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70章 断甲归山

醉剑江湖 第70章 断甲归山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八百里加急的马蹄声撞碎雪幕时,辛弃疾正站在帅帐外看残雪消融。

檐角冰棱坠地,溅起细小的水痕。

他望着那点水迹渗入泥土,像是看见二十年前济南城头的血,也是这样无声无息地渗进青石板缝里。

制止使!驿卒滚鞍下马,玄色官服浸透寒气,双手捧着黄绫诏书的手在抖,枢密院急诏!

帐内炭盆噼啪作响,张承恩的声音比炭灰还轻。

这位随驾二十载的内廷供奉官,此刻喉结上下滚动,金错刀般的宣旨声竟带了哽咽:辛爱卿劳勚可念,着即解江南西路制置使之职,改任两浙西路监司。

圣上口谕......他顿了顿,从袖中摸出一方染着龙涎香的帕子擦眼,圣上说宜静养以待时

诏书落在檀木案上,压得《御金三策》的纸页簌簌作响。

辛弃疾伸手去扶,指节擦过灯野如星四个字,墨迹未干,还带着墨汁的凉。

帐外突然响起甲叶相击的脆响。

刘十八的声音破风而来:末将愿率三千水军截了驿道!这员从山东跟来的虎将,此刻跪在雪地里,铁盔上的红缨被风吹得乱颤,公若卸印,这长江天险谁守?

更多声音涌上来,是水军的号子,是步军的呐喊,像潮水漫过帐幕。

辛弃疾掀帘而出,雪粒子打在脸上生疼。

他看见校场上密密麻麻的甲胄,刀枪如林,映着天光泛着冷白。

周海蛟的水军旗半卷,字被风撕去一角,露出底下补的字。

都起来。他弯腰去搀刘十八,掌心触到对方甲叶上的冰碴,当年在山东,你们跟着我闯金营擒叛徒;后来在湖南,跟着我平茶商军;现在守长江——他望着众人染霜的鬓角,喉结动了动,是你们教我,守江不在甲坚,在心坚。

刘十八突然捧起腰间的雁翎刀,刀鞘上还留着前日与金军对砍的缺口:公若嫌末将等粗笨,这刀......

莫要胡言。辛弃疾按住刀鞘,转头对张承恩笑,有劳公公稍候,某换身便服。

范如玉站在后帐,正把他的绯色官服叠得方方正正。

红绸残片在她指间一闪——那是去年上元夜,他在江边挂灯时被风刮断的灯穗,她捡回来收着,说留个念想。

此刻她将残片系在腰间,银质的凤头簪划过红绸,像一道血痕:当年在山东,我们焚了旧衣南渡;今日卸了官印,不过再焚一次。

次日启程时细雨如丝。

周海蛟的水军战船泊在江口,每艘船尾都悬着一盏小灯,像是昨夜那三十里灯火的余烬。

刘十八带着二十个亲卫,把他的行李捆了又捆,最后竟把自己的酒葫芦塞进行囊:公到了两浙,若见着好山好水,替末将喝一口。

岩生牵来青骓马,马背上的包裹里除了书简,还有范如玉塞的姜茶、辛弃疾不离身的檀木匣,以及半块冷硬的炊饼——是今早驿卒买的,范如玉说路上垫饥。

雨丝裹着江风,打湿了两浙西路监司的官牌。

一行人沿着衢州山道往南,岩生走在最前,不时用佩刀挑开挡路的野藤。

转过第七个山弯时,他突然勒住马。

大人。岩生的声音比雨声还轻,林子里有鸟。

辛弃疾抬眼。

道旁枯林里,本应是寒鸦的啼鸣,此刻却静得反常。

他刚要开口,头顶传来枝桠断裂的脆响——黑衣死士如夜枭扑下,青铜鸟首在雨幕中泛着冷光,箭头淬过毒的腥气先一步刺进鼻腔。

护夫人!秦猛的吼声响彻山谷。

这位跟了他十年的亲兵校尉,此刻像一堵移动的墙,横刀挡在范如玉马前。

刀光劈开第一支箭时,他臂甲上的鳞片崩落两片;格开第三柄短刃时,左肩渗出暗红;当第七把刀扎进他腰腹时,他突然笑了,血沫溅在青铜鸟首上:老子的刀......还能再挡三刀。

辛弃疾抽出腰间短刃。

这是祖父临终前塞给他的,刃上二字被血擦得发亮。

他护着范如玉往密林里冲,雨幕中看见秦猛的身影晃了晃,像一截被砍断的树桩,滚进山涧时,腰间的虎符撞在石头上,发出清脆的响。

秦猛!范如玉的声音被雨声撕成碎片。

她抓着辛弃疾的衣袖,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他还剩半口气,我们不能——

不能回头!辛弃疾反手攥住她的手,掌心全是冷汗,他们要的是你,是我!

秦猛用命换的时间,不能浪费!

山火在身后烧起来,映得雨丝泛红。

他们在林子里狂奔,直到辛弃疾的左肩传来火辣辣的疼——不知何时中了一箭,箭头还嵌在肉里。

范如玉撕下裙角给他裹伤,粗布擦过伤口时,他疼得闷哼,却听见她轻声说:当年在山东,你替我挡过箭;现在换我。

雨一直下到后半夜。

破庙的门楣上,普济寺三个字被风雨剥蚀得只剩半截。

范如玉扶着辛弃疾跌坐在阶前,他的青骓马倒在庙外,咽喉插着半支断箭。

醒醒。范如玉拍他的脸,声音里带着哭腔,你说要写《御金续策》,说要教孙子看地图,说......

昏迷前的最后一刻,辛弃疾听见钟声。

不是寺庙的晨钟,是济南故园的晚钟。

祖父辛赞站在雪地里,白胡子上结着冰碴,手里的剑指着他:你忘了当年在佛慧山,我带你看金军屠城?

你忘了在滁州,百姓用热粥喂你这个南归的?

他想喊,却被一口血呛住。

再睁眼时,看见老和尚的灰布僧袍。

慧通的手指搭在他腕上,像两根温暖的针:脉若游丝,魂却如铁。他翻出随身携带的药箱,银针在烛火上烤得发红,当年岳少保被夺兵权时,也是这样的伤,这样的魂。

辛弃疾昏昏沉沉,忽觉有热汤灌进口里。

是范如玉熬的姜茶,带着她惯用的桂花蜜香。

他迷迷糊糊念着:故土可复,非在兵强,在于民心固......

此声如钉,鬼神避之。慧通的声音像晨雾里的磬,当年玄奘西行,遇猛虎不伤,因他心中有经;你心中有策,有民,有国,便是最好的甲。

三更梆子响时,辛弃疾又梦了。

这回不是济南的雪,是建康的月。

他站在城楼上,看见自己写的《美芹十论》被主和派撕成碎片,飘进秦淮河;看见《御金三策》的墨迹在宣诏的黄绫上晕开,变成祖父的剑,变成秦猛的刀,变成百姓举着的火把。

你不是失势。慧通的声音从梦中渗进来,是蜕骨。

凤凰焚羽,方得重生。

他猛地惊醒,冷汗浸透中衣。

月光从破窗照进来,落在他摊开的掌心——那道跟了他二十年的老茧,此刻泛着淡金的光。

脑中有什么东西在流动,像是把二十年来读过的兵书、写过的策论、见过的百姓,一一串成线,结成网,最后在眉心凝成一幅星图,每颗星子都刻着二字。

三日后,采药童子小满的竹筐撞响庙门时,辛弃疾已能扶着墙走两步。

他腰间别着慧通送的布囊,里面除了岳飞的《守江十二策》残卷,还有半块冷炊饼——范如玉说留着路上垫饥。

山外有马蹄声。小满扒着门缝看,好多穿黑衣服的。

辛弃疾摸了摸左肩的伤,血又渗出来,染红了粗布衫。

他望着草庐方向的山雾,那里有范如玉新熬的药,有慧通抄的《金刚经》,有他重新写就的《御金续策》第一页:藏锋非惧,养势待时;心甲既成,何惧权倾。

岩生从庙后转出来,手里攥着半块虎符——是秦猛滚落山涧时撞碎的。

他望着辛弃疾,眼神像当年在山东初见时那样亮:大人,草庐的竹榻铺好了。

辛弃疾点头。

他扶着范如玉的手往林子里走,雨丝又细了些,打在布囊上,发出轻轻的响。

远处马蹄声渐近,他却笑了——这一次,他要让天下人知道,有些火,灭不了;有些魂,杀不死。

草庐深处,竹榻上的粗布被单染着淡红。

范如玉替他重新裹伤,银针挑开腐肉时,他疼得攥紧被角,却望着窗外的山雾轻声说:等伤好了,该去会会那位黑鹞子

血,又渗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