上个月随金帝出猎,路过中都郊外的村子,有个汉家老妇跪在道旁,举着块破布,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还我孙子”。

当时他只当是疯妇,如今才明白,那破布上的字,和眼前的血印是一样的。

“你非降臣,乃国魂也。”他突然抬头,眼里有泪,“我死无憾。”话音未落,他猛地撞向身后的石柱,鲜血溅在“血仇簿”上,像朵绽开的红梅。

范如玉赶到俘营时,只看见辛弃疾抱着那本染血的册子,背影像座山。

她摸了摸怀里的剑盒——里面是《美芹十论》的残稿,纸页边角被虫蛀了,却始终被她用丝绢包得好好的。

“阿禾收殓了阵亡将士。”她轻声说,“每人都覆了白巾,灵前供着您写的策论。”

辛弃疾转过脸,眼角有泪,却笑着:“好。”

“大帅!”探马的声音像支箭射进来,“临安急报!”

范如玉接过诏书,黄绢上的字迹还带着墨香:“辛弃疾忠勇可嘉,特赐‘忠毅将军’印,节制淮北诸军。”她翻到背面,还有张字条,是张承恩的笔迹:“天心已转,勿念南顾。”

雪不知何时停了。

黎明的天光漫过来,照得残甲上的血珠像星子。

辛弃疾站在高岗上,望着江北的雪野。

远处的村落里,百姓悄悄开了门,有人举着灯笼,有人捧着土香。

一个老妪颤巍巍地跪下,喃喃道:“元帅,天亮了。”

“天亮了。”辛弃疾握了握腰间的剑,剑鞘上的铜环结着薄冰,“可北边还有更冷的夜。”他转身望向三军,战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整军!直指蔡州城门!”

号角声里,范如玉摸着怀里的剑盒,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更冷的风声。

她抬头望向北边的天空,阴云正在聚集——像是要落更大的雪。

冬至子夜,寒风如刀。

辛弃疾立于汉水南岸高台,望着对岸隐约的火光。

他知道,更激烈的硬仗,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