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145章 雪埋忠骨未埋名

醉剑江湖 第145章 雪埋忠骨未埋名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雪色褪尽时,蔡州大营的积雪在日头下泛着冷光。

辛弃疾立在新筑的灵前,松木搭的祭台还沾着未化的霜,十三盏长明灯在风里摇晃,照见碑上刻着的姓名——有他叫得出的,有只见过一面的,有昨夜还在火盆边掰馍的。

他捧起三炷香,指尖触到香灰时微微发颤。

那是阿禾今早特意从二十里外的山庙讨来的,说能通阴阳。诸位兄弟。他声音哑得像破了的瓷碗,前日你们说要看着我取下蔡州城头的金旗,今日我替你们烧柱香,等打完这仗......

大帅!探马的马蹄声惊得灯芯猛地一跳,那士卒滚鞍下马,衣襟上的雪扑簌簌落进火盆,临安遣使南来!

辛弃疾的手顿在半空,香灰簌簌落在雪地上,连成细弱的线。

范如玉从侧后方步来,她素色裙角沾着灵前的残雪,接过探马递来的密报时,指节捏得发白。

辛弃疾将香插入炉中,火星子噼啪炸开,烫得他手背泛红。

金愿归还襄阳、息兵十年,唯请缚辛帅以谢北国。范如玉的声音在抖,最后几个字几乎是咬碎了吐出来的。

帐中顿时炸开一片抽刃声。

李二牛的佩刀砍在案上,松木碎屑溅到辛弃疾靴边:狗娘养的!

前儿还拿箭射咱们兄弟,今儿倒要咱们主帅的脑袋?

末将这把刀先砍了那狗使!他脖颈上的刀疤涨得通红,像条活过来的蜈蚣。

李统领!偏将王铁柱攥住他手腕,诏书是官家的意思......

官家?李二牛甩开他的手,刀身震得案上茶盏乱跳,当年在山东,金狗屠了我整村人,是大帅带着咱们从死人堆里爬出来!

如今要拿大帅换襄阳?

那襄阳城墙上的砖,哪块没浸着咱们兄弟的血?

帐中诸将的目光全锁在辛弃疾身上。

他垂着眼,指尖一下下叩着案上那本《血仇簿》——皮面已经磨得起了毛边,里面记着自山东起义以来,每一个死在金人刀下的弟兄姓名。

君命难违。他突然开口,声音像浸了冰水,我当亲迎。

范如玉抬眼,正撞进他眼底的暗涌。

那双眼往日总像烧着团火,此刻却沉得像深潭,潭底翻涌着她熟悉的锐光——当年在滁州,他明知主和派要参他擅开粮仓,却还是连夜开了十八座官廪;在湖南平乱时,他揣着毒酒上叛军营帐,说降则活,不降则同归于尽,眼底就是这样的光。

大帅!李二牛急得要跪,被范如玉轻轻拦住。

她摸出帕子替辛弃疾擦去案上的茶渍,指尖在他手背轻轻一按——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问可需我助。

辛弃疾垂眸,将帕子往袖中一带,算作回应。

当夜,中军帐外的灯笼被风刮得直晃。

辛弃疾解了甲,只着中衣坐在案前,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帐壁上,像尊凝着的青铜。

他闭目深呼吸,喉头滚动两下——这是启动双心推演前的征兆。

左目忽然泛起金红。

他看见汴京金宫的暖阁里,完颜守贞捏着茶盏大笑,袖口的金线绣着海东青,辛弃疾终跪矣!

南朝的骨头,到底是软的。旁边的汉臣谄媚道:待他自缚来降,我大金铁骑......

右目骤亮如雪。

临安城的岳王庙前,太学生们举着还我河山的纸旗,将金使画像投进火盆。

火星子窜上屋檐,一个穿青衫的学子跺着脚喊:宁战死,不辱国!人群跟着吼,声浪撞得庙前的古柏簌簌落雪。

他的额角沁出细汗,两种画面在脑中撕扯。

若受缚——蔡州十万儿郎的眼睛会碎,十年攒的军粮、造的军械、练的骑卒,全成镜花水月;若拒诏斩使——违君命是死罪,可主和派的刀早架在脖子上,与其被他们当刀使,不如......

的一声,烛芯爆了朵灯花。

辛弃疾睁眼,唇角扬起极淡的笑。

他摸出靴底的密旨,火漆封印还带着张承恩掌心的温度——那内侍递旨时悄悄压了压他手背,说天听在民。

三日后,金使蒲察九鼎的车驾进了营门。

雪又下起来了,细雪裹着北风,打在囚车的锁链上,叮当作响。

蒲察九鼎骑在高头大马上,玄色团花锦袍外罩着金缕坎肩,见辛弃疾带着文武出营十里相迎,嘴角扯出冷笑:辛元帅倒是懂规矩。

使臣远来,理当相迎。辛弃疾躬身接诏,广袖垂落,遮住了眼底的冰碴。

范如玉立在他侧后方三步,看着戴明远捧着酒壶从伙房出来——那酒壶是她今早亲自交给他的,里面兑了半盏蒙汗药。

阿禾挎着竹篮穿梭在兵卒间,炊饼的香气混着雪味,谁也没注意到她往每个饼里塞了张纸。

胡元敬缩在营外的枯树林里,冻得鼻尖通红。

他看着这一幕,摸出怀里的密信——辛某已伏,大事可成——塞进信鸽腿上的竹筒。

信鸽扑棱棱飞起时,他瞥见范如玉往戴明远手里塞了个小瓷瓶,眉头皱了皱,终究没敢跟过去。

夜宴设在中军大帐。

炭火盆烧得正旺,帐内暖得能呵出白雾。

蒲察九鼎踞在上首,连饮三盏御赐醇酒,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红:辛元帅,今夜......他打了个酒嗝,便自解甲胄,随本使回金廷领罪吧。

帐中诸将的手全按在刀柄上,李二牛的指节捏得发白,刀鞘上的铜环被攥出了汗。

辛弃疾端着酒盏,目光扫过帐角——张承恩正站在阴影里,拇指轻轻叩了叩腰间的玉佩。

使臣所言,字字如金。辛弃疾突然起身,酒盏落在案上。

他的声音比帐外的雪还冷:只是有句话,某替大金算个明白。

你......蒲察九鼎刚要发作,突然觉得眼皮发沉。

他扶着案几想站起来,却见辛弃疾已经抽出了腰间的剑。

那剑出鞘时嗡鸣如雷,寒光掠过他的脖颈——

此头,还尔完颜!

血溅在雪毡上,绽开大朵的红梅。

蒲察九鼎的头颅滚到案下,瞪着的双眼还保持着惊愕。

戴明远早备好笔墨,纸页在案上摊开,他提笔如飞,墨汁溅在袖口都顾不上擦。

帐外突然起了大风,将帐帘猛地掀开。

雪粒子裹着喊杀声灌进来——阿禾的炊饼早传遍各营,《讨逆檄》上金使诈降,斩之正名的字,此刻正被兵卒们争相传看。

辛弃疾踩着血污走向帐口,雪光映得他甲胄发亮。

戴明远的笔停在愿与诸君四字上,墨未干,帐外已传来山呼海啸般的杀金贼!

风卷着雪粒扑在脸上,辛弃疾摸出怀里的《血仇簿》。

最后一页,他刚添上蒲察九鼎四个字,墨迹被风吹得微糊,像滴未干的血。

大帅!李二牛提着带血的刀冲进来,三军已列阵,就等您下令!

辛弃疾抬头望向东方。

那里的云层正被撕开道裂缝,漏下的天光里,隐约能看见高台上竖起的旗杆——戴明远的《讨逆檄》正被人捧着往上送,纸页翻卷时,金使诈降四个大字,在雪色里格外刺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