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106章 风起驿亭

醉剑江湖 第106章 风起驿亭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临安北门驿亭的积雪被晨阳染成淡金,檐角冰棱坠下一滴清响,惊得守驿老卒打了个激灵。

他抬眼便见那抹青黑色官袍立在阶前,节旄上的红缨被风卷起,恍若一簇跳动的火。

辛大人,金使车驾过了望春桥。小吏的声音裹着寒气撞进耳中。

辛弃疾指尖摩挲着腰间冰纹玉佩,冰破春生四字在掌心沁出凉意——这是范如玉今早差人快马送来的,说是取了后院老梅树的冰棱雕成。

他抬头时,目色已沉如深潭:去备三盏茶,两盏普洱,一盏羊乳。

马蹄声由远及近,最先入眼的是两杆杏黄幡子,上书二字。

青呢暖轿停在驿亭前,绣着海东青的车帘被金红袖口挑起,完颜合达扶着车辕下车,雪色狐裘在风里翻卷如浪。久闻辛大人横槊题诗之名,今日得见,果是人中龙凤。他声若洪钟,眼角细纹里凝着笑,双手捧上镶玉檀匣,此乃我主致宋帝御笔,还望大人代为转呈。

辛弃疾接过檀匣时,目光掠过车帘后缩着的身影——那人裹着灰鼠皮斗篷,帽檐压得极低,只露出半张青灰的脸。这位是?他转向完颜合达。

副使蒲察大人。完颜合达侧过身,前日过长江时着了凉,说话有些不利索。话音未落,车帘内传来断续的咳声,接着是含混的宋...宋使大人,尾音发颤,像被风吹散的蛛丝。

那灰影终于下车,手忙脚乱要递印匣,指尖却撞在匣角,一声。

辛弃疾伸手去接,触到对方掌心薄汗,再抬眼时,正撞进一双慌乱的眼——那眼里分明有光,像寒夜里突然亮起的灯。

他垂眸看印匣,余光扫过对方腰间佩刀:乌木刀鞘嵌着铜片,细如蚊足的女真小字在阳光下一闪——勃极烈。

血在耳中轰鸣。

辛弃疾记得《金史》里写过,勃极烈是金太祖时的辅政官衔,海陵王迁都后便废了,算来已有三十三年。

他将印匣捧在掌心,面上仍是温和笑意:两位远来辛苦,且随下官去驿中用茶。

夜宿钱塘驿时,檐角铜铃被风摇得碎响。

辛弃疾坐在案前,烛火将勃极烈三字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条盘着的蛇。

他掀开窗纸一角,见东厢窗棂漏出昏黄灯火,隐约有**飘来——果如所料,蒲察九鼎拒了官茶。

绿芜。他低唤一声。

屏风后转出个青布短打的小婢,鬓边斜插朵野菊,正是教坊司安插的细作。明日副使若饮羊乳,遣人尾其随从至市井。他将半块碎银塞在她掌心,记着,要学挑水阿姐的跛脚。

绿芜屈膝福了福,转身时已佝偻着背,水桶在胯边晃出吱呀声。

第二日卯时三刻,东厢门开了道缝,两个着青衫的随从缩头缩脑出来,怀里揣着空陶罐。

绿芜挑着水从角门过,听见其中一人嘟囔:胡三秤那老滑头,非得用辽钱才肯换。

日头偏西时,绿芜的水担空了。

她蹲在胡三秤货栈后巷,看两个随从抱着新陶罐出来,罐口还沾着乳渍。

栈门上的二字被雨打风吹得褪了色,可当她摸出袖中抄的兵部禁贸名录时,胡三秤货栈五个字正端端印在第三页,旁注私通北境。

同一时刻,临安辛府后园梅树下,范如玉捏着沈十二送来的密报,指尖在醉莺楼三字上烙出浅痕。副使昨夜亥时三刻,着青衫入楼,与虞允文门客赵元朗对饮。她折起密报,取来脂粉匣里的薄笺,蘸了新磨的松烟墨——赵元朗代签的《边市弛禁议》她抄过七遍,每个笔锋的转折都刻在心里。

案头烛火忽明忽暗,范如玉将两张纸并在一起。

赵元朗的字末笔微勾,与密报上字的勾法分毫不差;更奇的是,那墨迹里浮着淡淡沉水香,与前日政事堂《边市弛禁议》的墨香如出一辙。

她取来竹筒,将两张纸卷成小卷,又命人画了醉莺楼密室图,一并封入筒中:快马送建康,务必今夜交到辛大人手里。

辛弃疾是在嘉兴码头接到竹筒的。

他站在船头,江风卷着范如玉的字迹扑来,赵元朗笔迹与《边市弛禁议》同出一源几个字被江水打湿,晕成淡墨的云。秦猛。他转身对身后黑面校尉道,带二十个兄弟,假作巡查河防,围了胡三秤货栈。

货栈里的火刚起半尺,秦猛的佩刀已挑开了后窗。

辛弃疾踩着满地未燃尽的账册,指尖拂过一页残纸——勃极烈使团收金器三百斤、南缎千匹,转汴京完颜府,墨迹未干,还带着松烟香。

更底下压着本皮面小册,第一页写着三月十七,虞相门开,银三千两入东厢,最后一个字的竖钩微微上挑,像极了冰信案里崔与之私账的笔锋。

是夜,钱塘驿客房的烛芯爆了三回。

辛弃疾闭目靠在椅上,脑海里走马灯似的转着这几日的片段:蒲察九鼎口吃时右眉总轻轻一跳,可昨夜与完颜合达争执岁币数目时,话如连珠;他用的印泥偏紫,金廷礼部的朱砂该是石榴红;最奇的是前夜,他听见东厢传来诵经声,南无阿弥陀佛的调子竟带着契丹古乐的婉转——女真佛音该是清越的,哪有这股苍凉?

他猛然睁眼,提笔在纸上游走如飞:伪使非一人,乃双魂共躯——口吃为饰,真言藏夜。墨迹未干,窗外又落起雪来,细雪打在窗纸上,像谁在轻轻叩门。

次日卯初,辛弃疾带着使团往临安去。

路过城南废坊时,他借故下马解手,穿过断墙残瓦,见竹棚下坐着个佝偻老者,正低头编竹篓。

老者白发如霜,脸上一道旧疤从眉骨扯到下颌,见有人来,只抬头露了露没牙的嘴,又埋下头去。

竹篾在他指缝间沙沙作响,辛弃疾盯着那双手——指节粗得像老树根,可编起竹篓来却比绣娘还巧。

他摸出块碎银要递,老者却摆了摆手,喉咙里发出的声音。

原来是个哑巴。辛弃疾暗道,转身要走,却见老者脚边堆着几个编好的竹篓,最上面那个的提手上,用细竹篾编了朵梅花——和范如玉送他的玉佩上的花纹,分毫不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