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22章 墨痕未干

醉剑江湖 第22章 墨痕未干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书斋里的檀香燃到第三柱时,辛弃疾的指节在周文通供状上叩出咚咚轻响。

案头《破绽录》翻到第三页,墨迹未干的批注里,“拓印须用辛某去年十月奏疏”一行字被他圈了又圈,墨圈叠着墨圈,几乎要将纸背洇透。

“去岁十月那道《论荆襄屯田疏》……”他垂眸低吟,指腹摩挲着供状边缘,忽的顿住——记忆里那道奏章的印泥色泽,比寻常朱红偏深两分,是自贡库特批的陈年老料。

“此印泥三年前才从蜀中运抵,只供户曹与中书两省用印。”他猛地抬眼,目光如淬了冰的剑,“周文通不过个替罪的刀笔吏,怎会知道这等机密?”

窗外的雪粒子被风卷着,扑在窗纸上沙沙作响。

他抽出压在供状下的旧批文,编号、用纸纹路、印油批次一一核对,越看眉峰越紧。

“伪造的密信竟用了新置的建阳纸,印泥倒是仿得像,偏批次对不上。”他将两纸并在烛火下,影子在墙上晃成两片重叠的云,“赵简这蠢货仓促行事,连物料都没统好——幕后必有人替他补漏。”

“郎君。”

门轴轻响,范如玉端着青瓷碗进来,碗里参汤腾起的热气,在她鬓边凝成细小的水珠。

她见案头堆着七八本账册,辛弃疾的官服半敞,腰间玉坠滑落在案角,连靴底都沾着未扫净的雪渣,眉尖便轻轻一蹙。

“三夜没合眼了。”她将碗推近些,青瓷与檀木相碰,发出清越的响,“参汤温着,喝了再看。”

辛弃疾这才察觉喉间干渴,端起碗时瞥见她眼尾细纹里的倦色——这三日他闭门谢客,她既要应付府外求见的官员,又要盯着后厨备药,连晨起的梅花妆都淡得几乎看不见。

“辛苦你了。”他声音放软,指尖碰了碰她手背,“赵简不过是刀柄,柳仲礼也非刀锋。”

范如玉将散落在案头的纸页归整,帕子擦过他染了墨的指节:“真正执刀的,该在御史台之上。”她抬眼时,目光像穿过层层纱幕,“陈参政这半年总在陛下面前提‘江左富庶’,偏生河北义军的密报,总比他的奏疏晚三日到。”

辛弃疾的指节在案上一叩:“无实证难动其根。”

“王岊曾掌中书录事。”范如玉从袖中摸出半枚旧玉牌,是当年王岊任建康通判时,辛弃疾送他的饯行礼,“他管着架阁库的旧档,若能查出去年十月那道‘特批用印’的原件……”

话音未落,辛弃疾已抓起笔在信笺上疾书。

墨迹未干时,他吹了吹纸页,又蘸着印泥盖了私章——不是官印,是范如玉亲手雕的“稼轩”小印。

“老周头赶夜路稳妥。”他将信折成细条,塞进竹筒,“就说这是给王家小公子的压岁帖。”

七日后的清晨,檐角冰棱坠地的脆响惊醒了书斋里的辛弃疾。

他揉了揉发涩的眼,见案头多了封未拆的信——火漆是王岊惯用的缠枝莲纹,边缘还沾着临安的雨气。

“淳熙七政字乙三六……”他拆开信,快速扫过,忽然冷笑出声,“原件半月前‘失窃’?架阁库守卫森严,连老鼠都得登记入册,倒真有贼能搬空整份批文?”他将信拍在案上,信笺被风掀起一角,露出下面抄录的驿递记录——赵简的亲弟赵?,半月前持着“借阅边报旧档”的令符进了架阁库。

“好个自导自演。”他抓起笔在纸上疾书,《伪证源流考》五个字力透纸背,“若真失窃,早该有御史参劾守库官渎职;偏生没人报案……”笔锋一顿,“是怕查下去,查到更见不得光的东西。”

范如玉立在门口,看他写完最后一页,将三份抄本分别装进青、蓝、墨三色封套:“不呈御前?”

“呈御前,便成了孤臣请命。”辛弃疾将封套递给候在廊下的亲卫,“分送李烶、王蔺、洪迈三位御史,他们背后是二十七个主战派言官——”他指节敲了敲案头的《伪证源流考》,“朝局这潭水,该有人来搅一搅了。”

果然第二日早朝,殿中侍御史李烶的弹劾书便像炸雷般劈在朝堂。

辛弃疾在府中听亲卫回报:“李大人说‘伪信案’非疥癣之疾,乃有司渎职、内贼蛀梁,直要请大理寺彻查。”他靠在廊柱上,望着檐角新融的雪水成串坠落,唇角勾出极淡的笑——陈景渊称病不入朝的消息,和柳仲礼急召赵简密议的线报,几乎同时送到。

“绿芜那边如何?”他问。

“扮作茶贩蹲在柳府后巷。”亲卫压低声音,“说柳大人院里的梅树底下,埋了半坛子烧过的纸灰。”

入夜时风雪又起。

辛弃疾独自往后园梅林,祖父遗剑的剑鞘在腰间撞出轻响。

雪压得梅枝弯成弓,他仰头望着缀满冰珠的红瓣,忽然想起范如玉前日说的话:“他们盼着你急,盼着你乱,盼着你跪在陛下面前哭诉求告。”

“可我偏要慢慢来。”他伸手接住一片落雪,任凉意渗进骨缝,“等他们以为瞒天过海时……”

灯笼的暖光从身后漫来,范如玉的影子在雪地上与他重叠。

她将狐裘披在他肩上,指尖触到他冰凉的后颈,轻轻一颤:“又在想什么?”

“想河北。”辛弃疾接过她手中的灯笼,火光映得他眼底发亮,“张六郎的密信说,义军已移屯黎阳,粮草能支三月。”他望着北方,雪片落在灯笼纸上,“他们在等江西的练兵成势,等我这把刀磨得更快些。”

远处忽然传来急骤的马蹄声,打破雪夜的寂静。

驿使的身影裹着风雪冲进府门,手中信笺还沾着未干的墨:“张六郎再报——黎阳守将暗通义军,城防图已到手!”

辛弃疾展开信笺,烛火在他指尖摇晃。

范如玉凑过来看,见信末画着朵朱砂梅——和前日那封一样的梅,一样的红。

“明日早朝。”辛弃疾将信收进怀中,望着窗外翻涌的雪云,“该有人坐不住了。”

书斋里,新抄的《伪证源流考》在案头静静躺着,墨迹在烛火下泛着暗哑的光。

风卷着雪粒子扑在窗纸上,隐约能听见前院门房的低语:“大理寺的官轿,怎么这时候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