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醉剑江湖 > 第104章 火油账本

醉剑江湖 第104章 火油账本

作者:小九点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7 09:20:41

扬州码头的雪还未停,粮船吃水的吱呀声混着缆绳勒桩的闷响,在冷空气中荡开。

吴六郎蹲在船尾,冻得发红的指尖数过最后一个空油桶,喉结动了动——他数了三遍,三百斤火油的计划用量,实际竟只消耗了一百二十斤。

六郎。

带着暖意的布巾突然覆上后颈,吴六郎惊得跳起来,转身见辛弃疾立在舱门口,半旧的棉袍下摆沾着冰碴,眉峰凝着薄雪。

数得这样仔细?辛弃疾的目光扫过满地油桶,语气平和,眼底却浮起锐光。

吴六郎挠了挠被冻得发硬的短须:末将想着,这火油金贵,总该查个清楚......他压低声音,可怪了,按破冰时的火势,少说也得用掉两百斤。

这剩的近两百斤,难不成长翅膀飞了?

辛弃疾没接话,转身往舱里走。

吴六郎跟着进去,见案上摊着两本账册:一本是信柴阁的运单,墨迹未干的火油三百斤被圈了红;另一本是河工领料簿,最后一页记着腊月廿三,领火油三百斤,吴六郎,签名处还按了朱红指印。

老铁头。辛弃疾叩了叩桌沿。

舱门掀开,冷风裹着股铁锈味灌进来。

老铁脊单臂撑着门框,独眼里凝着冰碴——他那截断在淮河战役里的右臂,此刻正缠着渗血的布带。大人。他瓮声应了句,瘸着腿挪到案前,独指划过领料簿,这账不对。

怎讲?

火油桶底有暗纹。老铁脊伸手摸向运单上的通济行印戳,指甲盖重重一按,前日烧冰船时,末将盯着油桶滚下去——有七桶滚到冰岸就停了,油全泼在雪地里。他独眼里浮起狠色,这账上写着全用了,可那七桶,连封条都没拆。

辛弃疾的指尖骤然收紧,案角的烛火被带得晃了晃。

金手指在太阳穴突突跳动,万千画面如潮水涌来:三日前的冰面,火油桶顺着倾斜的冰道往下滚,七只桶撞在凸起的冰棱上,铁箍崩裂的脆响混着油泼雪地的腥气——油迹果然只漫到冰岸,未入河心。

有人虚报火油,贪没军资。他声音沉得像压了块铁。

老铁脊咳了两声,独臂撑着桌沿:火油是淮南专营,非转运使手令不得出库。他顿了顿,崔使君的亲信周九,上月刚接管扬州油库。

舱外突然传来脚步声,绿芜掀帘而入,发间的绒花结着冰珠,左腕缠着渗血的布:大人,官医署的药账查着了。她掀起布巾,露出腕上暗红的冻伤——那是用辣椒水和蜂蜡熬的假伤,崔使君上月以名义调了三百斤火油,可医署里连个焚疫的炭盆都没有。

辛弃疾的指节抵着眉心,忽然低笑一声:防疫他转向吴六郎,去把崔使君派来的张判官请过来。

张判官来得很快,青衫外罩着狐皮斗篷,一进舱就哈着白气作揖:辛大人唤在下,可是粮船有什么差池?

火油贵重,张某倒想请教。辛弃疾将两本账册推过去,这领料簿上的数字,怎的改了三处?

张判官的指尖刚触到账页,脸色就变了——原来看似普通的墨痕,在火油熏过的地方泛出淡紫,显露出一行小字:实耗三十斤。

他后退半步,撞翻了条凳:这......这是小人疏忽......

疏忽?辛弃疾抽出腰间玉牌,在烛火上烤了烤,我祖父在河北时,专拿金人伪账练手。

淡墨遇火油会显影,这法子你崔大人没教过你?他的声音陡然冷下来,说,这两百斤火油去了哪儿?

张判官跪了,额头撞在冰地上:崔使君说......说淮南商路紧,要拿火油换些紧缺物资......他喉结动了动,通济行的周大郎,上月往淮北送了两船火油......

资敌。范如玉的声音从舱外传来。

众人转头,见她立在舱门口,鬓边的玉簪结着霜花,怀里抱着个青布包裹。

她走向辛弃疾,将包裹打开,露出一叠盖着通济行印的契纸:信盐坊的商路密档。

通济行这月往金境运了三批货,前两批是茶叶瓷器,第三批......她指尖点在最后一页,火油,二百斤。

舱里静得能听见雪落船篷的声音。

辛弃疾望着妻子冻红的指尖,忽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粗布手套传过来:辛苦你了。

范如玉摇头,将契纸递给他:我已命杭州的掌柜们联名上书,说你清漕道、破贪蠹。她眼波微转,临安那边,该有人坐不住了。

辛弃疾低头翻看着契纸,忽然笑了:崔大人这把火,烧得倒是旺。他转向吴六郎,把剩下的火油分装小桶,每过一县,就在冰岸焚半桶。

大人?吴六郎愣了。

百姓爱看灯火。辛弃疾望着舱外的雪幕,就说这是辛公点灯,照照雪夜的路。

是夜,扬州城外的冰岸腾起橘红火光。

百姓扶老携幼站在雪地里,看火油桶在冰上炸开,映得积雪都成了暖红色。

有孩童指着火光喊:像龙!

像条火龙!

临安宫中,孝宗盯着李守忠呈来的密报,烛火在崔氏资敌辛公焚油为好两行字上跳了跳。

他忽然扯断玉扳指上的红绳,任那羊脂玉滚到案角:崔与之是虞允文的远亲?

李守忠垂首。

孝宗沉默片刻,忽而笑了:辛幼安倒会挑时候——这把火烧得,既照清了贪蠹,又没烧到虞相。他拾起密报,在烛火上引燃,等粮船到了建康......

淮河的冰开始松动了。

建康城外,辛弃疾立在船头,望着河面上裂开的冰缝。

身后百名冻卒裹着范如玉送来的新棉袍,呵出的白气凝成雾,漫过他肩头。

吴六郎凑过来:大人,淮河解冻在即......

备马。辛弃疾解下腰间的酒葫芦,灌了口冷酒,明日,带他们去看冰裂。

风卷着雪粒扑来,将他的话卷向河心。

那里的冰层正发出细碎的裂响,像极了春汛将至的预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