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121章 风不起于空谷

醉剑江湖 第121章 风不起于空谷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亲兵押着完颜雍经过中军帐时,辛弃疾正往酒坛里撒新采的桂花。

坛口飘出的甜香裹着夜露,漫过他腰间的玉牌——那是范如玉亲手雕的“还我河山”,棱角已被摩挲得温润。

“松了锁链。”他头也不抬,指尖捏着的桂瓣簌簌落进酒坛,“赐他两坛二十年的女儿红。”

甲胄相撞的脆响在帐外停住。

完颜雍抬头时,月光正落在辛弃疾肩章的金线云纹上,那抹亮黄像极了会宁府秋日的胡杨林。

他喉结动了动,泥污的战靴碾过地上的酒碗,碗沿的冰裂纹里还凝着半滴酒,桂香便顺着那滴酒爬进鼻腔——和母亲在会宁种的老桂一个味儿,那年他十六岁,跟着父亲围猎归来,母亲正蹲在桂树下筛新酿的酒。

“将军败于谋,非战之罪。”辛弃疾舀了碗酒,酒液在月光下泛着金,“某有三封退兵令,劳烦将军亲笔。”

完颜雍的指节捏得发白。

他望着辛弃疾腰间晃动的箭囊,那支断了尾羽的箭是昨夜混战中从自己肩头擦过的。

“你要借我手乱军心?”他突然笑了,紫面虬髯在火光里忽明忽暗,“我若不写?”

“不写便罢。”辛弃疾将酒碗搁在他脚边,转身时衣摆扫过铁笼的栏杆,“但某听说,中都的老太后上月染了寒疾,最念着小儿子新酿的桂花酒。”

铁笼里的呼吸声陡然粗重。

完颜雍盯着脚边的酒碗,泥污的手慢慢伸过去,指尖触到碗沿的刹那,忽然抓起酒碗仰头饮尽。

酒液顺着胡须往下淌,打湿了心口那只朱砂点眼的狼,“拿笔来。”

帐外值夜的亲兵听得铁笼里传来沙沙的磨磨声。

李二牛攥着鬼头刀凑近,见自家大帅正望着铁笼出神,烛火在他眼底晃成两簇小灯。

“大帅,这金狗的字能信么?”他压低声音,刀鞘磕在青石上发出闷响。

辛弃疾没回头,指节抵着额角轻轻揉——这是他推演战局时的习惯。

前日在沙盘前,他用炭笔圈出金军三路残部的位置,范如玉在旁磨墨,说“攻心为上”。

此刻他闭着眼,脑中浮现出“将信将疑”四个字:“敌将不识雍之笔迹,必遣人查验,查验者入宋境,便是饵。”

李二牛挠了挠后颈,刀疤跟着抽动:“那夜枭兄弟...”

“已候在帐外。”辛弃疾抬手指向阴影里,果然见个穿青布短打的身影一闪,腰间的竹筒碰在铁笼上,发出细碎的响——那是夜枭藏密信的家伙。

晨光初露时,范如玉的马车碾过襄阳青石板。

她掀开车帘,见巷口老槐树下围了一圈妇人,怀里抱着浆洗得发白的布包,鬓角的银簪在晨雾里闪着光。

“诸位阿姊。”她下了车,素色裙裾沾了点露水,“今日要劳烦大家写家书,写给光化那边的儿郎。”

为首的王婶抹了把眼角:“范娘子,我家狗剩去年被金狗抓了充军...可这信...”

“就写‘光化老母思儿’。”范如玉从袖中取出一叠信笺,墨迹未干的小楷在晨风中展开,“就说‘闻金帅已死,尔等何不归北?莫待宋军尽剿,骨埋异乡’。”她又摸出个红布包,取出平安符,符上用金线绣着“宋”字,“每封信里夹一张,我家元嘉说了,这符能挡刀枪。”

妇人们的手都抖了。

张嫂捏着符,突然跪在青石板上,额头碰得咚咚响:“二十年前我男人死在瓜洲渡,今日总算能给儿子指条活路...”

当夜,夜枭带着细作混进北渡的难民群。

月光照在他们怀里的信笺上,平安符的金线闪得像星星。

而千里外的金营,篝火映着士卒们皴裂的手——他们拆开信,闻着熟悉的浆洗皂角香,摸着符上的“宋”字,有人偷偷抹泪,有人把符塞进贴身衣襟。

与此同时,汉水江心浮起三堆篝火。

周海蛟立在楼船甲板上,望着那三簇火焰在江雾里明明灭灭,像三枚钉进夜幕的金钉。

这是他昨夜收到的将令:“每夜燃此火,形如‘品’字。”他摸着船舷的凹痕——那是当年随张浚守采石时留下的弹痕,突然明白过来:“此乃李靖破萧铣时‘火阵示信’之法!”

金营的哨骑在高处看得真切。

老卒阿骨打攥着缰绳的手直颤,马蹄铁磕在石头上迸出火星:“报——宋军燃报捷之火!雍帅若在,岂容此焰?”

中军帐里的赫连烈正往刀上抹油。

他是完颜雍最年轻的副将,刀鞘上还缠着定亲时妻子绣的红绸。

听见禀报,刀“当啷”掉在地上,“胡说!”他揪住阿骨打的衣领,刀背抵着对方喉头,“再敢动摇军心——”

“且慢。”监军完颜达从帐后转出,手里捏着半块吃剩的胡饼,“你可知雍帅被俘的消息?”

帐外突然起了风。

赫连烈的刀当啷落地,他望着完颜达腰间晃动的金牌——那是皇帝亲赐的监军印。

“你...你早知道?”

“知道又如何?”完颜达咬了口胡饼,碎屑落在甲胄上,“金廷密令‘死而不报’,你当我想看着三十万大军人心散了?”

赫连烈的脸涨得发紫。

他突然抽出刀,刀尖抵住完颜达的咽喉:“你通敌!”帐外的亲兵却“哗啦”围上来,二十多把刀同时指向他——这些人都是范如玉的“妇助会”信里提到的“思归儿郎”,怀里还揣着平安符。

“绑了!”为首的亲兵吼了一嗓子,帐内顿时乱作一团。

有人踢翻了火盆,火星溅在军旗上,“金”字旗烧出个黑洞,像只瞪圆的眼睛。

消息传到辛弃疾案头时,他正翻着夜枭的密报。

烛火映得“赫连烈囚禁监军”几个字忽明忽暗,他突然拍案而起,茶盏里的水溅在“光化”二字上,晕开一片墨痕:“传周海蛟,改巡为攻,专袭粮道!李二牛,带死士营扮作逃卒,散布‘达监军密联宋军’的谣言。”

三日后的金营,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赫连烈被捆在旗杆上,额角的血滴在“代帅”的战旗上,像朵开败的石榴花。

他望着砍翻自己的部将,那是昨日还给他递水的小卒,此刻手里攥着平安符,吼得声嘶力竭:“你杀监军,就是通敌!”

首级悬上辕门的那个夜晚,辛弃疾立在汉水渡口。

江雾渐开,残月映水如刃,他摸出完颜雍手书的《退兵令》副本,投入火盆。

纸灰打着旋儿飞上天,他望着北去的烟尘低语:“你道败军无势?不,它只是风歇——风歇之处,必有回响。”

千里外的汴京相府,完颜守贞正翻着加急军报。

案头的茶盏“咔”地裂开条缝,他盯着“光化自乱”四个字,突然抓起砚台砸在墙上,墨汁溅得满墙都是:“光化可弃,但取临安内应!”

此时的临安城,鸿胪寺的飞檐在暮色里若隐若现。

门房正扫着台阶,忽听得远处马蹄声急,抬头见两骑快马冲来,马上的人举着金牌:“金国遣使!国书已抵——”

门房的扫帚“啪”地掉在地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